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创建美丽焦作,拥抱碧水蓝天——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五)
发布:      供稿:合宣      发布时间:2015-07-28      打印本文

(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自7月16日起,计算机学院“蓝色星球,绿色踪迹”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关于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活动。
    16日,实践团在学子餐厅门口开展了以“舌尖因光盘而改变”为主题的光盘行动。邀请就餐同学在“光盘: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条幅上签名,以表对光盘行动的支持。同时监督同学身体力行参与光盘行动,鼓励大家成为光盘行动的实践者、推动者。17日,实践团在龙源湖公园开展以“节能减排知多少”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发放问卷、宣讲有关节能减排、交流沟通的方式来实现此次活动。18日至19日,在公园和火车站等地,实践团开展了以“绿色城市魅力无限,节能减排精彩有约”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团队成员通过面对面交流宣传,劝告大家不要随手乱丢垃圾,并从自身做起,起带头作用,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扔到垃圾箱,呼吁更多人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20日,全队成员参与了名为“节能减排始于心,美丽焦作践于行”的环焦作骑行活动。在焦作外环向建筑工人宣传绿色环保理念,鼓励其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并在市中心人口密集区宣传,用行动诠释低碳环保,绿色发展理念,形成一道流动的节能宣传风景线。23日,实践团来到竹林路社区和韩愈路社区,开展名为“环保心,低碳情,节能减排我先行”的节能减排大讲堂活动。讲堂活动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生活中的节水、节电、雾霾天气的防范与预防、废物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小实验、低碳饮食。鼓励居民培养节约环保、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追求低碳生活,拥抱绿色时尚”新理念。实践团在竹林路社区成立社会实践基地,加强合作关系。24日,队员们在龙源湖公园开展了名为“我的绿色梦”幼儿环保创意绘画活动。鼓励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让小朋友发挥想像力画出自己想要的环境,并为理想的生活环境而努力。让小朋友加强热爱大自然和保护环境意识,对保护环境、爱护地球有更加强烈的责任感。
    此次实践活动加深了队员们对环保的认知,对建设美丽焦作、绿色校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计算机学院)

(二)

    近年来,焦作市已经从煤炭开采的老工业城市转向一个以旅游发展为先导的城市,后又成为中原经济区的一个转型示范市。学习焦作市在转型中的经验对研究煤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研究煤炭塌陷区的后期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状况,7月20日,应急管理学院风启队的队员们来到曾经的塌陷区许衡文化公园和生态植物园,对附近居民发放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居民进行访谈。一位当地的老大爷告诉队员,附近的环境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变,这里都种上了很多树,灰尘也少了,晚上和老伴一块去公园走走,生活越来越好了。还有部分居民认为政府可以做的更好,希望焦作市政府继续努力。21日上午,队员们集体前往济源鹤济克井二矿煤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并对附近居民进行访谈。公司的办公室主任郭主任热情地接待了队员们,带领队员对矿厂进行参观,给队员们讲解相关的知识,并亲切回答队员们的问题。在对当地居民的访谈中,队员们了解到矿厂给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增加了居民的收入,为大社村的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帮助。24日上午,队员前往焦作市政府,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接待了队员们,并接受了队员的采访。访谈中,队员了解到,焦作市政府从各个方面进行整治,推进煤炭枯竭城市转型为旅游城市,焦作市的转型发展一直都在循序渐进。
    近年来,环保局开展了蓝天雷霆行动、清水绿箭计划、绿地行动等专项活动,对环境进行治理,改善焦作的环境。正走在转型路上的焦作,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应急学院)

(三)

    为响应全面建设“文明河南、美丽河南”的号召,弘扬时代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外语学院“环保服务”调研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展绿植活动。
    7月21日,实践团来到焦作市龙源湖,进行“废瓶换绿植”活动。实践队负责人带领几名团队成员深入民众进行更深一步的问卷调查。在此过程中,实践队成员还积极地向民众宣传环保知识、建设美丽河南以及“中国梦”的伟大任务。许多市民也表示以后不再乱扔垃圾,会时刻关注环保并为之努力,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22日,队员们来到焦作市龙源湖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周围的市民对于实践活动给予支持,更有市民走很远的路从家里提着一小袋废旧瓶子来换盆栽,这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实际是对环保莫大的支持。此外,附近的交警也对此次活动提供支持,咨询实践队的活动形式、内容以及目的。交警们不仅表扬了团队成员,鼓励大学生多进行这样的社会实践,还向实践队成员宣传了文明上网和安全交通出行的知识。
    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市民也认识到了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对于美丽河南、美丽焦作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你我共同的责任。(外语学院)

(四)

