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三下乡 | 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三)
发布人:芦晓伟   供稿人: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3-07-25  打印本文

1.数信学院窑中古陶,心丰相传”实践团

为深入了解黑陶这一古老艺术遗产的历史、技术和文化背景,揭示黑陶文化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和其具有的独特魅力,7月5日,数信学院“窑中古陶,心手相传”实践团队在沁阳市盆窑村围绕黑陶文化展开了深入调查。

根据当地负责人王雨洁的介绍,沁阳黑陶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同样,黑陶也被视为一种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黑陶被认为是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的象征,代表着纯朴、质朴的美学观念。非遗传承人赵新军老师说:“黑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制作过程全手工的陶瓷工艺产品,同样也是唯一用窑洞制造而成的。” 他还现场为实践队员详细展示了传统的制陶技术,包括泥料的选取、捏制、烧制等过程。实践队员对黑陶文化的历史和制作工艺感到赞叹并深入了解了黑陶对当地经济和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刻地认识到黑陶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重视文化传承,将凝结了手艺人思想、具有人情味的黑陶文化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到黑陶文化的卓越艺术价值。

2.建艺学院红色柏山”实践团

7月6日,建艺学院“红色柏山”实践团前往焦作市博爱县柏山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是该实践团“调研+设计”两步走中的重要一步,旨在学习红色文化,调研改造基地,为下一环的改造设计铺路架桥。

实践团在毕小芳老师和庄昭奎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柏山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参观了“炮轰护院楼”、抗日地道、刘聚奎故居、抗战史馆等革命历史遗址。通过馆内详实的文字、珍贵的图片,实践成员深入了解了柏山村组织早期发展的历程,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参观刘聚奎故居过程中,庄老师首先介绍了柏山村的红色文化、红色故事和红色名人,队员们近距离感受到革命先烈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意志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重温红色岁月中汲取红色力量。同时,毕老师着重讲解了当地房屋特征、古建筑改造设计的要点及柏山红色教育基地的改造前后的对比与效果。

在初步学习历史和专业知识后,团队走访当地居民,了解村庄的发展历史、建筑特征及村民意向。在与居民交流中得知,当地希望团队能够在现有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依据柏山历史文化和当地风貌来设计logo打造柏山特色品牌。最终,团队与村民沟通好logo设计意向,并选取了一块需要进行优化设计的场地,对该区域进行了测绘和调研,将在未来的实践历程中落实设计方案。

百年奋斗路,红色柏山魂。实践团在柏山村的下乡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埋藏在乡村中的红色经典,学习到先辈们的奋斗精神、红色精神。实践团将认真分析已有数据,设计和优化改造logo,为柏山的振兴贡献绵薄之力。

3.医学院“医”心向阳,“心”行不止实践团

为推动便民医疗服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充分发挥医学专业优势,7月7日,医学院“医”心向阳,“心“行不止实践团前往广场社区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活动。

实践团在问卷调查中获悉,目前,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较低,居民急救知识匮乏,对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等急救知识的掌握相对薄弱,居民安全意识和对意外伤害事件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普及急救知识,完善急救体系,成为团队实践的重要环节。

在朱丹老师和李金丽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在广场社区为居民开展了生动有趣的急救知识科普活动,包括理论知识讲解、急救技能演示、注意事项说明,围绕心肺复苏、海姆立克、青少年防溺水“六不准”、烧伤烫伤应急处理等急救知识展开宣讲。讲解结束后,实践团成员邀请居民前来尝试心肺复苏操作,对其操作进行规范,引导其学习掌握有效的急救操作,并有居民主动前来询问婴儿海姆利克急救法操作要领,实践团成员为她实际演示海姆利克婴儿急救“五次拍背法”。此外,实践团成员为村民提供测量血压、艾灸等基础的医疗服务。居民纷纷表示,活动内容丰富,提供的服务为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践团成员乐此不疲、不辞辛苦地为居民普及急救知识,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助力推进了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全民懂急救、会急救、敢急救,引导和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安全建设,切实增强了居民们的意外伤害意识,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用奋斗与拼搏绘制出动人的青春画卷。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活动与专业知识的有力结合,切实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展现了河南理工大学青年学子昂扬奋进的姿态与青春活力的面貌,体现了新一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4.化工学院化入乡土,助兴三农”实践团

