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三下乡 | 学校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三)
发布人:芦晓伟   供稿人: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1-08-08  打印本文

应急学院“学行践”国家安全观公益宣讲团

     7月17日上午, 应急管理学院“学行践”国家安全观公益宣讲团在焦作市南李万村开启了一场特别的“应急志愿服务”活动。
    团队成员在南李万村偶遇志愿者装填沙袋,了解到由于近日焦作将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多个村庄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南李万村由于地势低洼,易发积水现象,存在安全隐患。为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南李万村委会人员及社区志愿者于村口搭建防洪沙袋堤坝。此时天气恶劣,随时存在下暴雨的可能,看到南李万村志愿者辛勤、匆忙的背影,队长提议帮助村民装填沙袋、搭建堤坝,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赞同。紧接着宣讲团成员齐心协力、团结协作,一人撑袋、一人铲沙,一人封口装订沙袋,一次次弯腰将沙袋固定压实,短短四十分钟,装填沙袋近90袋,人防工程防洪墙搭建工作全面完成。南李万村委会负责人表示,宣讲团善意的举动,温暖了我们,传递了爱心。事后,村委会代表全体村民向宣讲团成员送来感谢信,赞扬了理工学子为群众办实事的热心举动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范。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是应急安全知识践行的集中体现,从学习国家安全知识到传递安全应急理念,这是志愿奉献精神的真谛,彰显了理工学子“明德任责”的品格与风采。(通讯员 桑芳茹 陈智慧)

电气学院“‘支’行合一,‘教’灌晨花”实践团

     7月17日以来,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侵袭,全省防汛工作进入主汛期战时状态。为响应上级团组织动员防汛救灾号召,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7月23日, 电气学院“‘支’行合一,‘教’灌晨花”实践团在充分考量安全因素后,分为两队,一队向蔡庄镇第一初中相关负责人请愿参与到学校防汛救灾工作中,一队为孩子们正常教学。
    由于暴雨大风导致学校部分围墙倒塌,电线被墙体压断致使学校停电。学校相关负责人带领队员们来到墙面倒塌处,交给团队抢救电线和变电箱的任务。队员们首先搬走墙砖,挖出被埋的电线,清理出完整的部分,接着和工作人员一起卸下变电箱。团队成员冲锋在前,克服恐惧,爬上梯子,齐心协力将变电箱转移到教学楼二楼的安全位置。整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不怕脏、不怕累,克服种种困难,全力以赴,为防汛救灾工作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忘初心,青年先行。抗洪救灾,人人有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把国家任务当做自己的责任。实践团参加基层抗洪救险为当地抗洪工作分担了一点压力,与一线工作人员一起,为防汛抗涝积极行动,用行动谱写着新时代青年之歌。(通讯员 周欣玉)

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你我同行”实践团

    目前河南各地区洪涝灾害牵动人心,为抗击洪涝灾害,7月23日,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你我同行”实践团积极参加抗洪救灾,和当地义工联合会的成员们一起为郑州和新乡地区的人民搬运物资,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上午八点,实践团到达南二环豪门花园酒店附近搬运相关救援物资支援郑州。物资有方便面、饮用水等食品,旨在第一时间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搬运过程中,即使头顶炎炎烈日,团队成员依然斗志昂扬。下午一点半,共青团邓州市委副书记汤龙皎到来现场亲自指导工作,汤书记看到我们穿着“河南理工大学”的志愿服,走到我们身边给予鼓励和肯定,表扬我们发挥了大学生在抗洪救灾中的先进作用。下午的“爱心接力传递”进行的十分顺利,志愿者们排成一条长龙,将物资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在传递过程中,不断有热心市民积极加入我们,共同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团成员们融入抗洪防汛志愿服务大队伍之中,同更多人一道传递温暖和爱,汇聚成战胜洪涝灾害的坚定意志。团队成员以青春力量践行青年担当,希望抗洪救灾早日顺利结束。

医学院“救护生命,第‘医’先行”实践团

     为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点等急救知识传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乡村居民具备有效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7月17日,医学院“救护生命,第‘医’先行”实践团来到焦作市下马村,开展测量血压、血糖以及血型测定活动,讲解并演示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止血点位置与紧急止血方法内容。
    由于路程较远,实践团早早的踏上了前往下马村的路。团队成员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有条不紊的布置活动场所,村委会通过广播向广大村民宣传,对实践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村民们对测量血压、血糖等活动热情高涨,但对于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及止血点等急救知识学习热情不高,为了让更多村民学习了解心肺复苏等基础急救知识,实践团以小分队的形式挨家挨户的进行走访,为村民宣传讲解具体操作步骤。村民们被实践团成员的热心与真心所打动,为汗水浸透衣衫的实践团成员竖起了大拇指。
    本次实践活动,使实践团成员们发现村民们对基础急救知识了解模糊,并且对学习掌握急救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这也大大印证了向农村居民大力普及推广基础急救知识的必要性。实践团成员们相信通过现场宣讲与演示,能提升村民对基础急救知识学习掌握的重视程度,在不久的将来,“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点等急救知识也会在寻常百姓家生根发芽。(通讯员 王巧巧)

