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会 话感悟 谋发展
学校干部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近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校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印发文件,组织动员全校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校党委要求,各单位要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学习和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要结合本职工作,全面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学校师生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热议习近平文化思想,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共谈体会、共话感悟、共谋发展,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地位,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全面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这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校党委书记邹友峰表示,“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文化传承的高地,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将多措并举,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切实推动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强起来,着力营造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思想文化环境,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持续贡献理工智慧和力量。”

“进入新时代,文化在振奋民族精神、维系国家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回答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谁做’‘做什么’‘如何做’等重大问题,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多年来重视文化建设优秀传统的思想传承和精神赓续,也是新时代加强中华文化建设的高度理论自觉和重大精神升华。”校长杨小林指出,“高校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为全面加快“双一流”创建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理工作为。要坚持立德树人,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课堂,不断增进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四个认同”;要加强学习、研究、阐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学理支撑;要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不断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力本领,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针对宣传、思政、文化传承发展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会议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校党委副书记石培哲表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本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刻学习领会‘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遵循原则和‘七个着力’的任务要求,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主线,围绕学校中心,把握关键重点,提升能力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学习提升、创新方式方法、强化责任担当,做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行家能手,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发展进步鼓与呼,推动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为学校事业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构建良好舆论环境、营造浓郁文化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对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党委宣传部部长茹艳说,“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一线工作者,要始终坚持高扬思想旗帜,全面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在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新闻宣传质量、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强化意识形态维护上下功夫,持续在打造‘宣传+育人+舆情+服务’融媒体育人平台上下功夫,持续在构建全校上下‘一盘棋、一张网、一体化’大宣传格局上下功夫,持续在提升‘四力’上下功夫,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进一步汇聚理工力量,讲好理工故事,弘扬理工精神,全面推动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实现新发展新突破,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坚实的文化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委统战部部长杨玉海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大团结大联合本质要求,坚持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聚强用好大统战工作格局合力,着力防范化解学校统战工作领域风险隐患,真正汇聚起全校师生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动局面的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文化思想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丰富、视野宏大、论述深刻,蕴含着伟大的真理与实践伟力,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学生工作部部长陈昊说,“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就是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刻领悟其对做好学生宣传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创性、指导性意义,推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青年学生中走深走实;就是要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育学生,作为落实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首要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手段,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努力做到把有意义的故事讲得有意思、有深度、有温度、有信度,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学生青春最鲜亮的底色。”
“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们要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创造性地做好面向青年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校团委书记支光辉说,“要进一步在理论武装上教育青年,在深学细悟广宣上下功夫,以‘学’为先,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以‘宣’为要,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用好‘青言青语’,帮助青年直观生动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质内涵;进一步从思想引领上凝聚青年,永远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青年政治根基,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青年共识、争取青年人心、汇聚青年力量,坚定青年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政治信念;进一步于文化实践中服务青年,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为年轻人鼓劲,为奋斗者铺路,不断拓展青年敢闯‘无人区’、敢破‘天花板’、勇当‘探路者’的实践渠道,以文化人,以文育才,切实将工作成效转化为青年听党话、跟党走的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提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七个着力’,为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人事处处长程伟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重任,牢牢扛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师德师风教育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以高素质教师人才培养为引领,系统性提升教师人才队伍水平,引导广大教师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政治担当,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为教育强国事业贡献理工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伟大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和人格力量,为我们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社科处处长张合兵说,“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自当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刻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在凝心铸魂上持续加力,扎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鼓励教师产出高层次研究成果。要始终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灵魂主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坚决守好社会主义大学文化阵地,倾力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高地,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内涵丰富、思想精深,蕴含着伟大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和人格力量。”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平瑞说,作为一名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思想引领、学术引领、文化引领、实践引领等方面,多措并举,通过组织开展知行讲坛、学术人生导师访谈、研究生政治理论学习等活动,组建“青春向党·研海翱翔”宣讲团进行宣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广大研究生的思想基础,守牢研究生意识形态阵地。同时,选优配强研究生导师、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管理干部的工作队伍,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力本领,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在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巩固的文化主体性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自信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谱写了新篇章。”公共艺术中心主任孙娟说,“作为高校美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不断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理论成果在体系化、学理化方面日益完善的实际,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学术出版中心主任茅艳说,“作为一名高校文化工作者,我们更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持续加强学习、研究、阐释,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开拓思路,踔厉奋发,并自觉贯彻落实到今后学报两刊的办刊工作中。要立足本校实际,扎根中原文化大地,从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着手,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建设运用好《社会科学版学报》载体,依托学校文科学院的优势学科,紧抓‘太极文化’‘覃怀文化’‘太行发展研究’等特色学术品牌,着手打造特色栏目,为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搭建好学术成果展示平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要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洪振涛说,“要明理弘道,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工作,深刻学习领悟其思想内涵、实践要求和深远意义,把握其‘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要铸魂育人,发挥学科、人才优势,通过‘大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组织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专题理论宣讲,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要转化运用,以主办“培育和弘扬新时代河南精神理论研讨会”为契机,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南水北调精神、‘特别能战斗’精神等深入研讨,为赓续中原文脉、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体育学院(太极拳学院)党委书记张纳新说,“学院将聚焦指示精神,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学院事业发展全过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太极拳为抓手,着力太极拳特色学科、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新文科专业、太极拳科学研究等建设与发展,把思想学习转化成实践成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坚持守正创新,推进中华优秀体育文化创新发展与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发出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内涵丰富、论述深刻,为学院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专职辅导员王帅说,“作为一名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努力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学深悟透,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到学生教育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定不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引导全院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把‘有意义’的道理讲得‘有意思’,打造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思政品牌活动,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当今时代,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严峻、复杂。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河南省青年理论宣讲专家、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申海涛说,“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必须在新时代站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阶段的‘拔节孕穗期’,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引发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科学信仰不够明确等系列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师,应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落实好实现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事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作出深刻阐述,高屋建瓴,精辟深邃。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研究、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李伟说,“要想更好的完成这一使命,思政课教师需要掌握三种本领。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看家本领。要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二是批判错误思想观点的斗争本领。思政课教师身处意识形态斗争前线,要当战士、不当绅士。要敢于向西方错误思潮亮剑,揭露其虚假本质;要站稳政治立场,勇于同一切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作斗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三是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本领。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活起来,推动思政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的重要职责。”文法学院青年教师许晶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作用,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持续提升教学、研究、阐释能力,着力打造‘黄河文化’精品课程,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切实担负起文化传承的职责与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校青马社社长张涑玉说,“作为青年学子,我深受学校百年校史文化熏陶。‘莘莘学子救国重劳工’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蕴含在“行健天同功”中的理工大教育教学文化,体现在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题开展的系列活动中,展现在同学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学习精神中。我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坚定文化自信,勇于自我革命,在领悟理工大悠久历史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将小我融入大我,努力担负起青年一代的文化使命,在推动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