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会现场
武汉大学教授薛毅作学术报告
3月28日晚,在学校创立108年之际,武汉大学教授薛毅应邀在一号综合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从外资学堂到国立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早期历史漫谈》的学术报告。学校百余名师生聆听报告。
薛毅,河南焦作人,武汉大学教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矿史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及中国煤炭史研究,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课题,著作有《焦作煤矿史》《英国福公司在中国》《工业泰斗孙越崎》等,主编《中国工会史料全书·煤矿卷》《煤矿歌谣》《荆山开拓人》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曾到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做访问学者,多次应邀赴法国、比利时、德国出席国际会议,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报告会上,薛毅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从1909年英国福公司在晚清创办焦作路矿学堂到1951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矿业学院的设立,四十多年的办学历史跨越了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包括“焦作路矿学堂的创建”“从福中矿务学校到福中矿务专门学校”“中国第一所矿务大学—福中矿务大学”“近代中国唯一的私立工学院——焦作工学院”“抗日战争时期的焦作工学院”“战后复校,辗转办学”六个阶段,系统讲述了学校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点讲述了在列强入侵、国家动荡的环境下,学校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民族同呼吸,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办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矿业人才的奋斗经历。尤其是抗日战争中,学校数次迁移,始终弦歌不缀,成为抗战时期西北高等工科教育的重要力量。先辈学人筚路蓝缕、教育兴国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师生们的心弦。
薛毅向师生们展示了数十张学校早期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以及学生运动会的历史图片,让在场师生穿越时空,对学校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增强了对母校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和“好学力行”“莘莘学子救国重劳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