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回顾 > 2009年 > 正文
《大河报》:二十载助残接力演绎同窗情
发布:李小红 供稿:梁鹏飞 发布时间:2009-06-15 打印本文

    目前,学习和弘扬以大爱精神为导向的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在我校已经成为一种热潮,大学生新闻中心《校园人物访谈》栏目 “大爱在我身边”专题组对我校师生员工爱心传递,无私帮助计算机学院身患疾病的研究生张大奎的感人事迹进行深入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5月16日,《大河报》在第A27 版以《二十载助残接力演绎同窗情》为题予以报道,大公网、中国校媒网等也予以关注。相关内容如下:

    《大河报》2009年5月16日第A27版的报道如下:

                                    二十载助残接力演绎同窗情

    本报讯(记者 郭长秀 通讯员 刘克)张大奎是不幸的,出生5个月时就不幸患了核黄脑症,部分肢体僵硬,右臂和右腿畸形,不能站立,说话不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连系腰带、鞋带、扣扣子都需要帮助;张大奎又是幸运的,从小学到初高中,再到大学到研究生,他的身边总是有一帮好兄弟与他相依相伴,对他不离不弃,用无私大爱为他的生活撑起了一片晴空。

                                   一句承诺,十几年来风雨无阻
    1990年秋天,河南省博爱县高庙乡砖井小学二年级某班来了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张大奎,因儿时患病,肢体重度残障,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并与程勇成为了同桌。大奎的不幸遭遇,使善良的程勇萌发了要帮助他的念头,他对老师说:“以后大奎就由我来照顾吧。”一诺千金的程勇这一帮就是16年,直到2006年大奎黄河科技学院毕业。16年来,程勇和张大奎始终是同桌;16年中,将近6000个日日夜夜,程勇以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演绎出一段感人的同学情谊,人间真情在那风雨无阻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兄弟别怕,我们就是你的拐杖
    2006年,大奎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河南理工大学,面对新的环境,他不禁发起愁来,正在他担心没有程勇的生活自己该怎么过时,同宿舍的薛师、任正伟马上打消了大奎的顾虑,他们的“同学,别怕,以后大家就是兄弟了,我们就是你的拐杖”让大奎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激。从此,校园里,在同学们匆匆忙忙赶往教室的路上,又多了一辆特殊的人力三轮车,上下楼梯时,他们相互搀扶着行动不便的大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挪到教室,不论是酷暑严寒,也不论是刮风下雨,亲如兄弟的哥三个相依相伴的身影成为理工大校园里永不褪色的风景。为了大奎,薛师和正伟几年来几乎没有穿过西服,一直穿着夹克等比较宽松朴素的衣服,不是他俩不爱潇洒,而是他们怕穿上西服后给大奎添加心理压力,更怕穿上西服帮大奎上下楼时不方便。上楼梯时身体是否能保持平衡很重要,对大奎来说,这有很大的难度,于是,总会出现这样的一幕:薛师俯下身子,用他男子汉的宽厚的肩膀,支撑着大奎上楼梯,正伟则是拿着三个人的书本,在一旁慢慢的紧紧跟着。其实,薛师是想背着大奎的,但这样背着,大奎可能会感觉不太舒服,一般人看来简简单单的事情,却让他们额头上经常挂满晶莹的汗珠,但三个人的脸上总是绽放着灿烂的笑容,阳光、自信。
    这一帮,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两年里,他们一块生活,共同勉励,建立了亲如手足的感情。2008年,他们又同时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考虑到大奎的生活问题,薛师、任正伟又主动要求学校把他们还分到一个宿舍,继续做着大奎的人生拐杖。
    “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有的只是点点滴滴的‘小事’,但从本科到研究生,数年如一日用爱心呵护着肢体不便的同学,用行动践行着助残的义举,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黄玉如是说。

                                  爱不残缺,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在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公寓,我们见到了张大奎、薛师、任正伟,“命运让我们相遇,这就是缘分,能够帮助和自己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兄弟,我们感到特别荣幸,不是任何人都有这样的机会的”, 谈及帮助大奎,薛师和任正伟都是满脸平静。我们没能见到程勇,那个当初的小男孩,已经用自己十几年的行动演绎了人间最质朴的真情,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该校后勤集团的王师傅也是大奎几年来忠实的“义务维修工”,椅子、三轮车坏了,只要一个电话,王师傅便会风雨无阻地赶过去修理,生怕影响大奎的生活,平时更多的是王师傅总会有事没事到大奎的宿舍去转转,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大奎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对他来说,今后的路还很长,很艰难。面对笔者,大奎动情地说:“是程勇、薛师和正伟近二十年的爱心接力才使我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不管以后的路会怎样,我都会心存感激,我坚信只要爱不残缺,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5-04-16
学校召开2024年度就业工作表彰暨2025年就业工作推进会
2025-04-16
校领导参加时空大数据与低空经济校友论坛
2025-04-16
第十一届“奋进新征程”主题创意啦啦舞大赛圆满落幕
2025-04-14
副校长丁亚红带队赴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考察调研
2025-04-14
学校召开2025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2025-04-14
学校2025年体育节暨运动会圆满闭幕
2025-04-13
学校举办2025年第三场春季校园双选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