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会现场

会议现场掠影(一)

会议现场掠影(二)
本网讯(通讯员 王丽娟)10月10日至12日,第八届矿山安全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在学校举办。本届大会由国际矿山安全科学与工程委员会主办,河南理工大学承办。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波兰等5个国家的387位院士、专家、学者,大会主席、校长赵同谦、副校长魏建平等参加大会。开幕式由大会执行主席魏建平主持。
赵同谦致开幕词。他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和学科特色。赵同谦指出,矿山安全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是矿山安全领域重要的学术盛会,通过本次会议的前沿技术交流,将有力推动相关领域的科研创新与交叉合作。国际矿山安全科学与工程委员会国际主席Hani Mitri教授和主席何学秋教授分别致辞。
本次会议共设置1个主会场,以及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矿山热动力灾害防控、矿山智能安全绿色开采等5个分论坛,进行了8场大会特邀报告,48场分论坛特邀报告和123场一般报告,评选出18位“矿山安全国际杰出青年学者”及29篇优秀会议论文。
大会汇聚全球智慧,围绕矿山安全的前沿进展与现实挑战展开全方位研讨。从深部煤矿、隧道开挖,到废弃矿井清洁能源利用;从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事故防治技术,到尘肺病等矿工群体的生命安全与职业健康,与会学者带来了国际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应用成果,充分展现了矿山安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蓬勃生机。
此次国际会议的举办,搭建了真正的国际交流平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会代表就矿山安全理论、灾害演化机理、智能防控技术等方面展开了坦诚交流,分享了中国在智能化煤矿建设中的经验,同时也借鉴了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这样的国际合作为全球矿山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全球矿山安全合作网络的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矿山安全事业关乎矿山工人的生命福祉,关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关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河南理工大学将以本次国际会议为契机,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矿山安全技术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同时,本次会议将为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强化学术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为建设安全、可持续、高效的矿山体系和推动安全学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矿山安全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ISMSSE)由国际矿山安全科学与工程委员会主席何学秋教授和国际主席Hani Mitri教授发起,2011年至今已举办七届,为全球矿山安全领域专家交流最新矿山安全科学理论、技术和工程实践提供了桥梁,加强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界之间的互动。会议涵盖安全科学理论、灾害机理研究、智能防控技术及工程实践等多个层面,推动了矿山安全领域的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并在促进国际合作、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