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陕西师范大学赵学勇教授应我校文法学院之邀,在南校区小礼堂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汉学”影响》的精彩讲座,报告会由文法学院副院长冒建华主持。
赵学勇,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出版著作十余种,代表作有《沈从文于东西方文化》、《论现代中国作家的艺术精神》等。
报告会上,赵学勇首先对汉学做了简明扼要的概述。他指出,汉学的迅速发展,引起众多汉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兴趣,掀起一股汉学热。紧接着,赵学勇从正反两方面具体阐述汉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当谈及正面影响时,赵学勇指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汉学的研究是对传统文学史观的彻底颠覆;是对学术研究事业的拓展;是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格局改变。随后,赵学勇通过学术观点中的“客观性和抒情性”,文学史结构的“整体性”变化,作品“解读模式”的改变等多个方面,结合中外文学史家及其代表作品对正面影响加以详细阐释。而后,赵学勇又援引众多贴切的例子,从“汉学意识形态的偏见带来研究视野的局限”,“汉学影响下的国内学术界研究的跟风现象及原创力的欠缺”,“文学研究的‘泛文化’倾向”等方面分析了文学研究带来的负面影响。他强调,文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此类弊端必须引起文学界的高度重视。最后,赵学勇提出了个人有关于文学研究的建议,他希望文学研究者应更多的关注于文学的美学内涵,注重对于文本解读的全面性,坚持不断创新,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此次讲座,赵学勇以其渊博的文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深入浅出为在场师生剖析汉学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兴趣,使同学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