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工人物 > 正文
郑德顺:将思政课讲在祖国大地上
发布人:苏丽敏   供稿人: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4-09-11  打印本文

“16年坚守,近1000场科普讲座,8000多个教学课时……”这一串数字背后是一位将课程从“高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把“立德树人”刻进骨子里的“痴狂”教师——河南理工大学教授郑德顺。

初次见面,憨厚的笑容让人倍感亲切,让教师的亲和力变得具象化。走进郑德顺教授的办公室,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地质学的书籍、研究资料和岩石样本也。郑德顺的办公桌上总有一把放大镜,这是他的“好搭档”。他常常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岩石样本中的微小结构,每一块岩石都在向他诉说一个个古老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又记录着他们“并肩科研”的时光。

微信图片_20240910175631.png

深入骨髓:“爱学生、爱地质”是他生命中的“氧气”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论何时一定要站稳讲台!”每当郑德顺回忆起职业启蒙导师——国家教学名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龚一鸣教授对他的教导,他都觉得非常亲切和自豪,因为他一直在用心践行着龚老师的教诲。

2008年6月,怀着教书育人的抱负,他走进河南理工大学。

“当时对教学充满激情,刚入职所有工作都要从零开始,但丝毫没有觉得有压力……”郑德顺笑着说,“我这个人很倔,坚决不用别人的课件,每一个案例、每一张图、每一页PPT都必须是我亲自挑选制作完成的。”

正是这份执拗,通宵做课件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有一次我晚上备课太追求完美,不知不觉就备到凌晨五点半。吃了个早餐,七点半直接去教室上课,一站就是一上午……”郑德顺说,现在想想都觉得自己有点痴狂。

一学期下来,郑德顺的课成了学生口中的“热门话题”。就连其他专业的学生都打听他的课,想去旁听。为此,郑德顺还特意开了一门地质学选修课《中国自然美景及其地质成因》,这门课总是在选课系统一开放就被一抢而空。

“郑老师不仅课讲得很有特色,还非常注重实践教学,经常带我们去野外考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我们做人做事。”资环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王欣说。

“带学生去野外是最操心的,也是最有收获的。”郑德顺说。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他总是加快步伐,走在队伍前面,精神饱满地为大家讲解、示范。由于常常出野外,他的脚上全是茧子,腿和膝盖也经常会疼,但他展现在学生面前那打了鸡血的样子,总会感染到每位学生,他的动力就是爱地质、爱学生,这种爱就像“氧气”,萦绕在郑德顺身边,与生命同在、用生命诠释。

“教育是一份良心活儿,大学老师不做科研的话,教学内容会非常空洞和滞后。”郑德顺说。他先后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在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同时,将学科前沿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多年来他的评教始终保持优良,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学雷锋活动先进个人”等,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打磨精品:打造地学类课程思政“标杆课程”

“课程思政,是国之大计,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郑德顺说,“我们要不断挖掘思政元素,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让‘思政之盐’融入‘课程之汤’,达到渐入佳境的育人效果。”

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实践,郑德顺能称得上是河南高校中的先行者。早在2016年,他就开始积极探索,有意识地将科学家精神、人文素养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地质学基础》,后来该门课程获批首批河南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河南省一流课程等。

经过多年精心打磨,郑德顺巧妙地用“五个融入”全面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将岩石成因、地球和生命演化等哲学思维融入思维体系;将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的地质精神、现代科学的宇宙观等融入思想价值体系;将地理、旅游、美术摄影和人文情怀等融入美学价值体系;将黄大年、汪品先等地学杰出人物事迹融入德育价值体系;将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社会热点融入实践价值体系等;从而形成了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

“郑德顺教授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运用综合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对课程进行创新性和挑战性的改革,在全国地学类院校中是首创的地学类课程思政标杆课程。”中国科学院大学侯泉林教授评价说。

郑德顺对课程思政的研究不仅局限在本专业领域,他还注重举一反三,旨在形成具有可复制、可操作、效果好的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将哲学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在课程知识点中,达到育人成效。

