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新时代翻译技术教育创新研讨会暨2020年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年会”召开。会上,3所高校分别代表全国理工类、语言类、综合类学校作引导性发言,我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郑忠耀受邀参会并代表理工类高校发言。
在题为《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翻译技术·翻译技术教育——基于四个概念的翻译技术师资建设路径探讨》的发言中,郑忠耀指出,厘清“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翻译技术”“翻译技术教育”四个概念是解决目前高等院校,尤其是普通高校翻译技术师资短缺问题的前提,“信息技术”是提高效率的新手段,“教育技术”和“翻译技术”是信息技术在具体领域中的体现,“翻译技术教育”是一新生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是翻译技术师资培养的关键突破口。他强调,实施和接受翻译技术教育培训是解决目前普通高校翻译技术师资队伍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郑忠耀的发言高屋建瓴、条理清晰、观点明确、洞若观火,对客观地看待翻译技术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重新认识翻译技术与翻译教育的关系,促进翻译技术与翻译教育的融合,推动中国翻译教育和研究进入协同创新的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王华树教授对郑忠耀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
会上,郑忠耀新发表的论文《新时代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建设研究》也被英国斯特林大学教授、机器翻译技术专家、博士生导师张霄军所引用,张霄军还建议与会专家学者在翻译技术软硬件建设与研究方面对本论文进行研读参考。
会议由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等主办,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世界翻译教育联盟提供学术指导,全国翻译技术教学精英和业界专家齐聚一堂,展示真知灼见,为翻译技术教育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对构建新时代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
会议通过译直播和哔哩哔哩两个云平台实时直播,吸引了海内外近3万名观众。郑忠耀的发言为国内外翻译界认识和了解河南理工大学及学校外国语学院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窗口,对于持续推动学校翻译技术教学纵深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