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回顾 > 2008年 > 正文
《河南日报》刊登我校侯菊英教授文章: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亟待解放思想
发布: 供稿: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08-09-02 打印本文

    2008年9月2日,《河南日报》在第六版——理论版开设“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论坛,刊登我校文法学院侯菊英教授文章《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亟待解放思想》,现转载如下: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亟待解放思想
                                            侯菊英
  
    “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思想大讨论是解放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河南跨越式发展,加快中原崛起的客观需要。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河南农村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离不开和谐文化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工作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解放的程度,影响着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的跨越。我们要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注重农民的文化需求,发挥农民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第一,要调查和了解当代农民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为农民服务的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陆续进入普通百姓家,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但无论是我们现在所能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还是文化产品等,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只有对当代农民的文化需求进行调查和了解,才能更加贴近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对农村文化活动要加强指导和扶持,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和谐文化建设。比如对村民自办文化,政府不仅要从税收等方面给予减免税优惠,还应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扶持,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配套必要的文化设施和设备,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文化干部到农村辅导农民办文化。同时也要加大对村民自办文化进行监督、引导,鼓励其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只有先进文化占领了农村文化市场,腐朽落后文化才会退出农村文化舞台。
  第三,农村文化活动和建设要与农民文化需求类型相适应。农民人数众多,文化需求差别很大,因而农民的文化需求具有多种类型。这就决定了农村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哄而上和所谓的文化运动。无论是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还是搞农村文化运动,都应该和农民文化需求类型相适应。适宜什么就建设什么,适合搞什么活动就搞什么活动,决不能只顾眼前完成任务,脱离实际,造成资源浪费。近年来,一些地方不顾实际大搞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结果楼房盖起来,却变成了美容院、服装城、贸易区等,农民依旧无法参与文化、享受文化。文化活动也是这样,一些地方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搞文化活动时不顾农民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活动内容和形式盲目追求时尚和潮流,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农民私下反应冷淡。

                           借鉴学习全国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
    我们要立足河南实际,学习广东的经验,加快农村文化室规范化建设,适时地将一些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在农村举办;学习广西省打造特色旅游文化的做法,大力挖掘地方文化艺术特色,给旅游地注入较高的文化内涵、文化个性,下大力气开发利用历史、民俗、生态文化资源,提高河南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档次;学习江苏省昆山市充分发挥政府在完善创新文化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统筹和协调各部门在文化和经济创新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构建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促进创新文化建设;在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供给上,借鉴福建省南平市的做法,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把闲置不用或功能单一的祠堂、庙堂、破旧礼堂、校舍、村民大院、村部等改造和嫁接成为农村文化俱乐部,同时积极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低支出的文化消费产品。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
  河南省许多地方的地方戏曲、民间书画、民间雕刻、民间工艺等,不乏有价值的优秀民间艺术,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对于加强农村的凝聚力和农民的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要加强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我们应在积极申报“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特色民间文化之乡”命名活动,积极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品。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作者系河南理工大学教授)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5-04-16
学校召开2024年度就业工作表彰暨2025年就业工作推进会
2025-04-16
校领导参加时空大数据与低空经济校友论坛
2025-04-16
第十一届“奋进新征程”主题创意啦啦舞大赛圆满落幕
2025-04-14
副校长丁亚红带队赴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考察调研
2025-04-14
学校召开2025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2025-04-14
学校2025年体育节暨运动会圆满闭幕
2025-04-13
学校举办2025年第三场春季校园双选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