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日,根据校党委宣传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相关安排,由机关党委主办、财务处党支部承办的法治宣传教育专题讲座在明德楼一楼会议室举办。本次专题讲座特邀焦作市公安局警务实战兼职教官、武陟县公安局四级警长王培培为大家讲授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机关各党支部宣传委员、党建联络员等共计6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由机关党委副书记常玉光主持。
王培培以《防范电信诈骗》为题,从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如何防范电信诈骗、上当后的补救措施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辨别方法和预防诈骗的重要性,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介绍了利用微信QQ冒充熟人、好友诈骗,“伪基站”冒充银行发送诈骗短信,网购诈骗等多种诈骗手段,并针对每种诈骗手段给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案释法,以法论事,帮助大家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提升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
讲座最后,王培培同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对大家提出的法律问题一一进行解答,老师们纷纷表示讲座实用性很强,提高了自身对于诈骗的警惕性,增强了守法维权意识。(机关党委 王慧颖)
(二)

为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学法、用法、守法氛围,近日,土木工程学院组织师生分别在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和101教室进行了法治宣传教育月知识测试活动。
活动前期,学院印发了《土木工程学院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和相关学习资料,对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和知识测试相关事项进行了部署。测试采用了填空、判断正误、简答等方式,重点测试了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内容的掌握。学院师生表示,通过测试做到以考促学,很好地巩固了法律知识,普及了法治意识。
本次法治宣传教育月知识测试的开展,加深了学院师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大家的强党纪意识和法治观念,为学院依法办学提供坚实的保障。(土木工程学院 田琳)
(三)

根据《中共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校党文〔2020〕13号)》精神,结合学院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安排,学院于近期组织开展了系列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11月17日上午,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学院楼小会议室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月集中学习。会议由院党委书记杨富卿主持,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学习。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专题讲座——《民法典颁布意味着什么》。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我国民事立法的集大成,构建了完整的民事权利体系。讲座从民法典的颁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形态实现了基本定型和民法典的颁布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两方面阐述了民法典颁布的重大意义。
11月17日下午,该院组织全院师生党员在大会议室观看法治教育片《越界》,该教育片全景展现了一位电力公司高管在不法商人“围猎”下,如何节节败退,最终沦为腐败分子的过程,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同时也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
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提高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坚持做到学法、用法、守法。(建艺学院 王敏丽)
(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切实打好“七五”普法收官之战,提高教职工法治意识。11月17日下午,继续教育学院(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开展第二次专题学习,并收看法治宣传教育片《背叛与忏悔》。
该片以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原助理巡视员靳建禄和武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海罂等案件为反面典型。深入剖析了两个教育系统高干利用职权贪污、受贿,从教书育人的神圣职业沦为阶下囚的典型案例真实反映了因自身法纪观念淡薄,个人私欲膨胀,从而走向深渊,造成前途、亲情、友情和自由全部丧失的悲惨结局。
通过影片的观看对于我院教职工法制认识方面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旨在加强全体教职员工自身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教育学院 张丹)
(五)

根据学校《中共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宣传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豫理工党宣〔2020〕13号)文件精神,结合中心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安排,11月17日工程训练中心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民法典的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视频讲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民法典的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由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教授主讲,主要从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民法典体系的创新以及中国民法典的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民法典构建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和规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民法典的颁布为全面依法治国蓝图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通过系统学习,大家对民法典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充分认识,对于更好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具有重大意义。(工程训练中心 李雪莲)
(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打好“七五”普法收官战,进一步推动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根据《中共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宣传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11月17日下午,财务处在理化楼201召开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动员会及专题学习会,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财务处处长王建华主持。
首先,财务处副处长曾平传达了《中共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宣传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对财务处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随后,曾平带领大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行了学习,并对其中的亮点进行了解读。据悉,《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是新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它是对国家以往所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实践的重新整理,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内容涵盖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方面,前所未有地关注着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项权利,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生活”。最后,大家一起观看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民法典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的讲解视频,让大家对这部贴近人民的“百科全书”有了更深厚的认识。
王建华对本次专题学习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强调,全体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坚持学法、用法、守法,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要意义,要认真思考、仔细钻研,把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要以更加开阔的思路和扎实的工作为切实打好 “七五”普法收官之战、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财务处)
(七)

