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工要闻 > 正文
学校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一)
发布:宣传部      供稿: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5-07-14      打印本文

(一)土木学院“净空优养筑牧基,智创三农助振兴”实践团


土木学院“净空优养筑牧基,智创三农助振兴”实践团,于7月6日深入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源发牛驴养殖场,在前期政策宣讲与养殖技术对接的基础上,围绕养殖环境安全开展空气与水源取样检测,以专业知识为乡村生态养殖筑牢科学根基。

清晨,实践团成员携带专业检测设备深入养殖场,手持智能传感设备,穿梭于棚舍间,精准监测环境温湿度;对养殖水源进行多点采样,细致检测酸碱度、重金属含量;同时采集空气样本,测定甲醛、硫化氢等污染物浓度,以科学数据为养殖环境优化提供支撑。“水质直接影响畜禽健康和农田生态”,成员们的科普让养殖老板感叹:“原来空气和水也要‘体检’,这下心里有底了!”。后续,团队将把样本带回实验室深度分析,查阅相关资料,提供空气净化、水源保护的可行性技术建议。

实践团将以专业知识为笔、实践行动为墨,把论文写在广袤田野上,为推动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青春力量,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拔节生长。


(二)医学院“星火传岐,百药叩乡”实践团


7月6日,医学院“星火传岐,百药叩乡”实践团开展拔罐、刮痧等中医技能培训,为后续健康服务筑牢专业根基,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医理疗文化。

从不同穴位对应病症,到拔罐时罐具时长把控、消杀安全规范,再到刮痧力度调试与部位选择,团队聚焦中医理疗核心要点,逐一细致学习。团队成员主动“互为标本”,在实操中检验学习成果。拔罐时,团队成员严格遵循消杀流程,精准控制罐具火候与吸附时长;刮痧时,依据讲解调试力度,选择对应部位操作 。“试验员”结合体感反馈,就刮痧位置精准度、拔罐松紧度等细节交流优化建议,团队同步复盘调整,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打磨技术,力求操作规范、效果显著。

实践团将带着所学技能深入乡村,让基层群众近距离感受中医理疗魅力,助力传统医学知识在服务中普及,为乡村健康服务注入中医力量 。


(三)化工学院“化雨润童梦,工心启智光”实践团


7月6日,化工学院“化雨润童梦,工心启智光”实践团走进龙源湖公园,开展了一场沉浸式化学实验科普活动。

实践团设计多项趣味实验:“大象牙膏”实验中,过氧化氢遇催化剂迅猛分解,彩色泡沫如喷泉迸发;“繁星闪烁”实验里,化学反应催生的荧光物质于暗处点亮,恰似星辰闪烁;“焰色反应”环节,不同金属燃烧绽放独特光芒,直显元素特性差异。激发青少年的兴趣后,“火焰掌”互动实验在安全保障下,让青少年亲身体验丁烷燃烧特性。通过生动演示与趣味互动,实践团不仅让青少年直观感受化学魅力、点燃科学探索热情,更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科普实践,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活动以趣味化学实验为桥梁,为青少年播撒探索火种。


(四)校科创“栖乡绘梦”实践调研团


7月5日,河南理工大学“栖乡绘梦”实践调研团前往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毛寨村,围绕“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调研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与非遗文化传承现状,探寻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走进毛寨村,主干道“白改黑”工程与道路两侧的绿植营造出舒适的乡村环境。实践团重点考察了村内的花斑釉瓷非遗项目,通过参观工作室、观察技艺流程,了解这一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情况,以及其与乡村旅游结合的实践探索。此外,团队还走访了村内的生态农业区域,调研“合作社+农户”模式下特色种植产业的运营现状,与村委会工作人员交流党建引领下村庄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进展,系统梳理当地在文旅资源活化、产业融合发展中的经验与挑战。

非遗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团队将梳理毛寨村“非遗+文旅”的发展经验与瓶颈,结合当地黏土资源优势与党建引领下的治理模式,为探索特色产业升级路径提供青年智慧,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


(五)诚正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


7月8日,诚正书院赴焦作市小董乡磨庄村“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磨庄小学,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理论先行,筑牢认知根基。队员结合生活场景与“乡村振兴”战略,讲解普通话作为通用语言的重要性,让孩子们理解普通话对个人成长与家乡发展的桥梁作用;绕口令挑战赛中,《四和十》《化肥会挥发》等内容针对性纠正易混发音,队员通过“示范—比较—纠错”三步法,让孩子在欢笑中矫正发音。针对“氛围”“模样”等高频误读词,队员通过“读音辨析+场景造句”帮助掌握正确用法,鼓励孩子大胆开口,强化表达准确性;在读书分享会上,队员用普通话讲述《西游记》《哈利波特》片段,邀请孩子扮演角色对话。“孙悟空”的标准发音、“哈利波特”的魔法台词引发共鸣,孩子们主动用普通话分享故事,立志“用普通话讲好家乡事”。

