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理工大学“淅有山川--筑梦人”实践团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决胜脱贫攻坚的号召,按照团中央和团省委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根据省教育厅“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要求,8月4日-13日,河南理工大学“淅有山川--筑梦人”实践团深入淅川县老城镇贫困果农家中,开展了电商帮扶助力水果销售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老城镇秧田村以种植杏李果树为主,杏李的收成与销售直接影响村民的经济收入。今年该村的杏李大丰收,但受疫情影响,杏李远距离运输困难,产品销路不畅;临近地区大规模种植杏李,导致本地市场饱和;冷库短缺,导致杏李无法长期保鲜;连续不断的大雨,使树上的杏李掉落满地。在走访中,团队成员主动帮助贫困果农采摘挂果,包装产品。运用淅川县2020年暑期大学生电商知识培训学习到的技能,实践团队成员在新媒体平台渠道进行推销,最终卖出二十几箱水果,将贫困农户剩余的水果销售一空。
总结此次实践经验后,实践团前往九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学习果树种植的专业技术,再次回到老城镇,对果农进行果树种植技术培训,并通过现场直播将水果的生长环境与采摘过程,展示给消费者。新鲜、无农药的水果使得直播间消费者的购物热情高涨,销售成果超出预期。团队成员得到了果农的一致称赞。
在这短短的十天实践活动中,虽然天气炎热,路途遥远,但每一个实践队员都过得很充实,庆幸自己能够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队员们了解了国情民生,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队获得了成长,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扎根基层才能真正体会到农民生活的不易,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正明白老百姓的所需所求。团队队员将以满腔热血投入到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以实际行动响应时代的召唤,把青春才智奉献给祖国。(投稿人:吴振吉)
(二)物电学院“青春爱国行,携手抗疫情”实践团

为进一步了解疫情防控知识,及时掌握最新防控动态,并向村民普及疫情防控要点,8月2日—4日,河南理工大学物电学院”青春爱国行,携手抗疫情”实践团分别前往宿州市、长恒市、潢川县等地开展学习宣讲活动。
活动期间,实践队员先后与当地医疗卫生组织负责人、口罩生产线负责人取得联系,就本次新冠病毒的危害、传播方式特点、现阶段防控重点的相关内容以及医疗物资的储备生产进行了学习探讨。实践团成员深入河南省体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口罩生产线,了解日口罩生产量、口罩销往各地区数量,工人们严格把控质量。数以亿计的口罩数据背后是生产线工人日日夜夜坚守在流水线的付出。除此之外,实践团成员专程走访了赴武汉援助医生王丽雪,通过她讲述的抗疫故事,深刻感受到了抗疫英雄的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最后实践队员深入基层农户宣讲疫情防控要求和相关知识,号召大家从我做起,遵守防控要求,科学有序,全力配合。疫情得到控制的背后有太多人的默默付出,我们每个人都是疫情工作取得胜利的关键。
本次探访学习中,实践团队成员们增长了自身科学防控知识,对我国现阶段疫情防控有了新的认识,为团队接下来更好地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奠定了坚实基础。(投稿人:霍静娟 孟一博)
(三)能源学院“天中扶贫助困”调研团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按照团中央和团省委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相关文件精神要求,8月8日-12日,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天中扶贫助困”调研团走进前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开展实践调研活动。
实践团队以钱沟村民委员会、普会寺镇太阳能光伏发电场、徐庄桃园与万庄蘑菇园作为此次调研的基地。在钱沟村民委员会,通过驻村第一书记了解该村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后,实践团来到该村特色产业蘑菇园,体验了种植装料及发酵等培育蘑菇的过程。随后,团队成员来到贫困户家中发放脱贫攻坚调查问卷,向他们宣讲国家相关扶贫政策,了解他们的生产与生活状况,陪孤寡老人谈心,增强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此外,团队还针对贫困户家庭低龄子女开展了以语文、英语为主要辅导科目的支教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其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在这为期十天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成员用真心关怀群众生活,用知识助力脱贫事业,在学思践悟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得到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的一致夸赞。此次调研实践活动的开展,团队成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强化了艰苦奋斗的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大家表示将持续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为决胜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投稿人:丛睿钰 李晓婷)
(四)计算机学院“新冠肺炎防疫知识”调研团