为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使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在校大学生依法履行自身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11月25日中午,体育学院青协会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在学校西门东小巷附近区域开展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本次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由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意义、国家安全的核心、《国家安全法》四大亮点、《反间谍法》相关要求等。活动以横幅宣传、传单发放、内容解说的形式进行。志愿者们统一身穿红色宣传服,对东小巷附近区域人员分发了约500张宣传单,进行了《国家安全法》的普及和宣传。整个活动大约持续一个小时,活动过程中,大家对宣传单内容进行了详细阅读和深入学习,志愿者深感欣慰与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维护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只有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国家安全才能真正获得牢固的人民性基础,才能有坚实的制度保障。维护国家安全,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安全,也需要发挥每个公民的力量。(体育学院 孙玉景 曹弯弯)
(八)

12月1日,离退休工作处在二楼会议室组织全体在职职工集中观看了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组拍摄的专题片《新时代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分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等七编及附则共1260条,涵盖了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专题片以访谈的形式首先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保障人民利益、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继而从个人隐私权、婚姻法、高空抛物、房屋居住权等热点内容入手,进行案例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民法典》相关法律知识,细致深入地盘点了人民群众身边的“民法典”。
说“典”释义,学“典”明法。通过学习,大家认为民法典的诞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下的产物,彰显了时代特色,凝聚了人民共识。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民法典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与习惯,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校、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作出积极贡献。(离退休处)
(九)

根据《中共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校党文〔2020〕13号)》文件要求,结合学院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安排,计算机学院近期组织开展了系列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11月3日下午,该院各党支部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月集中学习,共同学习《民法典》和《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法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是人民民事权利的保护法典,是一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11月17日下午,该院组织师生党员观看法治教育片《全民守法》,教育片指出,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
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要坚持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治体系,在学思践悟上下功夫,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学院发展。(计算机学院 段志强)
(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全院教职员工法治意识。12月1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学习“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推出的由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主讲的《民法典颁布意味着什么》。
郑长忠简要回顾了民法典出台的艰苦历程,党和国家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并最终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万法之母,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民法典的颁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以法律形式全面的融入到社会和经济秩序建构之中。
通过观看视频,大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民法典的颁布,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等。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必将全面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外国语学院 毛科文)
(十一)

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医学院师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切实打好 “七五”普法收官之战,推动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近日,医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专题讲座——《民法典颁布意味着什么》。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我国民事立法的集大成,构建了完整的民事权利体系。讲座从民法典的颁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形态实现了基本定型和民法典的颁布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健康发展两方面阐述了民法典颁布的重大意义。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纷纷表示,民法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日渐成熟的体现,为社会未来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宣传、普及、认识、学习好《民法典》对于我国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十分重大,用时对个人生活也起到了知法懂法的良好作用,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并保障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医学院 董明磊)
(十二)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宪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近日,资环学院团委、学生会、青协联合举办了此次“宪法我知道”系列活动,包括调研活动、普法宣讲、线上宣传、制作宣传板等活动。
在活动开展前,工作人员首先进行调研。结合线下调研结果,工作人员积极在网络和书籍上寻找相关法律知识的内容与解读,筛选并编辑官Q文案,经老师审核后进行线上宣传,并设置互动模块鼓励同学学习、评论及转发。在给同学们带来法律知识的同时,工作人员积极制作宪法系列知识展板,图文结合,营造出遵法、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活动后期,工作人员鼓励同学填写调查问卷以检验此次活动的宣传成果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
此次活动在学生中掀起学习和宣传法律法规的热潮。地科1903班鞠润致同学说:“通过这次活动,广泛的传播了法律知识,使我们能更积极向上的在大学里生活,同时也知道了法律对大学生的重要性,遵纪守法、成长成才。”地质2001班刘文君表示:“我希望这样的普法活动可以经常举行,它促进了我们对宪法的了解,这可以让我们学得更多。”(资环学院 韩乐臻 李岩菱)
(十三)