语言是载体,情感是内核。实践团还将继续前行,为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范围、加强推广力度、提升普及程度和质量,书写河南学子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六)物电学院“联学共育人・普科技之光”—“校企村”三位一体科普实践育人团


7月7日,物电学院“联学共育人・普科技之光”—“校企村”三位一体科普实践育人团,前往红星康养老年公寓,开展了一场融合科技展示与趣味互动的主题实践活动。

实践团向老人们展示了自主研发的智能小车与机器人,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技术原理。灵活运行的智能小车与具备基础指令响应功能的机器人获得了在场老人的广泛好评,现场反响热烈。在随后趣味互动环节中,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彩圈串串比赛采用双人协作模式,参与者全神贯注投入其中,落败方主动以拥抱或握手的方式传递友谊;拍手反应力挑战环节中,未能胜出的老人即兴表演歌曲演唱、笑话讲述等才艺展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活动最后,“AI 让照片动起来”的互动环节成为亮点,团队运用AI技术将成员与老人们的合照转化为动态影像,使老人们切身感受到智能科技的魅力。一位爷爷激动地表示:“原来照片还能这样‘活’过来,我也跟上时代了!”

实践团将持续关注老年群体,深化“为老”服务内涵,让青春之光持续照亮“夕阳红”的幸福旅程,为绘就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画卷贡献青春力量。


(七)建艺学院“青绘两山”实践团


7月10日,建艺学院“青绘两山”实践队走进“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在余村文化礼堂内,系统陈列的图文资料、实物展品及先进的数字展示装置,全面且生动地呈现了余村的发展转型之路:从过去依赖采矿工业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到坚定践行“两山论”理念后,生动诠释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华丽转变。以“两山”理念为主题的记录电影,让实践团更加深刻认识到“两山”理念的科学内涵和磅礴伟力,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实践路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践团表示要将"两山"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科技赋能生态保护,以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生态答卷。


(八)电气学院“洛水扬帆绘新篇,思想燎原耀神州”实践团


电气学院“洛水扬帆绘新篇,思想燎原耀神州”实践团于7月9日走进洛阳烈士陵园,以实际行动践行红色精神传承,使革命薪火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熠熠光彩。

晨光微露,实践团来到烈士陵园。苍松翠柏间,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继承先烈遗志,胸怀‘国之大者’……”铿锵有力的誓言,是新时代青年对革命先辈的崇高致敬。三分钟默哀和敬献的菊花,饱含了对英灵的追思和缅怀。擦拭墓碑上的尘埃,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俯一拭间,回映的是那段动荡不安而又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实践团表示应当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此次实践,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实践团将带着对先烈的缅怀与敬意,以坚定信念和饱满热情,投身学习工作,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


(九)应急学院“红魂寻根熔文脉,青衿躬行筑新章”实践团


7月8日,应急学院“红魂寻根熔文脉,青衿躬行筑新章”实践团在学院团委书记的带领下前往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传承时代精神,续写奋斗华章。在焦作市国家方志馆南水北调分馆,馆内融入演艺、交互、体验等现代展陈手段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进行“全景式的记录和传达”,使团队成员沉浸式体验、打破认知壁垒。一楼展厅,团队成员通过参观翻阅,对国家方志馆资料形成基本了解,认识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总体路线、建设过程发生的文物保护大事记、古代治水与现代治水的不同。二楼展厅,团队成员多维了解南水北调各线的重点工程,认真学习水法的两大单元及其取得的重大进展。这些细节让成员们真切触摸到南水北调工程背后 “攻坚克难、敢为人先” 的创新精神,“人民至上、协调发展” 的为民情怀,时代精神在具象实践中变得可感可知。

此次实践活动深化了青年对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意义的认识,激发了科技报国、实干兴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着青年一代以“躬行之力”担当使命,在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十)材料学院“巧手传非遗 青春续匠心”实践团


7月8日,材料学院“槐乡耕语·沈丘新程录”实践团走进河南沈丘,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家馍的实地学习体验活动。

从清朝年间的宫廷贡品,到如今沈丘人家的节庆必备,顾家馍用独特的口感与文化韵味,诉说着岁月的变迁与传承的坚守。在传承人的讲解中,实践团感受着这一“舌尖上的艺术”背后的文化底蕴与乡土情怀。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大家团围坐案板前,从揉面的劲道,到塑形的巧思,亲手参与制作让大家直观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匠心,领略到传统技艺的精妙。

顾家馍非遗探访之旅,增强了实践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实践团将继续行走在沈丘大地,深耕文化土壤,以青春之力为守护民族记忆、焕发非遗活力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5-08-01
“多氟多·西仪服杯”华中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暨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2025-08-01
副校长翟耀南检查暑期校园维修改造工程及安全工作
2025-08-01
深圳鲁源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本农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2025-07-31
校领导到定点帮扶村调研慰问
2025-07-30
校党委书记刘永涛与暑期留校学生亲切座谈
2025-07-28
副校长程伟率队开展访企拓岗工作
2025-07-27
学校举办2025年暑期中层领导人员培训班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