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河南日报》在第6版以《关怀——义务缝补暖学子》为题,报道我校践行大爱理念、为学生义务缝补衣物的感人事迹。内容如下:
关怀——义务缝补暖学子
□本报记者 郭海方 本报通讯员 徐春浩
“谢谢您了,杨姨!这条裤子是我上周新买的,一不小心挂破了,这两天我都在为这事儿犯愁,没想到经您一补,还真跟新的一样!”日前,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学院学生王刚感激地对该校“义务缝补点”负责人杨爱云说。
杨爱云是河南理工大学后勤集团宿教中心的一名学生公寓管理员。两年多来,她与两名同事在工作之余始终坚持义务为学生缝补衣物,过手的活计上千件。
如今的大学生拿起针线多数都犯难。公寓管理员们最初的几次顺手帮忙,一下子成了洒向学生们的“及时雨”,越来越多不会针线的学生纷纷找来寻求帮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学校于去年3月在学校竹园社区设立了义务缝补点,学生们送来缝补的衣物也越来越多。仅从今年4月开始登记至今,义务缝补点已为学生服务近2000多人次。如今,连一些学生遇到什么不快的事情,也都愿意跟管理员们说一说。义务缝补记录本的留言栏里,一名叫王川的同学写到:这里有“母亲般的关爱”。
“孩子们千里迢迢来这儿上大学,给他们缝缝衣服,都是顺手的事儿。”杨爱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