理工人物
理工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理工人物 正文

理工人物 | 软件学院教师任建吉:做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的连接者

发布:宣传部  供稿:宣传部   时间:2025-10-17


“如何让人工智能成为更多人的助手?”“怎样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有所思有所为?”“怎样更好地满足企业的技术研发需求?”……这是软件学院教师任建吉教师生涯中不断破解与推动解决的问题,也是他从教10多年来,不断求索创新的动力源。

做激活学生创造力的“魔术师”

“讲台是我的舞台,也是托举学生成才的基石。”任建吉说,“我希望学生在我的课堂上,不只是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现实问题。”

为此,他不断优化课程设计,引导学生从“会听课”走向“会思考、想创造”。他提出“课堂+科创+科研+产业”的融合育人模式,在真实项目中训练、激发学生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们从碎片化学习到深度学习。

“科研的种子,往往在比赛和实践中发芽。”作为学校大学生网络工作室的指导教师,任建吉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研。

“任老师的启发和指导,让我勇敢地参与到竞赛中,”软件学院学生齐贺说,“但我遇见挫折就想放弃,任老师没有责备或说教,而是陪着我一遍遍梳理问题、调试程序。三周后,我们终于在算法上实现突破,最终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团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全国铜奖,在“挑战杯”竞赛中摘得河南省特等奖,并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屡创佳绩,累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50余项。

“比赛关键时期,任老师经常和我们一起熬夜调试设备、推演数据,遇到难题,老师总是耐心引导我们,教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软件学院学生徐永恒说,“任老师身上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相信,科技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任建吉不仅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热情,还用坚守和陪伴浇灌守护着他们成长成才。他连续多年教学评价为“优秀”,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参与建设国家一流课程,并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河南省素质教育理论奖一等奖等。

做 “人工智能+”技术的“传播者”

任建吉长期致力于边缘计算、工业大数据与智能系统等领域的研究。2025年春节过后,人工智能雨后春笋般地走进各行各业,他发挥专业优势,利用假期时间思考并探索将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产业创新等融合的路径,架起理论原理到操作方法的桥梁,并形成教学课件。期间,他先后走进中小学、高校、企业、政府部门等,累计作专题报告100余场,帮助大家掌握AI工具,打造自己的智能助手。他那通俗易懂的语言赋予了复杂的AI逻辑温度,让大家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武装自己,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此外,他多次接受河南广播电视台的采访,结合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就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等话题为广大群众普及知识,其见解登上《河南日报》头版要闻——《AI加持 精准防灾(AI上新河南)》。

科学研究最终要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为多氟多-河南理工大学—氟基新材料工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任建吉主持开发的多氟多数字孪生平台和工业大数据分析系统,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与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作为民盟焦作市委会科技和社会专委会主任,他主持的课题入选省政协专题议政课题和民盟河南省委会重点调研课题。他主笔撰写的《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成果,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为推动地方科技资源转化、数字经济建设及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从三尺讲台到科创一线,从学生心田到生产一线,任建吉用实际行动践行“明德任责”“好学力行”的理工精神,并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激励着理工学子不断前行。(素材来源:软件学院,苏丽敏、刘秀欣整理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