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一)
发布:鲁小茜      供稿: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0-08-16      打印本文

    我校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祖国伟业”为实践主题,围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战略”“‘返家乡’社会实践、黄河文化传承及生态治理与保护”等六个方面,以分散团队和个人实践两种形式,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技术手段,开展疫情防控属地化、常态化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今活动共组建30支校级团队,87支院级团队,共计700余名师生参加分散团队实践,此外还有近万名学生参加个人实践。校、院两级相关部门,为参加分散团队实践的学生配备指导教师、购买保险、邮寄衣服和队旗、开具社会实践专用介绍信等,为学生扎实、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确保我校师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年“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社会实践宗旨。

(一)河南理工大学“桃李不言,下自成淅”实践团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决胜脱贫攻坚的号召,按照团中央和团省委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相关文件精神,根据省教育厅“出彩中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要求, 8月3日至7日,河南理工大学“桃李不言,下自成淅”实践团前往国家级贫困县淅川县的金河镇、老城镇等村镇开展扶贫实地调研活动,推进电商进村,助力当地贫困果农脱贫攻坚。
    实践团以“电商进村,精准扶贫”为实践主题,通过走访贫困果农,采访果农生活状况,调查果树种植情况,沿街发放宣传单等方式,了解当地贫困果农所面临的困难。在实践调研走访环节,团队队员们了解到今年当地特色水果杏李产量丰收,但受疫情、雨涝灾害以及相对高昂的冷库使用费的影响,在采摘、销售、运输和存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困难。贫困果农为求保险而低价把所有的杏李卖给超市,无法较大程度的增加贫困果农的经济收入。
    根据实地调研采访情况,实践团队员们兵分三路,一路协助果农摘果、包装、运输水果,一路拍摄杏李宣传照片并制作视频,通过微信、QQ空间、抖音短视频、淘宝直播等网络平台帮助果农开展线上宣传销售,一路制作海报宣传页,走上淅川街头进行线下展销宣传。经过实践团的努力,次日,共完成订单27份,成功销售杏李200斤,收入257元。实践团队体验到了自身劳动收获的愉悦感,增加了队员们线上直播带货的信心。
    实践活动的开展,获得了果园负责人和贫困果农的称赞,也为后期贫困果农利用线上进行水果销售奠定了基础。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有效的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扶贫工作中,加深了团队成员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强了自身知识运用能力,锻炼了团队队员们面对困难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团队队员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表示将珍惜这次实践机会,在接下来的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和潜能,为建功“出彩中原”,助力脱贫攻坚贡献一份青春才智。(投稿人:杨佳欣)


(二)资环学院“弘扬黄河文化,讲述黄河故事——花园口黄河文化调研”实践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继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推进黄河文化的保护继承弘扬工作,8月4日至9日,资环学院”弘扬黄河文化,讲述黄河故事——花园口黄河文化调研”实践团,前往郑州市花园口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践活动弘扬黄河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实践前,实践团前往郑州市图书馆和黄河博物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参观历史文物,增强了队员对黄河文化的理解。同时,实践团以“弘扬黄河文化 讲述黄河故事”为主题进入花园口村调研,实践团队通过与村委会工作人员交流,了解该段黄河的现状和村民的对黄河文化的认知程度;通过走访黄河两岸并和附近居民交流调研,追忆“花园口决堤”事件的人间惨剧;通过发放纸质问卷、开展线下签名、录制相关宣传视频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黄河,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精神。
    此次实践调研活动,队员们通过学习、弘扬黄河文化,感受到了老家河南的变化,坚定了爱祖国、爱黄河、爱家乡的信念。大家纷纷表示一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做好黄河文化的传播者,做好黄河环境的守护者,为中原出彩贡献青春力量。(投稿人:刘婷 周震君)

(三)应急学院“未成年人暑期防溺水安全知识科普”实践团

    为进一步宣传和普及未成年人防溺水知识,强化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工作,8月1日至10日,应急学院“未成年人暑期防溺水安全知识科普”实践团在焦作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系列宣传活动。
    实践团针对溺水事故易发的大沙河湿地公园、黄河滩堤坝、沁河武陟段(焦作市防溺水重点区域)等区域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发放调研问卷、现场访谈,对周边居民防溺水意识进行深入了解,发现部分家长安全意识不足,未成年人存在侥幸心理的情况。实践队成员发放实践指南,宣讲防溺水安全知识,提醒监护人加强对孩子人身安全的监管教育,结合典型案例强化未成年人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并就溺水自救和互救的技术进行了讲解。
    一段无悔的实践时光,带给队员们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队员们以实际行动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提高防溺水的安全意识,为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构筑了坚实的防线。(投稿人:康件丽 申雨欣)

(四)医学院“直播带货,扶贫助农”实践团

    7月28日至8月6日,医学院“直播带货,扶贫助农”实践团就联兴山茶油、信阳毛尖等特色农产品开展线下走访调研,线上带货助农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交谈的方式,走访了80余户农村贫困户,在乡村回收了500余份调查问卷,了解了贫困农户种植经济作物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向农户介绍直播带货这种新兴销售方式。同时,实践团队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于直播带货的认可程度。根据掌握得相关数据,发现了消费者对于线上购买农产品的顾虑问题,并积极改善直播方案,选取当地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联兴山茶油、信阳毛尖作为销售产品,以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也为线上直播带货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在线上直播带货期间,实践团选取了“人民优选”网络平台作为直播平台,对特色农产品——联兴山茶油、信阳毛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在QQ、微信、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前来观看购买。直播活动结束后,实践团对直播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将直播带货的方法与技巧传授给对直播带货感兴趣的贫困户和村民。
    实践活动中,烈日晒黑了队员们的皮肤,汗水浸湿了衣襟,却使队员们变得更加坚强,磨练了耐心、增长了见识、收获了信心与感动,留下了难忘的经历。实践队员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了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户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投稿人:王楠 陈千千)