    绿色生活,享受绿色。为了将绿色生活方式传入农村,使节能减排意识深入人心。7月15日至23日,安全学院“追求绿色享受绿色”实践团根据工作安排,前往焦作市博爱县月山镇花园村、上庄村、前桥村、后乔村等地开展调研与宣传工作。
    实践前实践团首先前往焦作市博爱县月山镇镇政府,询问相关工作指导并希望相关负责人给予介绍信。团队就月山镇的用水、用电、养殖场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咨询。在各村庄宣传、调研时,队员不畏炎热,以面对面交谈、调查问卷、派发传单等方式对农户及个体就水电,垃圾处理等问题进行调研。此外,实践团对养殖场的用水用电及排泄污物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并进行了客观分析,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及时反馈给养殖负责人。村干部及村民积极配合与学习,认真阅读了实践团根据村内情况总结的节能方法以及在网上查询的一些生活小常识。实践团同时在学校、村委会、幼儿园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发放传单,在村内张贴一些节能小常识,方便大家了解学习节能方法,通过宣传让更多的村民提高了节能意识。最后实践团来到当地镇政府,向相关政府人员汇报近期的调研和宣传工作,并展示了实践团的工作成果,如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当地镇政府向各个村核实实践团8天的工作情况后,对队员们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高度赞扬。
    此次调查提高了队员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彰显了大学生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也展现了新时期共青团员的良好精神风貌,发扬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精神。同时磨砺了实践团队员的意志,使实践队更加团结。(安全学院)

(五)

    为了更全面的调查市民对“蓝天”雷霆行动及本市环境问题的了解情况,7月24日下午,电气学院“‘蓝天’雷霆行动与城市发展”实践团队来到龙源湖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工作,并向市民详细介绍了“蓝天”雷霆行动内容以及举报途径,并分发了相关打印资料。
    该实践团队兵分两路,分别在龙源湖公园和客运总站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过程中,一小分队走进个体商户、火车站,对店员和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并向其讲解“蓝天”雷霆行动内容,鼓励他们积极举报,共同为焦作的蓝天白云出力。另一小分队则在龙源湖公园对来往的市民进行耐心细致的访问,并分发“蓝天”雷霆行动的资料,对其进行宣传。在采访过程中,有的商户反映客运总站周围交通扬尘、固体废弃物污染尤为严重,希望政府针对市民随意丢弃废弃物的现象加大惩罚力度,还焦作一片净土。
    此次关于“蓝天”雷霆行动的调查走访活动,使市民更全面地了解政府的举措,进而实现全民监督,更好的使焦作实现从煤炭城市向旅游城市的转换。蓝天雷霆,我们在行动。(电气学院)

(六)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经管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益心益意”团队于7月15日起在焦作三维广场、摩登商业街、山阳商城等多地举行了书签义卖活动。本次善款将用于为银铃茶坊的孤寡老人提供半年免费午餐以及为万舟苑慈善救助中心的爱心早餐屋提供经费支持。
    炎炎烈日,挡不住志愿者们坚定的步伐;阵阵暴雨,浇不灭志愿者们心中的热情。尽管前一天还是暴雨骤作,狂风不止,但义卖书签的志愿活动还是在15日的下午3点半准时拉开了帷幕。大街小巷、公寓小区、商场小店、公园一角等地都分布着小红帽的身影。志愿者们手拿募捐箱耐心地讲解着老人们的需求,讲解着我们活动的意义所在,他们用微笑亲切问候每一位爱心市民,他们用自己最真诚的心感染市民,号召市民献出爱心。为了顺利的完成活动募集到善款,真正的帮助到老人们,他们笑脸相迎,耐心的解释着本次志愿活动的意义。短短的一天,志愿者们已顺利募到捐款近3000元。在这个过程中,捐献者有幼童、老人、环卫工人、知名教授,各个年龄段各个阶层的爱心人士纷纷慷慨相助,他们的爱心让焦作这个夏天格外美丽。更有社会爱心人士捐款后自发加入到志愿者募捐团队中去,奉献自己的爱心,回报社会。
    义卖书签,牵爱老人。为圆孤寡老人的梦,圆自己一个梦,这个夏天,“益心益意”在行动。期待更多爱心人士关注并且参与此类活动,共同打造一个温暖的世界。(经管学院)

(七)

    为深入了解农村人民的环保意识、调查关于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现状,测绘学院“河南理工城乡发展方向调研队”全体成员于7月22日骑行至焦作市郊的永兴屯村展开调研。
    来到永兴屯村,队员们看到道路两旁摆放着许多垃圾桶,这让队员们感到了欣慰。带着好奇心,队员们对附近的村民们进行了采访。采访过程中,一位大爷热情地说起垃圾桶的由来,原来,经过村委会的改革,从2014年开始每家每户门口都放着一个垃圾桶,大家把平日里的生活垃圾倒在垃圾桶里,每天定时会有垃圾车来统一清理。
    然而,在采访过程中,队员们也发现了村民在处理垃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大部分人扔垃圾都没有经过分类处理。随着交流的深入,村民们反映垃圾车在清理过程中无法实现分类收集,这也间接导致人们在扔垃圾的时候分类意识比较薄弱。
    经过一系列调查,队员们圆满完成了这次实践活动。调查结果也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了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性,只有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建设出环境优美、村容整洁的新家园。不仅如此,实践活动还锻炼了队员们的交流能力,拓展了同学们的文化视野。(测绘学院)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5-05-22
学校召开第十次学生代表大会和研究生代表大会
2025-05-21
学校召开三届党委第一轮巡察中期汇报会
2025-05-21
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行到校交流
2025-05-19
第十七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论坛在学校成功举行
2025-05-19
安全工程2001级校友返校开展毕业20周年纪念活动
2025-05-19
音乐学院2025届舞蹈编导专业毕业展演成功举办
2025-05-19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乌云格日勒一行到校调研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