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人物
理工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理工人物 正文

理工人物 | 后勤保障部职工杨爱云感人事迹

发布:宣传部  供稿:宣传部   时间:2025-10-01

她13年如一日,关心学生生活,关爱学生成长,被同学们亲切的称呼为“楼管妈妈”,先后获得“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岗位标兵”、河南理工大学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后勤集团劳动模范等荣誉。获得“最美公寓人”殊荣,既是对杨爱云个人成绩的肯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我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特别是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认可。

义务缝补慈母情

杨爱云到河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报到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既然是学生公寓服务工作,就是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义务缝补点”自2006年3月成立至今,不知多少件破损的衣服在这里变得完好如初,又不知多少个学生笑容满面地离开。“孩子们千里迢迢来这儿上大学,给他们缝缝衣服、裤子,都是顺手的事儿。”杨爱云说。杨爱云和她的“义务缝补点”的故事,还先后被《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媒体报道。

总想走进你心里

杨爱云深知,自己作为一名后勤服务人员,虽没有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但后勤工作是没有讲台的课堂,后勤员工是不上讲台的老师。

“我们的言行举止,学生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杨爱云说,“做好每件小事就是工作的起点,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总想走进你心里。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杨爱云发现,要想更好地服务学生,自己必须持续不断地自我充电。为此,杨爱云除了经常到学校图书馆借阅学习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专业书籍外,还经常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向专业老师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应用这些知识,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你的安全我守候

每年新生入校,杨爱云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宣讲安全知识。2017年,一名新生买了很多假冒洗护产品,杨爱云知道后,报保卫处帮助这名新生找人退货。之后,她印了2000张安全知识防范宣传页,逐个宿舍给新生送去。看似简单的安全知识,杨爱云在开学的几天时间里宣讲了上万遍,最后嗓子近乎失声。

还有一次,一名学生将吃剩的饭菜及塑料袋扔到洗漱间的下水道内,造成下水道堵塞,不能正常使用。杨爱云发现后,赶紧找维修师傅过来,并和维修师傅一起处理。学生们看到“楼管妈妈”用手伸进下水道掏出一堆臭气熏天的杂物后,既感动又歉疚,纷纷表示以后一定不乱扔东西,遵守公寓楼的管理条例。

平凡岗位绘彩虹

4000多个日日夜夜,杨爱云对工作从陌生到熟悉、从热爱到深爱,服务好每一名学生。杨爱云如是总结自己走过的路:“以心换心。用心做事者的天空,永远不会空白。”

在梅园2号公寓楼,杨爱云曾开设过一间倾听室,接待过很多学生。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她凭着浓浓的爱感染了学生。心情不好、生活遇到坎坷、学习碰到困难,学生们都会找她谈心。

为了更好地响应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杨爱云在梅园2号公寓楼组建了一个闲置物品交易平台。这样既方便了学生,又倡导了环保理念。每年毕业季,学生对杨爱云总是恋恋不舍,有很多学生毕业多年,还与她保持着联系。2016年,梅园3号公寓楼的毕业生离校前夕,在楼前悬挂了一个红色条幅:“阿姨,您辛苦了!我们永远爱您!”几个大字赫然入目,条幅上面写满了学生们情真意切的留言。13年的楼管之路,纸上读来轻巧,脚印踩着艰辛,个中滋味只有杨爱云懂得。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她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付出了艰辛,赢得了赞誉,收获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