为进一步推广和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普通话的普及性,7月8日上午,化工学院“化入乡土,助兴三农”实践团到达山阳区西大寨村。

上午,实践团队成员一同在文化广场排练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歌舞,并规划了拍摄取景地。下午,实践团成员在西大寨村集合完毕,正式开展本次的帐篷宣讲答题活动。部分团队成员细心地向村民介绍有关“乡村振兴”的知识和推广普通话的必要性和意义,还召集当地的小朋友,邀请他们参与诗词朗诵、读顺口溜、朗诵文章、成语接龙、线上模拟普通话测试等活动,并为积极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发放尺子、彩笔、折纸等奖品。同时,部分团队成员进行走访并发放调查问卷,部分成员前往西大寨村的农田进行土壤与灌溉用水取样。

通过本次在西大寨村的走访学习,团队成员更深一步地了解了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不仅可以方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还进一步规范了文明用语。

5.工商学院研云台民宿复兴,窥岸上振兴之法”实践团

为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交流获得更加真实的信息和数据,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参考的模式和经验,7月9日,工商管理学院“研云台民宿振兴,窥岸上振兴之法”实践团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镇岸上村开展实践活动。

民宿的发展,在推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以及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进一步深入了解当地民宿在发展中富有的人文特色以及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探寻特色民宿发展之路。实践团成员首先访查当地餐厅,通过采访得知,当地村民是餐馆主要服务人员,岸上村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当地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随后,实践团继续调研民宿,所探访民宿的老板表示,停车不便是住客普遍反映的问题,需要通过合理规划进行解决。对于民宿仅在美团一家APP上进行宣传的现状,实践团成员建议老板多入驻几家线上软件,从而扩大宣传面,提高入住率。返校后,团队成员召开简短会议,总结调研资料。

实践团队将紧跟时代脚步,坚定理想信念,凭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助力乡村振兴、民宿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以青春赴万丈光芒,以芳华担时代之责!

6.校艺术团与文法学院普法宣讲团共同举办文艺汇演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7月9日晚,由校艺术团组成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追梦”2023暑期三下乡文艺演出实践团与文法学院普法宣讲团于解放区民生街道办事处举行文艺演出。

此次文艺演出旨在满足群众文化艺术需求、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在演出中,实践团队为附近居民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歌伴舞《我愿全速奔向你》《再一次出发》中舞蹈节奏与音乐融为一体,让人陶醉其中;乐器演奏《赛马》将古筝、琵琶、笛子、鼓四种乐器的声音融合在一起,通过协调的演奏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小品表演《解忧餐厅》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歌曲《是妈妈是女儿》《跟着你就是力量》《敕勒歌》通过优美的旋律打动了现场观众的内心;普法宣讲团带来的情景剧《守护头顶上的安全》以高空抛物为例,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了高空抛物的危害性及肇事者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场期间普法宣讲团与在场观众进行趣味互动,提醒我们要信息保密,提高警惕,不让不法分子有任何可乘之心。随后民警以詹女士真实的例子再次提醒在场观众时刻绷紧防范之弦,严防电信网络诈骗;舞蹈《如愿》用优美娴熟的动作、轻快欢畅的步伐带给大家视觉上强烈的冲击力;朗诵《你从梁家河走来》声情并茂、铿锵有力,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演出现场气氛活跃,观众络绎不绝。

此次文艺汇演活动使歌舞和普法俱现,是一场文化惠民演出,舞台内容丰富多彩,在进一步丰富了居民们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激发当地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开创共筑美好生活的时代新风。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4-04-29
哈密市教育系统代表团莅校调研交流
2024-04-29
学校组织参加教育部2024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视频会
2024-04-29
学校一附院经济责任审计进点会召开
2024-04-28
学校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培训
2024-04-27
学校举办校处级领导干部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2024-04-27
学校组队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座谈交流
2024-04-26
校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4年第2次会议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