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 黄雨生)4月26日,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第二届大学生“知识产权知识竞赛”决赛暨颁奖仪式在第二图书馆806室成功举办。竞赛以“智链未来・权护创新—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守护”为主题,由科学技术处、图书与档案馆、教务处、研究生工作部与广州奥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科学技术处、研究生工作部、图书与档案馆等相关单位领导,以及师生代表等6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比赛采取“线上初赛+线下决赛”的竞赛模式。4月12日和15日,广州奥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和图书与档案馆分别举行了题为“走进专利世界—专利知识赋能科技发展”的赛前直播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专利那些事儿”的线下培训,对专利与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的审查指引、专利数据库检索方法和实操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开放线上模拟,确保参赛选手进行实战演练,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同时,图书与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开设人工智能素养、知识产权素养和信息素养小百科科普专栏,以供参赛选手学习提升。
经过为期一周的知识产权线上初赛角逐,本科生和研究生共有233名参赛选手参赛,最终24名同学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决赛采取研究生带本科生的方式进行组队,每4人一组共6支队伍,分别为好学队、力行队、明德队、乐知队、笃行队和致远队。决赛设置共答题和风险题两个环节,内容涵盖专利法及实施细则、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等相关知识。决赛现场,选手们眼疾手快、精准作答,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灵敏的应变能力,赛出了团队实力和协作风采。比赛过程中,结合“胖东来”商标侵权等贴近生活的现实案例,穿插了趣味互动环节,活跃了现场气氛。随后,依据积分排名,笃行队获得一等奖,乐知队和致远队获得二等奖,好学队、力行队、明德队获得三等奖,主办方领导分别为获奖队员颁奖。最后,科学技术处王兴国副处长进行总结讲话,他对本次竞赛的成功举办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同学们持续学习知识产权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和保护意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中。
此次知识产权知识竞赛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鼓励大学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适应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知识产权素养与人工智能素养,激发创新活力有着极其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