近年来,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郑德顺还联合学校“名师天团”共同打造了通识课《世界观:自然·人类·社会》,获批首批河南省通识教育示范课程。

十余年深耕细作、笃行致远,取得了良好的课程建设效果,也收获了喜人的教书育人成效。他围绕主讲的《地质学基础》、《中国自然美景及其地质成因》等课程先后主持河南省教研教改项目和质量工程近10项。

播撒种子:让课程“高冷的美丽”变成“火热的思考”

“中国自然美景很美,地质学知识很丰富,让更多的人了解地球,认识地球,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贡献力量。”郑德顺一直有这样的信念和目标。因此,除了讲好课程,做好科研,他还在公益科普事业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将地球奥秘传递到祖国各地,科普到每一位感兴趣的人心中,给祖国的花朵埋下兴趣的种子。

谈起科普工作,郑德顺用一个“爱”字来概括,从“初恋”到“热恋”,再到“情定终生”,归根到底还是热爱。

“郑老师非常重视地质知识科普,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不仅花心思、甚至自掏腰包做好每次地质科普讲座,还会经常带领大中小学生到野外现场教学,实地感受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该校地学探秘协会会长、资环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宫佳欣介绍道。有一次,他为小学生讲火山岩时,花费好长时间,细心地用巧克力、饼干和糖果等做成一个小火山模型,模拟火山喷发的过程。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孩子们喜爱,他们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丰富的地质知识。

“不论天气状况是严寒或酷暑,不管日常工作有多繁忙,只要有单位联系郑院长去科普教育,他就没有迟疑过,每次都是欣喜地答应,用满腔激情去讲解。”郑德顺的同事、资环学院资勘系党支部书记孙凤余说。

“我把每次讲座都看作是对自己心灵的一次洗礼,那么多孩子渴求知识的眼睛,积极的问答,都让我感到肩上有无限的责任。”郑德顺这样解释自己的每次欣喜,“人的一生很短,能做的事情太少。希望我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够为无限的教育和地学事业做更多事情,退休后仍然会到更多的中小学去义务做地学科普。”

热爱不是冲动,作为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郑德顺还组建了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地学探秘协会。他每年都带领团队结合科普对象的年龄和特点,运用不同的科普方式,面向校内外开展科普教育近1000场次,该协会被评为“中国煤炭学会科普教育社团”“河南省十佳社团”等。

除了科普讲座以外,郑德顺还设计上线了《中国自然美景及其地质成因》课程,专门挑选精英教师组建了授课团队,精心选取了我国各种类型景观资源的经典自然美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精美壮观的图片阐释不同类型自然美景的特色,并从地质学角度进行简单的成因解释。课程一经上线,获得了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关注,在线观看学习量达到十万余次,起到了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受众审美的作用。

郑德顺用爱、用真心、用行动践行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在了平凡、普通、细微的教书育人之中。

“在我眼里,郑老师就是地质学界一颗璀璨明珠,他的学识与品格令我心生敬仰。他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对工作的无私奉献深深感染着我。”郑德顺的博士生李倩倩说,“未来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我都会以老师为榜样,坚定信念,争取在地质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学校高度重视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始终致力于培养更多热爱教书育人、钟爱教育事业的‘大先生’‘好老师’。”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邹友峰说,未来,学校将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来抓,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相关链接:https://app-api.henandaily.cn/mobile/view/news/354893034996891648486899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4-10-08
115周年华诞 | 河南理工大学建校115周年主题标识发布
2024-10-02
喜迎国庆 | 学校领导国庆前夕走访慰问老党员、优秀党员代表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赴中国矿业大学调研交流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拜访杰出校友赵跃民院士
2024-09-30
学校在河南省高校第四届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月活动开幕式上作典型发言
2024-09-29
喜迎国庆 | 学校成功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
2024-09-29
学校成功举办2024级学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