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我校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一)
发布:徐春浩      供稿:合宣      发布时间:2017-07-18      打印本文

(一)

    为了确定在高新区调查的建筑的类型、分布范围等情况,7月12日,焦作市屋顶绿化调研先锋队抵达现场,开展测量工作。
    尽管酷暑难耐,但高温并没有击退队员们的热情。团队成员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工作委员会为中心,进行实地考察并绘制草图,大致确定了调查建筑的基本情况。团队联系工商行政管理楼的相关人员,受到相关领导的热情接待。在了解实践团队的具体工作后,他们耐心解答了队员们的疑问,表示会大力支持该项工作,并强调在测量工作的初级阶段,要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经其允许,分工完毕后,队员们围绕楼顶进行查看,初步了解了楼顶布局,绘制了整个楼顶的草图,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工商行政管理楼楼顶进行测量,详细记录下数据进行分析。在测量工作的进行中,团队成员遇到了高温天气及沟通困难等问题,但大家相互理解,团结合作,最终完成了任务。烈日下,队员们虽然满头大汗,但脸上都露出成功的笑容。回到学校,团队成员对当天测量所获取的数据和材料进行了整理,随后展开激烈的讨论,整合出近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在此次社会实践经历中,每一位团队成员不仅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而且提高了自身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做到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资环学院)

(二)

    7月11日上午,应急管理学院“印象长白山·筑梦十三五”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团力行队抵达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参加团中央“印象长白山·筑梦十三五”暑期实践专项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该实践团成员将协同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精英团队针对当地特色经济农作物种植及深加工进行深入调研,力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露水河镇隶属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位于抚松县东北部,是一个集农业、林业、铁路为一体的综合性集镇,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大豆、谷类、小豆等;主要经济作物有人参、木耳、天麻、灵芝、鹿茸、西洋参、蓝莓等。
    在抚松县团委杨斌和露水河镇团委书记田宝颖的支持帮助下,实践团对该地特色经济农作物的有了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当地的人文风情和天然氧吧的魅力。7月12日上午,实践团全体成员参加了由抚松县团委主办的十所高校的出征仪式。在出征仪式上,杨斌热情地欢迎各高校精英团队,着重强调了学生安全问题和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在田宝颖的带领下,实践团出发前往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露水河镇,团队成员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品尝了富有当地特色的东北菜。下午参观了当地的特色山货市场。
    此次实践活动开阔了队员们的视野,使实践团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特色经济作物有了初步了解,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应急学院)

(三)

    为近距离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绞胎瓷的生产工艺,7月12日上午,安全学院“探绞胎陶瓷,窥古瓷今艺”暑期社会实践团随同指导老师戴俊前往绞胎瓷生产基地——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观摩学习。
    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近距离观看了绞胎瓷坯胎的制作过程:揉泥、劈花、拉胎、修补,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一丝马虎。拉胎可以形成独一无二的自然纹理,而手工劈花需要将不同颜色的泥料进行叠压,反复摔打,切割重组,最后形成羽毛纹、菊花纹等多重纹理。整个制作过程极其繁琐,但工人们有条不紊,极为耐心。在实践团的要求下,工作人员带领队员们亲身体验了绞胎瓷的制作过程。
    下午,实践团队进入了当阳裕村绞胎瓷博物馆,通过参观博物馆的各式展品,了解了绞胎瓷在技艺恢复后的发展与创新。由于传统的绞胎工艺不成熟,留世作品多为陶器,而当代绞胎瓷工艺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并且吸收了雕刻、绘画等许多其他艺术形式,这使得绞胎瓷文化更加丰富,也更加符合当代艺术审美。
    经过一天的学习制作和参观,实践团成员对绞胎瓷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绞胎瓷作为一种文化形式,需要我们在传承的同时不断创新,这样绞胎瓷文化才能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安全学院)

(四)

    7月12日,土木工程学院“情系留守,多彩支教”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服务团成员前往焦作市东王褚村支教地点,续写他们与留守儿童的故事。
    在瓦砾堆砌的房屋中,孩子们伴着朝阳、用朗朗书声向世界问候早安,并期待着支教服务团的到来。服务团的本次支教开展两项活动——英语教学和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
    在这里,支教成员给孩子们带来了一节生动的英语课。面对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一连串英文,孩子们露出了求知若渴的神情,他们用稚嫩的嗓音跟读,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这堂课中,孩子们收获了新知,队员们看着孩子们满足的面庞,心中也满是感动。
    暑期是我国未成年人发生溺水事件的高峰期,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失去,令许多家庭悲痛不已。支教队员通过播放幻灯片,让孩子们了解了溺水儿童的案例,孩子们通过新媒体感受到了生命的渺小。在分享心得体会时,一个四年级的孩子说:“我感到生命是渺小的,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生命,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我们不要去水库、小溪游泳,应该到正规场所游泳。”支教队员们听了孩子的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随后,支教队员又向大家演示了溺水时应采取的措施,夸张形象的肢体语言在活跃课堂的同时也加深了孩子们对溺水时采取措施的印象,课堂在问答小测验中进入了尾声。
    每一次挥手告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支教服务实践团守护留守儿童,用爱传播知识,点燃孩子们眼中的星星之光,为他们的梦想插上翅膀。(土木学院)

