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回顾 > 2009年 > 正文
《科学时报》:用爱为学子成才梦想插上翅膀
发布人:李小红   供稿人: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09-01-09  打印本文

    1月6日,《科学时报》在B3版以《用爱为学子成才梦想插上翅膀》为题,报道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的我校教师张洪良的典型事迹。相关内容如下:

                                 用爱为学子成才梦想插上翅膀
                                通讯员 徐春浩 本报记者 陈彬

    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在他曾负责过的22个班级、600多名学生中,学生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都愿意跟他说,并私下里喊他“张哥”;曾经为了寻找一个无故离校的学生,他东奔西走,一天都顾不上吃饭休息;为了做好学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他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直到婚礼举行的前一天才匆忙赶回家。他就是荣获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的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张洪良。 

                                为“迷惘”学子点亮成长心灯
    从2003年开始,张洪良在政治辅导员的位置上,已经干了五六年的时间,在这几年里,他始终坚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一个辅导员无论工作有多么辛苦,如果工作重心偏离了这个主题,那么注定不是一个合格的辅导员。因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几乎贯穿了张宏良每天工作生活的时时刻刻。“除了学校和院里组织的集中学习之外,剩下的就是与学生课下的交流了。” 
    只有在掌握了每个学生的情况之后,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变得容易些。为此,张宏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为了尽快熟悉学生,他曾经顶着烈日和新生一起军训,这几年,他也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学生在一起。直到现在,他依然保持着每周至少去一次学生宿舍的习惯,学生也可以随时拨打他的电话,他的办公室也随时接待有问题的学生。“新生刚入校的时候,有时候夜里12点也会有学生打来电话,这都很正常。” 
    作为政治辅导员,张洪良一直很注重在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他所负责班级毕业时党员比例达到了60%。“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就是想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成熟起来,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张洪良说。

                                为“迷路”学子送去金色阳光 
    辅导员的性质决定了张洪良会面对学生中各式各样的突发情况,而无论发生了什么,他首先想到的都是学生。 
    2004年下半年,张洪良发现学生小李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受到家里人警告后,竟然选择了逃学,11月,他离开学校不知去向。得知这个情况后,张洪良立刻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并马上展开了寻找工作,但一直没有消息,万般无奈下,张洪良想到小李喜欢上网,就想起了利用QQ留言的形式劝他回来,在等待了两三个月之后,小李终于在网上出现了。张洪良立刻把早已扫描好的小李父母的信传给了他,在他真诚的劝说下,小李终于重新返回了校园。 
    一次,一名女生晚上去同学家玩,在凌晨时给舍友发了一个玩笑短信,谎称遇到了危险,之后手机便没电关机了。第二天早上,信以为真的舍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洪良,他于是上报了学校并在第一时间报警。那一天,张洪良几乎跑遍了学校周边以及整座焦作市那位女生可能去的所有地方。直到晚上六七点钟才真相大白,张洪良又马不停蹄地带着这名女生到保卫处销案,到派出所做口供,一直忙到晚上11点钟。整整一天没有吃饭,早已饥肠辘辘的张洪良这才有时间煮了一些速冻水饺来吃。 
    因为怕伤害自尊心,在事情结束后张洪良并没有怎么批评那位女生。“尽管有些无奈,但我也很欣慰,至少学生没有出什么问题。”张洪良说,“学生们还年轻,离家在外,关键时候我们要在学生人生的十字路口当好引路人,为‘迷路’学子送去一缕金色阳光。” 

                                  以学生成才为最大“收获” 
    这几年,张洪良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2004年至2006年,他连续三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2006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政治辅导员”,2007年,他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光荣称号。 
    然而谈到这些,他却说这并不是他最值得高兴的。“看到我的学生如今都在工作岗位上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感到很欣慰,也很有成就感,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小刘曾是张洪良的一名学生,家境贫困,性格内向。张洪良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找小刘谈心,并帮他申请了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岗位,还有意识地让他担任班干部。在小刘临近毕业时,考虑到专业前景,张洪良极力主张小刘考研。 而在小刘准备考研期间,考虑到他没有勤工俭学的时间,张洪良就主动承担了小刘全部生活费用。在考取研究生后,心怀感激的小刘,执意要制作一面锦旗送给他,但被他婉言谢绝了。“帮助自己的学生,就像帮助自家兄弟一样,怎么能够图感谢、图回报呢?”张洪良说。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4-10-08
115周年华诞 | 河南理工大学建校115周年主题标识发布
2024-10-02
喜迎国庆 | 学校领导国庆前夕走访慰问老党员、优秀党员代表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赴中国矿业大学调研交流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拜访杰出校友赵跃民院士
2024-09-30
学校在河南省高校第四届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月活动开幕式上作典型发言
2024-09-29
喜迎国庆 | 学校成功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
2024-09-29
学校成功举办2024级学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