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校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一)
发布人:徐春浩   供稿人:合宣 发布时间:2018-07-18  打印本文

(一)

    为探寻后杨香村传统“德孝”文化的历史脉络,发掘后杨香村“德孝”文化的魅力,7月15日下午,我校文法学院“传承德孝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到沁阳市后杨香村进行调研访谈活动。
    在采访中,队员们了解到,后杨香村是焦作首个“中华孝心示范村”。自古以来令人头痛的婆媳纠纷和邻居纠纷,在该村很少凸显,究其原因,在于村里不仅有村委会特意打造的“乡村说理团”,从实际行动上解决民众纠纷,而且村里举办的 “道德”大讲堂、“孝亲尊师”夏令营、幸福人生公益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从思想上对村民进行感化;村里建立的孝道宣传栏、绘制的1000米长传统文化长廊等,为后杨香村共同营造安定和谐的生活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村里对 “杨香扼虎救父”事件的大力发掘和宣传,村民们对“德孝”文化有了更深层的理解,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后杨香村德孝文化。在此基础上,村干部还组织村民成立“德孝”义工团,号召村民凭借实干精神无偿修路、修房,为该村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后杨香村调研活动,使队员们领略了后杨香村浓厚的德孝文化氛围。队员们纷纷表示,要把后杨香村“德孝”文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宣传报道,让“德孝”文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文法学院 张悦)

(二)

    为深入了解黑陶文化,传承黑陶精神,7月15日上午,校青协“沧海遗珠,不朽黑陶”实践团抵达黑陶之乡——盆窑村,开展非遗守护实践活动。
    盆窑村不仅拥有悠久的制陶历史,而且所产黑陶制品更是受到来自四面八方朋友的喜爱。实践团队员在当地镇长的带领下,走进窑洞,近距离参观了黑陶工艺的制作过程。展厅内回环往复,别有洞天。琳琅满目的黑陶工艺品激发了队员们的兴趣。黑陶自身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黑陶工艺的精致、细腻和独特受到了大家的推崇。在镇长的讲解中,队员们追溯了黑陶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了解了黑陶小镇人员的分布情况、整体布局及发展状况。在镇长的讲解中,队员们认识到由于黑陶制作过程存在耗时长、费力多、宣传少等原因,导致村中黑陶工匠越来越少,至今仅存20余名。随着非遗的成功申请,黑陶工艺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目前多期黑陶工程正在构建当中。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使团队队员深入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而且增强了队员们的文化自信以及文化归属感,为接下来推广黑陶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校青协 张恒星)

(三)

    为学习领会绞胎瓷制作中的工匠精神,7月16日上午,材料学院“弘扬工匠精神,助力中原出彩”实践团15人参观了焦作市绞胎瓷博物馆,深入了解了绞胎瓷的发展历程。
    在该馆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展厅的绞胎瓷器件。形态各异、纹饰优美的绞胎瓷构思奇巧,变化万千,给队员们带来一场极致的视觉盛宴。绞胎瓷的传承者柴战柱向实践队员们简述了绞胎瓷的历史和烧制流程。在讲解中,队员们了解到绞胎瓷的制作流程极其复杂,每一个绞胎瓷的成品都经历了选土、炼泥、调色、揉泥、制胎等30多道程序。瓷器花纹由胎而生,内外相通,里外相透,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表里如一”的瓷器。柴战柱凭借着对绞胎瓷执着与努力,最终为绞胎瓷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绞胎瓷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欣赏。柴战柱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将工匠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此次活动使实践队员走进了身边“工匠”,深入理解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对接下来进一步挖掘“工匠精神”有着重要意义。(材料学院 李贵珍)

(四)

    为深入了解西滑封村改革开放40年来的村容村貌,7月16日,土木学院“知农意农,扎根武陟”调研团到西滑封村展览馆和三丰纸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观。
    上午,团队成员在西滑封村接待处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西滑封村展览馆。展馆中的一幅幅画卷讲述着西滑封村的历史变迁;从改革开放前的贫穷苦难,到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多次改革让西滑封村提交了一份优秀的新时期农村建设答卷。下午,调研团抵达三丰纸业有限公司,参观造纸流水线作业,并和职工进行交流。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该企业采取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有效推动了公司的发展。
    此次调研活动的开展,使队员们对西滑封村的历史变迁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也对该村的工业建设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接下来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土木学院 聂梦晴 李梁 张辛)

(五)

