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上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王来贵应邀在我校力行楼学术报告厅为全校教师作题目为《察标求本,寻流溯源——如何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辅导报告。全校200多名教师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科技处处长李振华主持。
王来贵,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力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1995年获得东北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在成都理工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岩石力学及应用研究。先后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环境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东北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评审首批专家。获原煤炭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煤炭工业拔尖人才、辽宁省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称号,入选辽宁省“百千万工程”百人层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5项。主持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基金项目13项。出版《岩石力学系统运动稳定性理论及应用》等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科技进步奖5项。1996、2003、2006年曾分别赴俄罗斯莫斯科矿业大学、日本秋田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单位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研究。2010.12-2011.5在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先后培养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60人。
报告会上,王来贵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总结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特征,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和多年的经验,从基金申报的选题、科研研究方法、项目申请书撰写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逻辑关系、整体性等方面作了深入阐述,特别指出了申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建议。王教授的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语言风趣幽默,现场气氛热烈。
报告会对我校教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带来很多启示和指导。同时,也有利于我校进一步提高自然基金的申报数量,提升申报书质量,提高项目立项率。为我校2020年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数再上新台阶,不断提高我校科研水平和能力,不断引领学校学科向前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