响应国家号召,为抗疫贡献力量,8月8日-8月17日,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新冠肺炎防疫知识”调研团在鹤壁市对当地居民展开新冠肺炎防疫知识调研活动。
调研团走进湘江社区、福田社区、浚州广场、浚县古城、新世纪广场、万达广场、朝歌文化园等地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抗疫知识宣讲。随后,实践团前往中医院和疾病预防中心深入地了解、学习抗疫防护措施,并针对此次疫情的发生、控制,以及后续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与医护人员进行了交流。
此次调研活动,队员们不仅宣传了抗疫防护知识,还以实际行动引导当地居民增强防控新冠肺炎的安全意识,为保护民众的生命安全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投稿人:刘琨 张仁峰))
(五)工商管理学院“‘治’保安澜,‘研’振砥柱”调研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治’保安澜,‘研’振砥柱”实践调研团,前往焦作市黄河河务局开展实地调研。
实践团队通过制定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相关政策调研问卷,以线上调查和线下采访的方式,就黄河流域河南段有关生态治理的政策及生态环境、水沙治理和发展水平等方面开展调研。在与延黄居民交谈过程中,详细了解了黄河的历史变迁。随后,实践团对收集的调研材料进行了细致的整理、提炼,与专业老师探讨后形成可行性方案,反馈至相关部门。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调研团成员直观、全面了解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针,通过撰写调研报告的方式,助力推进黄河生态治理的步伐,进一步增强了实践团队员成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立足实际,为祖国的繁荣强盛、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投稿人:闫晨晨)
(六)财经学院 “云小摊”实践团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以民生为要重提“地摊经济”,鼓励各地适度发展以扩大就业、拉动内需,助力复工复产,8月5日,财经学院“云小摊”实践团成员带着滞销的焦作特产山药及山药制品,来到信阳市平桥区的集市和街道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们来到集市上,布置好摊位,将产品整整齐齐地摆放起来。经过一天的摆摊实践,“云小摊”实践团队共卖出18包山药脆片,27元的山药,两包小饼干,两包粉条,为接下来的线上助农直播带货活动奠定了基础。通过第一天的实践活动和调研,团队成员总结讨论出一些有关“地摊经济”的优缺点以及常见问题:地摊经济成本较低,运营简单,十分适合当下的环境;摆摊人数较多,商品五花八门,监管十分不方便,食品安全等问题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卫生问题较严重,给环卫工人带来了很大工作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云小摊”实践活动,队员通过利用自己所学专业,亲自参与复工复产建设,体会疫情带来的经济形势的变化。队员们纷纷表示更加珍惜当前自身所拥有的安定生活,立志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为助力复工复产贡献力量。(投稿人:张涵 李孝通)
(七)工商学院“农业突围,品牌先行”实践团

8月4日—6日,河南理工大学工商学院“农业突围,品牌先行”实践团队前往商丘市五里杨村、娄店乡、双八镇等地开展农特品牌实地调研活动,了解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助力农业转型发展。
8月4日,实践团以“深度挖掘西瓜品牌背后的故事”为实践主题,与五里杨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西瓜种植情况以及“李口西瓜”这一西瓜品牌的历史。通过走访交流,实践队员们发现近年来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李口西瓜”这一传统品牌知名度逐渐下降,市场份额被取代,导致种植户经济收入减少。实践团队员们充分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根据五里杨村西瓜品牌发展的现状,向五里杨政府提交了相关调查报告,为该村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8月6日,实践团队来到“芦笋之乡”--河南省商丘市娄店乡就农业转型发展情况开展调研,通过走访村委会主任,了解到该地的芦笋今年获得丰收,但是受疫情影响,收购商不断地打压价格,农户收益受到较大影响。团队成员结合自身所学管理学知识向当地村委提出相应的建议。
在此次的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不仅通过实践活动磨炼了心智,锻炼了能力,而且对农特产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实践团成员表示将学好专业知识,用所学知识为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种植户脱贫,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投稿人: 李紫岩)
(八)材料学院“弘扬抗疫精神”服务团

为进一步弘扬抗疫精神,学习抗疫英雄事迹,8月1日,材料学院“弘扬抗疫精神”服务团成员分别来到新乡县七里营镇西曹村和晋中市太谷县,就农村地区对抗疫精神和抗疫英雄事迹的了解程度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线上问卷调查。
在新乡县七里营镇西曹村,服务团成员在走访过程中,当地一位居民向实践团成员表示,他对战斗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感到敬佩,无论是他们的被汗水浸透的衣背,还是在防护服的保护下才能小心进入的病房,都能展现出抗疫英雄们的执着与担当。
在晋中市太谷县,当地居民们向服务团成员诉说了他们对奋战在抗疫前线上的抗疫英雄们的感谢,敬佩他们在抗疫前线敢于冲锋陷阵、敢于牺牲的伟大精神。通过实地采访与线上问卷调查,队员们初步掌握了民众对抗疫精神的了解以及抗疫英雄的了解程度,为后期的宣传抗疫精神和英雄事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它代表了中国人民临危不惧的胆略,坚韧不屈的品格,守望相助的美德和顾全大局的自觉。热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做抗疫精神的讲述人和践行者,为防疫战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投稿人:王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