    为让广大村民充分了解土地政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7月16日,医学院指导老师王静与17级检验土地规划志愿团抵达当阳峪村,开展农田保护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相关调研活动。
    团队成员围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中心,就村民对土地政策的了解程度进行了调研。他们在村委会进行现场讲解并发放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资料。就村民们提出的问题,队员们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本次调研活动增进了村民对土地利用的关注、认识和了解,为实践团后继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医学院 张瑞敏 李利如)

(六)

    为了解更多消防知识,巩固专业技能,7月16日,应急学院“学、行、践”宣讲团到焦作市山阳区消防中队进行交流学习。
    消防队队长向实践队员介绍了消防的相关常识,并告诫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安全使用电器,减少火灾隐患,并向同学们介绍了灭火器的分类和使用方式。他表示,不同的火灾起因和火灾情况要选择不同的灭火器,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大的火灾损失。随后,他就同学们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耐心解答。他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消防车,向大家讲解了消防车的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还介绍了一些不常见消防器具的使用方法。
    此次活动的开展,实践队员不但学到了许多消防知识,而且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接下来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应急学院 赵杰)

(七)

    7月19日下午,工商学院“理工商韵,助力乡村”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非物质文化遗产、虎舞发源地——小尚村调研。
    刚进小尚村,一所漂亮的学校映入大家的眼帘,明亮的教室、标准的运动场、随风飘扬的国旗,小尚村村长在此迎接来访的队员们。同学们参观了位于村党员活动中心的老武馆,里面贴满了村里孩子们表演获奖和平时训练的照片,桌上陈列着大刀、练舞棒等器械,还有舞龙舞狮表演用的道具。当同学们询问小尚虎舞、小尚炮拳传承情况时,村长表示,非物质文化传承需要从娃娃抓起,村里将小尚炮拳代替传统广播体操让孩子们做课间操,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同时还开办虎舞培训班,平时让孩子们参加训练,引导孩子们从小潜移默化地爱上虎舞。
    村长让同学们拿起虎头,教授大家虎舞基本步伐、配合节奏、经典动作等,大家兴趣高涨,跃跃欲试,披着道具细心学习,并尝试演出了一幕别有韵味的虎舞大戏。武馆馆长向同学们介绍了虎舞历史以及小尚炮拳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小尚炮拳第七代传人张祥义简要介绍了小尚炮拳的传承历史、演示技巧、搏斗用法等,并展示了小尚炮拳的基本招式。同学们认真学习,积极请教,一招一式做的相当到位,受到村民的称赞。
    调研过程中,同学们看见村民老人正在清洁道路卫生,大家纷纷接过老人手中的工具,加入到清洁队伍中,大家三两一组,有的清洁下水道中堵塞的落叶,有的拾起路边的垃圾并分门别类,有的将垃圾运上回收车……大家一边干活,一边和村民交谈,进一步探讨非物质文化发展前景,路人见状,纷纷为同学们助人为乐、关注非遗文化的行为点赞。
    此次调研,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虎舞和小尚炮拳发展历程与动作要领,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深切感受到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增强了自觉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的信心与决心。(工商学院 朱梦霆/文 孙晴晴/图)

(八)

    7月19日,我校能源学院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团赶往辛安泉泉群,围绕泉群对周边生态环境和生态产业展开了调研活动。
    通过调查走访,队员们了解到,辛安泉肩负着整个长治地区的生活用水,仅有主泉眼还在涌水。目前正值汛期,泉眼已经被浊漳河河水淹没,所有饮用水源的采集都依靠抽水泵抽取。队员们利用专业仪器,采集了泉眼附近河水的水文信息,记录保存,为之后的宣传工作提供素材资料。通过辛安泉眼所在南流村村委书记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村民借助辛安泉水的各类优势,开展了系列特色经济活动。当地政府邀请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进行指导,开展了三文鱼等水产品的养殖。此外,本地还有核桃、红薯、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目前已有初步的规模。但受限于保护区政策、交通不便等原因,当地经济发展规模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此次调研活动,队员们对于辛安泉及周边地区的情况有了充分了解,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该团队后期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源学院 贾明昊)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4-07-16
校党委副书记解伟走访慰问暑假留校学生
2024-07-15
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举行
2024-07-15
学校组织开展2024年防汛应急演练
2024-07-14
焦作市委常委、中站区委书记程宝成一行莅校合作交流
2024-07-13
学校2024年第二季度高层次人才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4-07-13
校纪委书记赵晓军一行赴博爱县南朱营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2024-07-13
2024年暑期工作暨安全稳定和防汛工作会议召开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