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

副校长沈记全致开幕辞

与会专家作报告
本网讯 (通讯员 徐春浩 刘建学)3月4日,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河南组暨河南省工程训练研究会工作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副校长沈记全,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大学教授胡庆夕,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昕,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秘书长、浙江大学教授周继烈等受邀出席。来自郑州大学等学校、企业代表共70余人参加会议。开幕式由我校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院长(主任)张英琦主持。
沈记全在开幕辞中简要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办学特色、学科建设等情况。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工程训练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服务学生创新创业为己任,以“教育赋能、精准服务、创新实践、孵化梦想”为理念,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和工程实践教育,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大家进一步加强交流、增进友谊、深化合作,实现共谋共赢、共同发展,为推进高校工程训练和创新创业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周继烈在讲话中介绍了教育部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的成立背景、发展现状、工作重点、发展前景等,并希望河南教研组利用好学科优势和政策支持,加强工程训练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深入探索工程创客教育展开模式,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劳动者作贡献。胡庆夕作了题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赛项分析》的报告,他针对全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第一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工程创客教学能力大赛等,从竞赛内容、竞赛流程、评审规则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解,希望通过大赛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工程创新潜能,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带动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组织机制等全方位深层次综合性变革。李昕作了题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工科工程实践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工程训练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升级实践设施、创新管理模式,坚持着力培养大学生工程观、质量观、系统观的教学理念,坚持从做好一件产品到做好一批产品的教学主题,坚持平台公共化、方案个性化、实践多维化的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创新教育与劳动教育,紧跟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以智能制造“启智润心”,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以中国制造“强心铸魂”,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与会专家还围绕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室建设、工程训练中改革、智能制造建设、机器人创新实训等作了深入交流。会议不仅为推进我省工程创客教育虚拟教研组建设与发展,促进虚拟教研室成员间的沟通协作,探索工程训练的转型与升级,共谋工程创客教育新形态提供了契机,也为学校工程训练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