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赵学勇教授莅校作学术讲座
发布人:   供稿人:文法学院 校新闻社 新闻中心 高志凯 景明明 踪卫华 毛娟 发布时间:2011-05-30  打印本文

    5月29日,陕西师范大学赵学勇教授应我校文法学院之邀,在南校区小礼堂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汉学”影响》的精彩讲座,报告会由文法学院副院长冒建华主持。
    赵学勇,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中国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出版著作十余种,代表作有《沈从文于东西方文化》、《论现代中国作家的艺术精神》等。
    报告会上,赵学勇首先对汉学做了简明扼要的概述。他指出,汉学的迅速发展,引起众多汉学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兴趣,掀起一股汉学热。紧接着,赵学勇从正反两方面具体阐述汉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当谈及正面影响时,赵学勇指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汉学的研究是对传统文学史观的彻底颠覆;是对学术研究事业的拓展;是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格局改变。随后,赵学勇通过学术观点中的“客观性和抒情性”,文学史结构的“整体性”变化,作品“解读模式”的改变等多个方面,结合中外文学史家及其代表作品对正面影响加以详细阐释。而后,赵学勇又援引众多贴切的例子,从“汉学意识形态的偏见带来研究视野的局限”,“汉学影响下的国内学术界研究的跟风现象及原创力的欠缺”,“文学研究的‘泛文化’倾向”等方面分析了文学研究带来的负面影响。他强调,文学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此类弊端必须引起文学界的高度重视。最后,赵学勇提出了个人有关于文学研究的建议,他希望文学研究者应更多的关注于文学的美学内涵,注重对于文本解读的全面性,坚持不断创新,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此次讲座,赵学勇以其渊博的文学知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深入浅出为在场师生剖析汉学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兴趣,使同学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文学素养。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4-10-08
115周年华诞 | 河南理工大学建校115周年主题标识发布
2024-10-02
喜迎国庆 | 学校领导国庆前夕走访慰问老党员、优秀党员代表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赴中国矿业大学调研交流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拜访杰出校友赵跃民院士
2024-09-30
学校在河南省高校第四届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月活动开幕式上作典型发言
2024-09-29
喜迎国庆 | 学校成功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
2024-09-29
学校成功举办2024级学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