(五)

    7月12日,测绘学院土地利用调查队动身前往芦堡村,针对土地利用情况和房屋拆迁问题展开调查。
    上午,芦堡村村民委员会支部委员为队员们详细讲解了近些年来芦堡村的土地利用情况。据了解,芦堡村在2000年前占有耕地约4000亩,后因土地开发占地3000余亩,现剩余耕地面积不足800亩,人均不足一分地。其中,被占土地用来建设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新一中、中华新天地等。他还表示,2004年在村东建设Ⅰ期居民楼五栋,可安置居民180户,但入住居民仅有几十户。由于近年来进行“城中村”改造,现准备建Ⅱ期居民楼。
    下午,调查队采取分组的形式对芦堡村居民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调查队获悉,芦堡村部分居民房将被拆迁,大部分村民对此持积极态度,但也有村民表示对拆迁可能存在的补偿问题及拆迁行政透明度不满意。采访时,许多被访群众称自己并不是本村居民,而是来此处谋生。由于耕地被征用,以耕地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村民基本不存在,全村商户及租赁房屋居多,村民们大都以务工收入和个体经营户的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
    调查队将一天的采访和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几点建议:国家应加大打击非法占用耕地的力度,完善有关监督机制,同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如学校、诊所),增加农民社会福利,提高农业科技发展力;村民应积极探索农作物培育新方式,合理利用耕地。
    此次下乡调查,土地利用调查队对芦堡村的土地利用现状及拆迁情况有了详细了解,提出了有关土地合理利用的建议,这为调查焦作市土地利用情况的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测绘学院)

(六)

    为了向易发地质灾害地区宣传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应急措施,提高村民的自救能力,增加社会对地质灾害的关注度,7月12日上午,地质灾害调查及预防知识宣介队前往山洪泥石流重灾区——洞湾村开展关于泥石流的调查与宣传工作。
    宣介队通过实地查访、调查问卷、知识讲解等方式,充分调动了村民们学习地质灾害知识的积极性,初步了解了政府在洞湾村对于泥石流山洪等地质灾害采取的防治措施,实地考察了泥石流流通区和堆积区。
    在野外考察途中,虽然烈日炎炎,但队员们丝毫没有懈怠,认真完成信息采集、记录数据等工作。在与村民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村民对于地质灾害并不陌生,而且会积极关注有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新闻报道,主动学习预防地质灾害的知识。
    据当地村民反映,每年汛期来临时,修武县水利局都会组织村民进行泥石流逃生演习,规划逃生路线,设置逃生地点,并通过海报来宣传有关山洪泥石流的基本知识及危害,且在当地设置了西村乡洞湾村山洪灾害防御办公室,以应对紧急情况。
    地质灾害的预防是一份长期工作,旨在让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了解地质灾害,学习应对地质灾害的基本措施,减少对其的无力感。(资环学院)

(七)

    7月12日,土木工程学院“筑砼为梦”纤维混凝土试验团队在该院一楼力学实验厅开始了他们第二天的“筑砼为梦”之旅。该实践团队团队进行了纤维混凝土配合比的调配,最终得到了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
    砂子的含水率过高会影响纤维混凝土试件的强度,石子表面尘土过多则会影响纤维混凝土试件的粘聚性。为避免因材料问题影响混凝土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而影响后续试验的准确性,队员们将运过的石子全部清洗一遍后和湿砂一并晾在户外。实验材料处理好后,试验团正式开始调配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女生负责称重,男生负责搬运并将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倒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后,再加适量水。最后,搅拌均匀的材料经坍落度测验进行入模,放在结构大厅自行完成凝结硬化过程。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实践队员不仅明确了研究方向,而且省时省力高效地完成了实验。一位队员说道:“平日课堂上学的都是基础知识,并没有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我从对混凝土材料的一无所知到和队员互相配合调出了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真是感觉收获颇丰。”
    在实践中,每一位队员都能了解到试验操作过程的具体细节,学到专业知识,体会到社会实践带来的快乐并切身投入其中,这大概就是社会实践的真正意义所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真正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土木学院)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5-05-22
学校召开第十次学生代表大会和研究生代表大会
2025-05-21
学校召开三届党委第一轮巡察中期汇报会
2025-05-21
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行到校交流
2025-05-19
第十七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论坛在学校成功举行
2025-05-19
安全工程2001级校友返校开展毕业20周年纪念活动
2025-05-19
音乐学院2025届舞蹈编导专业毕业展演成功举办
2025-05-19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乌云格日勒一行到校调研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