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应学校邀请,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韩庆祥在明德楼一楼会议室作题为《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的学术报告。校党委书记邹友峰、副书记安士伟、副校长张锟出席报告会,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小九主持。
韩庆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讲话精神,围绕中国奇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四者之间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对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中国道路本源意义在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根本上讲就是对道路问题探究的历史;读懂中国道路,是理解和把握近代以来中国根本问题的一把钥匙;是回答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三个问题的总开关;要用中国道路来解释好中国奇迹、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并在全球视野下总结中国道路所蕴含的中国经验和精髓要义,充分挖掘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并及时回答世界之问,深化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中国道路是中国奇迹的发源地,是中国理论之源,是中国话语的坚实基础。只有读懂中国道路,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奇迹、中国理论和中国话语。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把中国道路由政治话语转化为学术话语,由“熟知”走向“真知”,由“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道路的本质内涵、精髓要义。从学术、学理上研究中国道路,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也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博士生导师、一级教授,哲学博士。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曾任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主要从事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和中国问题研究。主要代表作有《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强国时代》《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的人学理论》《能力本位》《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历史并未终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