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邀请清华大学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等四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名教授,为全国大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四万余名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及思政课教师、学工队伍工作人员参加学习。
扎实做好学习组织工作,学校由党委宣传部牵头,会同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统筹部署,各学院党委、党总支分工负责做好本院学生教学组织工作。结合学校网上教学工作安排,学习活动共通过三种方式开展。在直播时段,学生有思政课线上教学的,由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直播学习;学生有其它课程的,由学生辅导员在直播结束后尽快组织学生回看教学视频;直播时段学生无课程安排的,由学生辅导员组织学生按时观看课程直播。截止3月9日晚上22点,全校共有37711位本专科生、2918位研究生参加学习,基本实现全覆盖。课堂学习结束后,学生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通过在线教学平台、QQ群、微信群等方式,组织开展了专题讨论,进一步巩固了“思政大课”学习效果。
此次“思政大课”课程安排及时,学习形式新颖,师生反响热烈。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师生的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我校师生积极响应,纷纷通过电脑、手机等平台相聚云端,感受这场特别的思政课堂,分享彼此的听课感受。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王艳红表示,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乘抵达武汉,考察湖北和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持续两个多月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进入决胜阶段。当此关键时刻,教育部和人民网组织了这次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思政大课,四位教授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的育人元素,结合思政课程教学实际,分别从不同角度,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课程安排很及时,学习形式新颖,师生都受益匪浅。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师生的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决心和信心,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种教育形式值得推广,更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习借鉴。
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黄保金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国大学生同上这样一堂“思政大课”,可以说恰逢其时,意义非凡。一方面,专家们恰如其分地把抗疫斗争中鲜活的现实融入到思政课堂,让师生们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对于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抗疫斗争仍处于最吃劲的时候,这样一堂课让师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疫斗争中没有局外人,每一个人不仅要有感动,更要有行动,自觉从自我做起,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汇聚强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小九认为,四位专家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以网络直播的特殊方式,为全国大学生上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也为我校思政课教师做了非常精彩的课堂示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思政课教师要在理论研究的深刻度、对教材理解的透彻度、对疫情防控的熟悉度、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紧密度、课程讲授的亲和度等方面,向专家们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艺术。下一步,我们要把抗击疫情的教学素材收集好、整理好、加工好、提炼好,在思政课堂上把中国抗疫故事讲述好,引导我校学生从抗疫这场伟大斗争中更深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增强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春奋斗的谆谆教诲,做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应急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赵观石说道,四位主讲教师以雄辩的事实、鲜活的案例、详实的数据,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而深刻的疫情防控思政课。作为基层学院一名学工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加强学生品德修养、增长学生知识见识、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长劲,始终在学生思想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上出实招、求实效,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材料学院辅导员樊琳琳谈到,这一堂思政大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具有吸引力的教学示范,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一名思政课教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运用战“疫”中丰富、鲜活的素材,引导学生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同学共同通过观看直播学习,团支书张忆雪通过视频电话组织全体成员线上讨论,大家就四位教授聚焦的不同主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交流。冯肖贞谈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传统,当今的90后、00后是新时代爱国主义传承中的接班人,当代青年要培养责任和担当意识,用奋斗谱写大写的青春,做到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张琼说到“通过学习网上思政课,让我更加明确了解了当前的疫情情况,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不能停顿、大意、松懈,要紧绷这根弦。我作为国家的年轻一代,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相应国家和支部的号召,服务和带动身边人。”
电气学院2018级研究生张登奎表示,看到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他们备受鼓舞,倍感骄傲;看到全国一盘棋,共克时艰,他们为祖国感到自豪。作为学生的我们,要把这次的疫情当作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去学习前辈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我们的共同使命。
土木学院2019级研究生黄铭说道,这堂思政课比以往都特别,也更刻骨铭心。这堂课立足当下我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分析抗疫行动中彰显出的中国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回首历史,从历史上的防疫斗争出发,总结出历史的经验和智慧;聚焦青年,深情讲述这场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轻风景,这是我们青年群体的担当,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面对此次疫情,我国及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不仅有力防控了国内疫情的发展,也为世界防疫做出了巨大贡献,我深以为豪。
机械学院2019级本科生李新湖在课后谈到,今天有幸和全国大学生一起收看了一堂特殊的疫情防控思政课,感触颇深,受益匪浅。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磨难,作出了太多血与泪的牺牲,但中华儿女从未被困难打倒,而是越挫越勇。青年兴则国家兴,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勇于担当时代责任,敢于冲锋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伟大祖国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电气学院电气18级学生王梦浩表示,作为大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爱——祖国母亲的爱。在灾难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果断选择了人民的安全。这种爱,让我们感受到青年人被强大祖国保护的安全感,可以无比自豪地说祖国爱我,我爱祖国。视频学习中看到来自全国各省市对湖北的支援,感受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的友爱,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会营造兄友弟恭的友爱之情。只有被爱,才会更爱。当听到老师讲述不同时代的青年人时,我想到了周围一个个主动请战的青年战士。在路口,在超市,甚至主动请战支援武汉,做着最危险的工作,脸上充满着最真挚的笑容。愿爱我的,我爱的人安康,愿英雄的逆行者顺利而返!待到雨散看天晴,守得云开见月明。
文法学院18级学生预备党员宋宝莲有感触的说,观看思政大课中,主讲专家的一句话深深触动着我——“青年成长大路千万条,大国大路第一条”。从前,我以为青年一代会按部就班的成长着,以为活在当下岁月静好着,以为稳稳的幸福成长着,灾难似乎离我们很远很远。而这场战役中青年一代玩乐的标签换成了使命担当,这场战役让我认识了每个人都与之相关,认识了一个真正的中国。这个国家以人民为中心,是她从未改变的初心;这个国家担当起一个大国的责任,坚守博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我骄傲我生于华夏!
测绘学院16级学生李崇凯说,2020年的春节绝对是最特殊的一年春节,在这本应举国欢庆的时刻,全国人民全被隔离在家,从医务工作者到人民子弟兵,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志愿者到快递小哥全都忙于新冠肺炎战“疫”。疫情爆发以来,在党的带领下,14亿中国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创造了一系列的战“疫”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相信这次也一样,我们在党的带领下,一定会早日度过疫情!通过战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会更加完善,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