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6日第3版以《河南理工大学:“五班四制”构建理想和谐班集体》为题;《中国矿业报》2017年9月30日第A4版以《坚守心灵坐标 打造文化高地——河南理工大学“五班四制”构建理想和谐班集体侧记》为题,报道我校资环学院紧扣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构建“五班四制”班级管理体系,把班集体建设成班风正、学风浓、集体荣誉感强的全面、和谐、向上理想港湾的创新举措。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予以转载。相关内容如下:
《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6日第3版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五班四制”构建理想和谐班集体
本报讯(记者 张利军 通讯员 徐春浩)“你是我镜下最美的光彩,正交偏光鉴定你出来,悠悠地唱着最炫的地质风,让地层被划分出来。”近日,河南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地质专业学生共同演唱了班歌。这首改编自《最炫民族风》的歌曲,将流行乐和地质生活实际结合,加深了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班歌是河南理工大学“五班四制”班级文化建设体系中的一项。所谓“五班四制”,指的是班旗、班徽、班训、班歌、班风以及班委会管理制度、学习文化管理制度、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宿舍文化管理制度。
“五班四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学院、学校的各项科技、文体活动。班旗、班徽在班级集体活动或外出实习时使用。“四制”涵盖了干部管理、生活学习和文体活动等方面,学生们共同制定、遵守制度,实现了自我管理。
“‘五班四制’创新体系的构建,紧扣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教育效果明显,赢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评价。”河南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党委书记张贵江说。
《中国矿业报》2017年9月30日第A4版报道内容如下:
坚守心灵坐标 打造文化高地
——河南理工大学“五班四制”构建理想和谐班集体侧记
□徐春浩
“含矿的岩石是我的爱,你是我镜下最美的光彩,正交偏光鉴定你出来,悠悠的唱着最炫的地质风,让地层被划分出来。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三叶虫,二叠纪末让你说拜拜。永远都唱着最炫的地质风,太古宙以来最拉风的姿态。”9月28日,河南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地质专业学生唱的班歌,既有流行歌曲之美,又结合地质生活实际,加深了大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深受大家喜爱。
“班歌只是‘五班四制’里‘五班’中的一个,所谓‘五班四制’主要指班旗、班徽、班训、班歌、班风和班委会管理制度、学习文化管理制度、体育文化管理制度、宿舍文化管理制度。”河南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党委副书记许传阳说,“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院通过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广泛发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汇聚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制订、遵守班级制度,共建理想班级文化,鼓励学生积极展现自我、发展自我、锻炼自我、超越自我,把班集体建设成了班风正、学风浓、集体荣誉感强的全面、和谐、向上的理想港湾。”
制度建设架起班级和谐桥
“‘五班四制’旨在通过凝聚班级精神文化,增强学生凝聚力;规范班级制度文化,加大学生执行力;实施班级行为文化,提高学生创造力。”河南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学工办主任郑伟说,“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是实现班集体和谐、友爱的思想保证,也是班级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一是要凝聚班级精神文化,增强学生凝聚力。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深层次的核心文化,着力于树立班级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在“五班四制”班级文化建设中,学生通过创建、参与制度的制定,找到自身与班级、学院和学校的认同感,树立主人翁意识,把制度理念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去体悟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形成正确的集体观、大局观。班旗、班徽在班级集体活动或外出实习时使用,毕业后由最后一任班长保存,在各种班级活动或聚会时使用,使班级文化精神——“班魂”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二是要规范班级制度文化,加大学生执行力。班级制度文化是建立一个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规范班级成员行为,促进班级管理有序性和理想化。科学、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不但能提升学生执行力,而且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四制”是班级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涵盖了干部管理、生活学习和文体活动等方面,既有制度层面的,又有文化层面的。班级学生共同制定制度、共同自觉遵守,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理想管理模式。
三是要实施班级行为文化,提高学生创造力。行为文化对引导学生加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激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五班四制”班级文化建设,既要求设计、开展以班级为单位,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学院、学校的科技、文体活动,使每个学生以主人身份参与,并在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如,在学院参与全国地质技能大赛时,先有学生自主组团、设计方案,学院专家评委进行点评、指导、选拔,让学生全程参与、全面思考,从而提升学生在地质技能方面的创造力。2012年、2014年全国地质技能大赛中,该院取得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思想充氧奏响团结主旋律
“五班四制”的实施,使同学在品味班级和谐深处的幽幽醇香中提升了境界、提高了修养、增进了团结,同学“思想充氧”后,班级建设奏响起一连串和谐的乐章。
一是角色转换明显加快,团结意识大幅增强。通过“五班四制”班级文化建设,同学们对大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加快了他们从高中到大学角色的转变,从而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在思想上达到统一后,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唱响了班级和谐发展的主旋律,班干部更是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勇于奉献的情怀为大家服务,形成了合力、产生了效力,形成了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理想局面。
二是班风学风明显好转,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班级文化建设加强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考试不及格现象基本消失,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计算机考试通过率显著提升,三年级平均四、六级通过率达80%以上。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极大提高,学院在全国地质技能大赛、水文设计大赛和GIS大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三是考研质量逐年提升,集体荣誉感持续增强。“五班四制”活动开展以来,学院考研率逐年提升。2015届、2016届毕业生考研率均位列全校第一,其中,“双一流”高校达到七成以上,并出现多个“考研明星班级”“考研明星宿舍”。同学们班级集体荣誉感、参加活动积极性明显增强,经常在野外实习、学校大型活动中,见到各班班旗在现场飘扬。
全方位育人提升人才质量
理想的班级文化让每个同学内心和谐、与人和谐、与自然和谐,大家都成了传递爱的天使。为让班级和谐路走得更远,学院不断凝练教育管理智慧,点亮学生梦想,书写出动人的育人篇章。
全员建设班级文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展班级文化建设领域,从党建平台育人、文化引领育人、科技传承育人、专业强化育人等,融合教学、科研、学工等多方面资源,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由辅导员、班主任牵头,发挥专业教师积极主动性,以第一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培养班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达到全员育人、全员建设班级文化的理想成效。
利用网络阵地,拓宽班级思政工作影响力。通过构建以大学生班级为单元的文化性、资源性、趣味性网站、微博、群聊等,实现正确的网络方式交流,增加健康网站的点击率、吸引力,不断开辟新的、生动活泼的网络教育形式,突出高品位、正能量的校园网络舆论,成为宣讲科学发展观、“中国梦”新课堂的主阵地,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扶正祛邪,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网络成为班级健康文化与大学生交流交往的理想纽带。
建立合理班级评价机制,利用班级文化修补当代大学生心理缺失。通过建立合理的班级评价机制,健全道德品行评价体系,由软变硬、由虚变实,使德育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建立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和他人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导向性和现实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道德内省和升华。
“‘五班四制’创新体系的构建,紧扣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其创新性、独特性、品牌优势和教育效果明显,赢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河南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党委书记张贵江说,“该制度使大学生坚守心灵坐标,构建起理想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折射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成效,有着较强的学习、借鉴、复制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