为加强国际师生对中国法律知识的了解与认知,进一步提高国际师生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12月1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在校国际师生聆听了涉外法律知识专题讲座。焦作市公安局副局长王利军等相关负责人,以及我校国际处和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新建主持。
首先,王利军讲话。他分析了目前外教和留学生管理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好国际师生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建立落实一套动态管控机制;二是建立学校与公安机关定期沟通协调机制;三是提高认识,主动履责。随后,焦作市出入境管理科金彪面向国际师生作了《外国人在焦作》的专题讲座。他从介绍国内外疫情现状入手,以住宿登记、居留、就业及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主线,结合外国人在焦作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辅以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外国人在焦作需要了解的相关法律法规。
讲座结束后,焦作市公安局的警官们来到力行楼226会议室与我校国际师生代表进行了外国人管理政策宣介座谈,对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的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和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外国人入境的新要求进行宣介。针对外国人的居留、签证和绿卡办理等问题,详细解答了国际师生的疑问。
本次活动的开展,让我校国际师生对中国的法律知识和与自身息息相关的法律事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有效地引导国际师生学法知法守法,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和谐焦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国际处 国际教育学院 闪 硕)
(十四)

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宣传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近日,机械学院在该院分别开展了教职工学习《民法典》和在校大学生法律宣传等活动。
在《民法典》学习中,该院教职工以系(部)为单位集中开展了《民法典》视频学习,并于学习结束围绕《民法典》编撰历程和鲜明特色畅谈学习体会。大家一致认为《民法典》以最正式的方式承诺保障人民合法获得的物质财富,以国家强制实施的方式给人民安全感、确定感、受尊重感、被公平对待感、愉悦感,守护人民最基本的幸福。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仔细研读、认真领会,更要努力将民法典相关内容和法律精神贯穿渗透到教育、教学和科研各方面。在本科生法律宣传活动中,该院学生在学苑餐厅东门小广场搭台布板,寓教于乐,让过往同学于小游戏中了解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并在留言板上抒发了“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理念与志趣,展现了我校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本次法律宣传月活动,不仅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也提高了师生们的法律修养,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法制建设,为平安和谐校园构建营造了浓郁的法治氛围。(机械学院 胡相忠)
(十五)

为引导学院师生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尊严,计算机学院以宪法日为契机,广泛开展普法志愿宣传活动。
12月3日,计算机学院党支部在校园组织开展法治宣传志愿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学校师生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知识,并现场进行法律法规解读答疑,同时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12月4日下午,该院党支部又联合开展“学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法育未来”主题党日活动,共同观看宪法宣传片《人民的宪法》,并进行宪法宣誓活动,感知宪法的神圣,提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的意识。下一步,该院将通过开展常态化普法宣传,积极引导学院师生尊崇宪法、维护宪法、践行宪法,为建设法治校园营造良好氛围。(计算机学院 段志强)
(十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打好“七五”普法收官战,进一步推动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按照《中共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宣传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豫理工党宣〔2020〕13号)要求,校团委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校团委第一时间制定《校团委2020年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方案》,召开法治宣传教育动员会,详细安排部署相关工作;运用教工理论学习、“三会一课”等组织专题学习教育,集体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观看了法治教育视频《人民的宪法》;举办法治专题图片展,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教育思想;联合学校保卫处开展“禁止传销 从我做起”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共收集到各学院上报的参赛作品49部,引导师生自觉抵制、远离传销;组织大学生法律协会和大学生安全协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练理性之法眼观世界 持正义之法律辩是非”宪法宣传日活动和2020年防电信诈骗校园安全活动,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助推普法工作。
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为切实打好“七五”普法收官之战,构建法治校园文化积极贡献青春力量。(校团委 梁心愿 )
(十七)

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增强小学生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12月8日下午,资产公司党总支组织党员志愿者给附属小学学生发放法制宣传手册。
志愿者在发放过程中详细向小学生讲解了法制和安全方面的知识,引导小学生理解法律精神、增强法律意识,进一步促进他们遵纪守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掀起了资产公司法制宣传工作高潮,营造了和谐、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资产公司 宁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