(五)外国语学院“英姿勃勃,为爱而来”实践团


    8月1日至6日,外国语学院“英姿勃勃,为爱而来”实践团深入河南信阳江榜村,开展了投身乡村振兴,助力乡村脱贫攻坚实践活动。
    实践团了解到虽然当地相关部门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发展电商产业,但是由于农村留守人员缺乏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客观上制约了电商产业在当地的发展。实践团秉承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对村委及农村青年进行电脑技术应用以及电脑办公软件使用一对一培训,内容包括PPT、Word、Excel、Pr视频编辑软件等,满足日常办公及电商宣传所需。同时,为促进当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实践团整理了前期收集的“国家森林乡村”材料,撰写了项目申报书,拍摄了村委日常工作宣传视频,致力于让广大村民更全面、有效地了解乡村基层工作及规划,提高村民对乡村共同发展振兴的认同感,齐心协力为助力脱贫攻坚战献智献策。
    实践期间,实践团分工明确,每一位成员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脚踏实地完成好工作。团队队员不仅获得了村委与村民的称赞,还锻炼了自身处事能力,学习并巩固了新知识。实践团深刻认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一致表示要为农村脱贫攻坚与乡村继续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撰稿人:王雷霞 张玲)

(六)文法学院“激活伏羲文化活力,助力决胜脱贫攻坚”实践团

    文化遗产就是脱贫的“金手指”,为了发掘伏羲文化的产业价值,宣传伏羲文化,打开淮阳知名度,助力家乡淮阳的发展,带动家乡人民一起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8月1日至11日,文法学院“激活伏羲文化活力,助力决胜脱贫攻坚”实践团前往淮阳开展了以“弘扬伏羲文化,助力国家非遗传承”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以“弘扬伏羲文化”为实践主题,通过线上线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群众对伏羲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弘扬伏羲文化的态度进行了详细调研,并对所收集的相关伏羲文化的内容等进行了系统整理。调研过程中,队员发现淮阳特有的“泥泥狗”手工艺品,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与伏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代泥泥狗已故大师房国富老先生的女儿、艺术家邵波老师的拜访,队员们了解到由于大众对“泥泥狗”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的认识还不清楚,间接制约了“泥泥狗”的销量。队员们借助360个人图书馆、抖音短视频等app进行线上伏羲文化宣传和泥泥狗的推销。同时,为让外地游客更加了解伏羲文化和“泥泥狗”手工艺品。团队队员在太昊陵景区开展了线下义务为外地游客讲述伏羲文化的内涵以及“泥泥狗”有关故事的活动。通过实践成员的努力,泥泥狗收到15份订单。
    在这11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顶着烈日为外地游客讲解伏羲文化、宣传淮阳,冒雨了解国家非遗,每一位队员都积极投身于弘扬伏羲文化,助力国家非遗传承之中。团队成员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加深了对国家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文化的自信,锻炼了自身吃苦耐劳的毅力。实践团队通过对外宣传伏羲文化,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投稿人:刘蓝蓝 张照坤)

(七)工商学院“情系三农,服务新农合”调研团

    8月5日,工商管理学院“情系三农,服务新农合”实践团根据团员各自所在的属地分别走进洛阳市偃师市、郑州市新郑市、信阳市商城县鄢岗镇、濮阳市华龙区、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华丰镇,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情况进行调研走访。
    实践团队员们通过走访村民、发放问卷等方式深入调研,发现对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在四个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一是逐年增长的新农合费用对于贫困家庭和没有经济收入的老年群体是较大的负担;二是新农合政策的在老年人群体的宣传效果有待改善,很多老人只知道看病能够报销,但是对报销比例、报销范围等却知之甚少;三是大多数村民只知道新农合看病可以报销,并不清楚新农合是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政府为了人民的健康福祉做了较大的财政补贴;四是异地报销仍然不能在当地定点医院报销,只能准备相关材料返回户口所在地进行报销,并且就医人员不清楚具体的相关政策,只能盲目地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针对发现的问题,实践团队做好了资料统计整理,制定了实践计划,并将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宣讲活动。
    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克服天气、路况等困难,深入基层从民生出发,倾听百姓声音,增进了群众对新农合医疗政策的认知,增强了自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使命和责任。(撰稿人:周静玉 毛亚雪)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5-08-01
副校长翟耀南检查暑期校园维修改造工程及安全工作
2025-08-01
深圳鲁源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本农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2025-07-31
校领导到定点帮扶村调研慰问
2025-07-30
校党委书记刘永涛与暑期留校学生亲切座谈
2025-07-28
副校长程伟率队开展访企拓岗工作
2025-07-27
学校举办2025年暑期中层领导人员培训班
2025-07-26
校领导调研我校2025年普通高招录取工作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