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国煤炭报》第七版,智能人才培养专版,报道学校创新矿业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思政保障+智慧课程+智能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特色做法。相关内容如下:
煤矿智能化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素养,更需要跨界创新的视野和能力。聚焦人才需求,河南理工大学创新矿业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思政保障+智慧课程+智能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一家有百余年历史的矿业高校,“煤”一直是河南理工大学的特色、本色和底色。面对能源行业发展的新形势,该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不断加强和改进涉煤类专业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等,构建起“虚拟仿真—实物模型—实训操作—井下实习”“四维一体”实践教学模式和“四个一流”质量工程体系,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新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为国家能源行业发展和现代化煤炭开采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个关键点”优化课程体系
“2022年,学校获批建设智能采矿工程新工科专业,为学校煤炭主体专业基础课程发展打开了新的突破口。”河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牛海鹏说,“为了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学校聚焦思政保障、学科交叉、突出实践、服务行业‘四个关键点’,采用智能采矿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河南理工大学依托学部制和虚拟教研室,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瞄准最新智能化技术,引入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化、智能控制、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交叉学科课程,对传统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进行改造升级,新设了《矿山通信与物联网》《矿山机械装备及其智能化》等一批智能化课程。
“四个一流”提升培养质量
聚焦人才需求,河南理工大学注重内涵式改革,强化专业建设、课程优化、教材完善、师资队伍打造等。近年来,该校依托煤矿安全开采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厚煤层采放协调智能放煤工艺模型及方法”等,获批了“四个一流”质量工程,增强了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实力。
河南理工大学先后获批采矿工程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建设了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门省级一流课程。同时,该校成功培育一流师资50余人次,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维一体”创新教学模式
“除了安排学习理论知识,学校还为我们提供了虚拟仿真—实物模型—实训操作—井下实习‘四维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有了这些实战经验,我们基本实现了毕业就业‘无缝衔接’,真是太贴心了。”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生霍杨志说。
该校注重校企深度融合,研发智能开采实物教学模型和虚拟仿真开放教学系统,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该校发挥在采矿教学模型研发方面的优势,与河南盛沃博信工矿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等企业共建智能开采教学实验室5个,配备智能采矿实验教学设备56台。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自主研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16套。此外,还将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大柳塔煤矿、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等16家企业签约为实习矿井,学生100%到现代化矿井实习。为了更好地围绕智能开采中的“卡脖子”问题开展科学攻关,该校与华为等4家智能技术研发公司共建了科技研发中心,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
“产研一体”激发培养动力
河南理工大学在煤矿智能开采,特别是特厚煤层智能放顶煤方面,为我国煤炭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较大贡献。该校李东印教授带领团队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特厚煤层采放协调智能放煤工艺模型及方法”,实现了特厚煤层采放协调群组放煤工艺智能决策,研发了特厚煤层采放协调智能放煤决策软件,成功助力国内首个特厚智能放顶煤工作面实现年产1500万吨,实现了我国智能放顶煤技术从0到1的突破。
“只有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方法,勇于攻克‘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难题,着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才能更好地提高自主科研实力,进一步赋能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李东印说。以该项研究成果为基础,河南理工大学成立了智能开采研究院,先后获批“煤矿智能开采新技术”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煤矿智能开采技术与装备”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经过多年积累,河南理工大学在“煤矿智能开采基础理论”“煤矿智能化技术及装备”“矿用机器人技术及装备”“智能开采装备云服务平台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河南省特聘教授袁瑞甫在国内首先开设了河南省一流线上课程《智能采矿》,其主编的煤炭行业规划教材《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技术》,为煤矿智能化建设和新工科智能化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撑。
“煤矿智能化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素养,更需要跨界创新的视野和能力。学校创新矿业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思政保障+智慧课程+智能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河南理工大学校长杨小林说,下一步该校将进一步聚焦人才培养需求,汇聚优质智能化教学实践资源,源源不断地为全国煤炭工业培养和输送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