计算机学院“网络进万家,教育新时代”实践团

    7月15日, 计算机学院“网络进万家,教育新时代”实践团前往焦作市龙源湖及周边社区,开展“互联网+教育”实践活动。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不断融合,区别于传统教育,它更具有普遍性、可选择性,便捷性等特点。
    经过认真筹划之后,实践团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调研,调研包括对互联网教育的了解程度、存在问题,未来发展趋势等。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互联网学习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多数人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能认识到它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人们也认为互联网教育有着它独特优势,例如学习时间灵活自由、针对性强、学习成本低,可以得到更优质的课程等等。同时调研中也发现互联网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资源质量良莠不齐、分类不清晰等问题,其中学生得不到有效监督是大多数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
    本次实践活动将以调研数据为支撑,参考相关文献,形成调研报告。实践调研活动的开展,使团队员们得到了充分锻炼,增强了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升了自身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同时也让团队队员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他们表示将珍惜这次实践机会,在接下来的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知识和潜能。(通讯员 张艳明 沈文啟)

数信学院“颂百年风华,普数学文化”实践团

    7月20日上午,受连日暴雨天气的影响, 数信学院“颂百年风华,普数学文化”实践团在数信学院院楼以线上教学培训课程的方式为焦作市山阳区冯河中心小学学生进行趣味教学。
    为更好的开展视频教学,实践团成员按照当天上课内容,提前录制了数学教学课程视频,同时根据小学生们暑假作业完成情况和当地学校的教学情况,分年级制定了各年级数学和英语拓展作业,合理安排后发至群中,待小学生们完成,并为前来参加培训的学生们在暑假作业以及线上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实践团成员们通过现场视频连线答疑的方式为学生们答疑,并在微信群中获得家长们一致好评。此外,为做好明日的线上教学课程,实践团成员对明日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视频录制,为小学生准备了针对各年级的拓展作业,尽可能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线上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实践队员们专业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能力,锻炼了实践成员们灵活应变的处事能力,强化了队员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机械学院“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我做宣传员”实践团

    7月15日, 机械学院“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我做宣传员”实践团在甘肃白银会宁县、安徽省枞阳市、河北省沧州市、山西省柳林县以及河南省焦作市、南阳市、平顶山市、驻马店市等地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甘肃白银会宁县实践小分队通过采访会宁县红军会师旧址管理委员会宣传科主任了解会师园通过清明节祭英烈、中小学生参观、重温入党誓词、举行纪念大会等形式纪念并弘扬红色文化。山西柳林实践小分队在柳林县三交镇凭吊刘志丹将军殉难处,学习并详细记录刘志丹将军的生平事迹,深刻体悟刘志丹将军为国为民的精神。河北沧州实践小分队深入采访非遗文化秸秆扎编工艺传承人魏伯伯,发现传承人缺失、手工艺人收支不平衡等问题,并尝试通过网络媒体等宣传方式加强秸秆扎编工艺文化的影响力及知名度。安徽枞阳实践小分队采访著名语文老师吴勤老师,了解枞阳端午节和中秋节的传统美食及其历史起源。省内各实践团队分别学习了解岳飞诞辰庆典筹划准备工作及流程、南阳花洲书院历史文化故事;参观浏览嫘祖文华苑、泗洲寺塔亦称菩提寺塔、新华路忠字门、永庆街赊店古镇;采访老书法家赵禄德先生并了解山陕会馆的意义及成就。
    在实地调研中,实践团队员们通过对红色革命文化、历史传统文化的学习,体会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源远流长,同时,学习家乡优秀传统文化使队员们了解到部分传统文化面临的发展困境,增强了实践团队员们弘扬各类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通讯员 李玉成)

文法学院“花样年画促进乡村振兴”实践团

    为向孩子们传递传统文化的精髓,推进教育与年画艺术的进一步融合与深入,7月20日, 文法学院“花样年画促进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开展“年画欣赏”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员走访武强县当地教育机构,相关负责人向实践团队员介绍了武强年画的相关知识。其后,实践团队员为孩子们发放了实践团队制作的海报和极具艺术性的优秀年画作品,并指导孩子们如何欣赏年画作品。在年画小课堂中,实践团队员从年画作品中的色彩、构成、人物形象、蕴含故事等方面深入展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逐步引起孩子对于年画的兴趣,也教会了孩子们欣赏年画正确的步骤与顺序。在与孩子们的交流沟通中发现孩子们对年画的兴趣浓厚,也很愿意去学习接受相关知识。整个年画课堂趣味性十足,孩子们在与实践团队员的交流互动中完成了年画知识的学习。
    此次实践活动,实践成员们增进了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了解,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将年画用新的表现方式展现出来,使它焕发出新的活力。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为让年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周边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通讯员 江颂)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5-04-06
刘永涛在二级单位走访调研时指出—— 聚焦“四高四争先”,努力建设特色鲜明高...
2025-04-01
第八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焦作系列活动暨第二场春季校园双选会成...
2025-03-30
省政协副主席霍金花莅校调研
2025-03-29
学校召开“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
2025-03-29
学校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推进会
2025-03-24
学校举办2025年第一场春季校园双选会
2025-03-24
学校第八批“快乐成长”文艺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志愿者出征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