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回顾 > 2009年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何岭松教授莅校作报告
发布:李小红 供稿:机械学院 张明 于红莉 李亚伟 发布时间:2009-05-24 打印本文


    5月21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何岭松教授在我校南校区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以“虚拟仪器技术研究及在测控精品课程群建设中的应用”为主题的报告会。报告由机械学院院长赵波主持,机械学院党委书记王全才与我校300余名师生一同聆听了学术报告。
    何岭松,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仪器系教授,主要从事工业测量与控制、虚拟仪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在测控领域的应用。何教授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EC-ASIA公司和美国Auburn大学做访问学者。近年来,何教授在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何教授提出软件总线和软件面包板结构的构件化装配的可重构虚拟仪器设计理论,开发出DRVI可重构虚拟仪器平台和DRLink可重构计算机控制平台,已在全国100多所大学的测控教学中应用。
    报告会上,何教授首先对虚拟仪器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他从下一代测量系统和仪器技术2.0、主流虚拟仪器平台的一些不足之处、可重构虚拟仪器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在测控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等四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可重构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应用。随后,他结合虚拟仪器用户定义的优点,针对国外虚拟仪器平台和国内虚拟仪器研究情况作了细致讲解,并指出虚拟仪器、界面图形化编程和可互换虚拟仪器驱动程序标准(IVI)是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中的两大技术特色。在可重构虚拟仪器技术中,何教授由未成行的美国Michgan大学可重构制造组的研究背景提出了他从可重构测量装备到可重构虚拟仪器的研究方向。何教授还就基于软件总线的装配式虚拟仪器技术、软件总线构件化装配的虚拟仪器、XVIML可扩展虚拟仪器标记语言、虚拟仪器软件面包板可视化装配实现等四个方面一一作了深入讲解,进而提出了可重构虚拟仪器技术的五大特点,即总线结构、程序自组织自运行的管道和数据流驱动、不需编译链接的构件装配结构、编程更简单的积木化程序开发以及电子盘上运行的小尺寸绿色免安装等。最后,何教授热情、耐心、细致地解答了我校师生所提出的问题。
    报告结束后,赵波院长深有感触地对在座教师提出:在以后教学中要把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要求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博览群书,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学会借鉴、积极创新,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5-04-16
学校召开2024年度就业工作表彰暨2025年就业工作推进会
2025-04-16
校领导参加时空大数据与低空经济校友论坛
2025-04-16
第十一届“奋进新征程”主题创意啦啦舞大赛圆满落幕
2025-04-14
副校长丁亚红带队赴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考察调研
2025-04-14
学校召开2025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2025-04-14
学校2025年体育节暨运动会圆满闭幕
2025-04-13
学校举办2025年第三场春季校园双选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