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河南理工大学学生捡到3亿多元支票物归原主
发布:公生明 供稿: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7-12-06 打印本文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5日新闻早班车以《河南理工大学学生捡到3亿多元支票物归原主》为题并配发图片;《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10日第3版以《河南理工大学学生拾金不昧暖人心》为题;《河南商报》2017年11月15日第A13版以《3名大学生捡了一个档案袋,里边装着3亿多元的支票》为题并配发图片,报道了我校3名学生捡到3亿多元支票物归原主的感人事迹。新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广播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青年网等予以转载,相关内容如下: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5日新闻早班车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捡到3亿多元支票物归原主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童成慨、吕雷、李登基等公交时捡到3亿多元支票,三人报警并原地等待失主,最终物归原主。

《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10日第3版报道内容如下:

三亿元支票失而复得 失主感动送上锦旗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拾金不昧暖人心

    本报讯(记者 陈强 通讯员 春浩 杨兴)“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童成慨、吕雷、李登基的高尚品德堪称新时代青年的楷模,这次支票失而复得的经历,使我真切感受到三位同学热心相助的雷锋精神。”11月6日,河南省焦作市某银行职工张玉梅来到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将感谢信送到该院信控2014级辅导员吕宜倩手中。“我是河南理工大学1989级校友,我为母校能培育出这么优秀的学子感到骄傲!”张玉梅说。
    10月31日下午,该校信控1401班学生童成慨、李登基和信控1403班学生吕雷,在焦作市丰收路锦祥花园公交车站等车时,无意中发现车站凳子上有个被遗落的手包。他们捡起手包后,担心失主返回寻找时找不到,便取消了原来的出行计划,同时想方设法联系失主。当发现手包内除了若干随身物品外,还有金额为3亿多元的转账支票时,三名学生立即与110报警中心取得联系。随后,他们看到焦急赶来的失主,在认真核对手包内的物品并确认无误后,将手包还给了她。3亿多元的支票失而复得,张玉梅怀着无限感激的心情,当场拿出现金塞进学生们手中,但三人没有接受,并在张玉梅一再追问下才告知了学校信息和自己的姓名。
    “三位同学平时热爱集体、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学校、学院举办的爱心募捐和志愿服务活动。他们能有这样的行为,和平时的表现是相符的。”吕宜倩说。

《河南商报》2017年11月15日第A13版报道内容如下:

3名大学生捡了一个档案袋 里边装着3亿多元的支票
河南商报记者 弯文奎 通讯员 徐春浩

    近日,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2014级辅导员收到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也在网上引起轰动
3名大学生捡了一个档案袋 里边装着3亿多元的支票。

张女士带着感谢信来到河南理工大学

    10月31日下午,河南理工大学3名学生在等候公交车期间,捡到一个装着3亿元转账支票的档案袋,并在原地等待失主,直到交到失主手中,他们才返回学校。
  为了感谢3人,失主张女士要给钱或者请吃饭,但都被3人婉拒。近日,失主张女士又专程写了一封感谢信并送到学校辅导员手中。11月14日,河南商报记者联系到当事学生,对事件进行了还原。

【事件】大学生捡3亿转账支票 原地等待失主

  “这是谁的袋子?谁丢在凳子上了?”10月31日下午,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2014级学生童成慨、李登基和吕雷在公交站台候车时,发现了一个档案袋,档案袋里的东西让他们3人着实吓了一跳。
  据李登基介绍,当天下午,3人约好去市区吃饭,吃完后3人打算返回学校,在焦作市丰收路锦祥花园公交站台等车时,3人无意间看到站台凳子上有个被遗落的档案袋,左等右等没人来找。打开档案袋,里边有一小沓支票, 当时童成慨还以为是8000元的转账支票,吕雷拿过去又看了一下,“一张8500万元的转账支票。”李登基数了一下,有八九张,加起来3亿多元,3人都惊呆了。除此之外,档案袋里并没有其他东西。
  因担心失主返回寻找时找不到,3人赶紧报警并决定在原地等候失主。大约过了二十分钟,有两个人来寻找档案袋,经过确认袋子里的信息,得知前来寻找物品的张女士就是失主,3位同学将档案袋还给了她。

【点赞】失主拿钱感谢被婉拒 事后送感谢信到学校

  3亿多元的转账支票失而复得,失主张女士的心情很激动。为了感谢3人,她当场拿出现金塞到3人手中,但3名同学没有接受,张女士提出请他们吃饭,也被3人婉拒,后来一再追问下才得知了3人的姓名及所在学校的名称。李登基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捡到东西还给别人,这是理所应当的,不应该接受别人的好处。
  11月1日傍晚,张女士来到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将感谢信送到该院信控2014级辅导员吕宜倩手中,这时学校其他人才知道3人拾金不昧暖人心的事迹。
  “河南理工大学学生童成慨、吕雷、李登基的高尚品德堪称新时代青年的楷模,这次支票失而复得的经历,使我真切地感受到3位同学热心相助的雷锋精神。”失主张女士激动地说,“我是河南理工大学1989级校友,我为母校能培育出这么优秀的学子感到骄傲,真的十分感谢母校!”
  辅导员吕宜倩在谈到3位同学时说,“3位同学平时热爱集体,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学校、学院举办的爱心募捐和志愿服务活动,他们能有这样的行为和平时的表现是相符的。”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5-04-16
学校召开2024年度就业工作表彰暨2025年就业工作推进会
2025-04-16
校领导参加时空大数据与低空经济校友论坛
2025-04-16
第十一届“奋进新征程”主题创意啦啦舞大赛圆满落幕
2025-04-14
副校长丁亚红带队赴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考察调研
2025-04-14
学校召开2025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2025-04-14
学校2025年体育节暨运动会圆满闭幕
2025-04-13
学校举办2025年第三场春季校园双选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