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谈会现场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莅校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陪同视察

省委常委、秘书长刘春良陪同视察

副省长徐济超陪同视察

卢展工在学校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进行视察

卢展工在学苑餐厅与学生共进午餐

校党委书记王少安在座谈会上发言

校长邹友峰在座谈会上发言

省市领导与参加座谈会的师生代表合影留念

卢展工与学校学生合影留念
12月7日,伴着深冬的暖阳,带着省委、省政府对河南高等教育和河南理工大学的殷切期望与深切关怀,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就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莅校视察调研、指导工作。
卢展工先后视察了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地球科学馆、校史馆和新校区校园,听取了学校学科与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创新与服务和党的建设等工作情况汇报,高度评价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特别是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煤炭工业技术进步、安全生产作出的重要贡献,明确表态支持学校加快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进入“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振兴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及“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规划”,勉励学校继续强化特色、发挥优势,建设综合性高水平大学,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省委常委、秘书长刘春良,副省长徐济超以及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白建国,焦作市市委书记路国贤,省发改委主任张维宁,省教育厅厅长、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王艳玲,省财政厅厅长钱国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郭俊民,省委副秘书长、常委办主任王育航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视察。
“河南理工大学如果能在瓦斯灾害治理研究领域取得新的大的突破,就是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工业的巨大贡献。”
在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卢展工一见到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教授,就紧紧握着他的双手亲切地说:“我们又见面了!上个月义马煤矿发生冲击地压事故,你的准确判断和果断指挥使67名矿工成功获救。你是当之无愧的煤矿抢险救灾专家!”当得知我校于上世纪60年代首创瓦斯地质学科、坚持开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并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时,卢展工赞许地说:“河南理工大学有这么一支队伍,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精神难能可贵。希望你们继续坚持下去,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能源保障作出新的贡献。”卢展工详细询问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其编图成果,他指出:“煤矿瓦斯灾害治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搞清瓦斯地质规律,瓦斯治理才能有的放矢,我一直比较关注你们在瓦斯突出治理、瓦斯抽采利用和冲击地压等方面的研究,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河南理工大学如果能在瓦斯灾害治理研究领域取得新的大的突破,就是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能源工业的巨大贡献。”
在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卢展工听取了实验室基本情况介绍,并仔细观看了学校研发的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矿用技术装备。当看到瓦斯抽放钻杆及封孔技术装备时,他高兴地说,瓦斯抽采成本不算太高,但就是难抽,钻打深了太困难,打浅了瓦斯出不来,软煤层夹住了又打不进去,“你们研发的这个装备很有用,是你们的一项重要创新成果,要在更大范围推广。”
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地球科学馆,卢展工沿着地球演化展区、痕迹化石展区、矿物与矿产资源展区仔细观看,不时询问古遗迹化石和矿物标本的年代、产地,连连赞叹“很好,馆藏价值连城,件件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在“陆相湖泊沉积环境模式”模型前,当专家讲到学校首创的中国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在中西部地区找油和大型矿区勘探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时,卢书记希望学校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要“通过应用反过来促进进一步的研究”,并勉励学校更加紧密地结合资源勘查的现实需求,探明更多能源储量,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在校史馆展厅,面对一幅幅学校历史画卷和一件件珍贵历史文献,卢展工时而驻足仔细观看,时而询问学校领导,详细了解学校历史沿革与办学成就,对学校为中国工业文明作出的特殊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嘱咐学校保存好历史遗产,传承创新优良传统与优秀文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新的业绩。
河南理工大学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加强学科建设、集聚人才团队、强化自身建设、创新内部机制体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上午11时,在明德楼一楼会议室,卢展工书记主持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30余名教师、学生代表畅谈中原经济区建设,共话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和学校事业发展。校党委书记王少安对卢书记一行亲临学校视察表示深受鼓舞和感动,向卢书记一行重点汇报了学校近一时期取得的成就、贯彻落实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与学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行动计划(讨论稿)》主体内容、学校党的建设等主要工作及其加快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校长邹友峰从调整学科结构、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强化地矿工科特色、为提升中原经济区能源保障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以及加大力度支持河南理工大学上层次上水平,更好服务中原经济区发展等方面作了汇报。座谈会上,张铁岗院士和勾攀峰、高建良、胡斌、夏保成及学生代表常德海、易淑锋、吴文静分别作了发言。卢展工书记认真听取发言并不时与师生开展交流,座谈会掌声和笑声不断,气氛融洽。
卢展工书记在听取发言后即席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中原崛起”战略的延续和深化,目前,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省九次党代会提出要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要走出这条路子,必须依靠“科教兴省”战略,依靠科技的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校在这方面责任重大。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宏伟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特别是对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提升认识、进一步谋划到位、进一步加大支持,进一步加快发展。”
卢展工强调指出,河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大有作为。他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进一步找准办学定位,明确新时期的办学目标。要进一步谋划和把握学校新的发展定位,特别是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学校自身发展作进一步深入思考,在强化工科传统优势的同时,创造条件向综合性高水平大学发展。二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学科建设。办大学,突出的是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抓住学科建设,才能带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才能纲举目张。要促使学科不断上水平,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增列博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要促使学科本身发展完善,要统筹学校的人才和条件,搭建新学科的平台,促进学校向更加综合的方向发展。河南理工大学在焦作办学,要特别重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建立图书等资源沟通和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三要进一步聚集高层次人才,加强团队建设。人才的聚集和人才的稳定是高校发展的关键问题。首先要做到事业留人。人才跟着事业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关键是靠发展,靠新兴学科的发展或传统学科的提升,给人才创造发挥作用的空间。其次要感情留人。特别是自己培养的学生对母校有天然的感情;要有很好的校训、校风与和谐的上下、师生关系,为人才营造和谐的干事创业氛围。四要进一步加强学校自身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高校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非常重要,要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和后勤队伍建设,培养既能育人教书、又能潜心科研、且兼具领导组织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更好地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局,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五要进一步创新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一方面,要通过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学校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发挥科技服务和培训服务的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为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卢展工最后特别强调,你们的新校区建设得很好,机遇抓得好,建筑风格古朴、绿化环境很美,通过参观你们的实验室、校史馆以及与大家座谈,很有收获,感触很深,切身感受到一所百年老校为国家煤炭工业的发展、国家工业文明作出了特殊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工业技术进步提供了宝贵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河南理工大学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学校加快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进入“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振兴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及“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建设规划”。河南理工大学要认真总结一个多世纪的办学经验,认真谋划下一步的发展,努力争取多方面支持,加快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步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三化”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为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做出你们的新的更大的贡献。
寄语青年学子:根在河南、志在中华、为在中原、路在脚下
座谈会结束后,卢展工信步来到学苑餐厅与我校学生共进午餐。当同学们认出卢书记在餐厅窗口打饭并在一排餐桌坐下时,纷纷围拢过来,可以看出他们的激动和兴奋。卢书记边吃边与同学们亲切交谈,饭菜价格、家庭情况、专业年级、学习生活、就业选择、发展目标等等,饱含了卢书记对理工学子的深情关怀。当有同学请卢书记题词时,他当即寄语同学们要“根在河南、志在中华、为在中原、路在脚下”,并叮嘱理工学子要靠自己、自立自强。当卢书记起身准备与同学们分别时,有同学提出想合影留念,他欣然答应并微笑着与大家合影。随后,卢展工书记与在场师生一一亲切握手,同学们沉浸在幸福的甜美和依依不舍之中向卢书记挥手告别。
校党政领导张国臣、周志远、周英、卫中玲、张战营、王裕清、张锟、景国勋、杨建堂、丁安民陪同视察并参加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