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2017年8月4日第AⅠ·28版以《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力铸就豫北医疗优势品牌》为题,报道了我校第一附属医院在创新务实谋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大河网等予以转载。相关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实力铸就豫北医疗优势品牌
核心提示丨从内外科病房大楼横空出世到示范区医院的开工建设;从焦作市肿瘤医院的批复挂牌到“联姻”河南理工大学;从信息化建设到全省首个互联网医院的落成;从“看肿瘤到二院”到脑卒中快速救治首选医院;从国内外学术交流到国际医疗人才的培养……纵观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展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每一次重要时间节点,该院总能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跨越。仅去年,该院以创新务实谋发展的先进经验吸引了省内外十余家医疗单位前来参观、考察。
全力打造互联网医院“焦作样本”
从率先在焦作市实行“一卡通”服务,到率先在焦作市开通远程心电网络会诊;从率先实行电子签名和电子费用清单,实现无纸化服务,到率先在河南省建立互联网医院,开通网络协作门诊,随时随地满足基层医务人员和患者网上会诊服务……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焦作市医改工作提速、升温提供强力支撑并打造“焦作样本”。
去年9月8日,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借力互联网技术,携手该院医联体成员——焦作市第六人民医院、中站区人民医院及18家基层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共同启动了医联体智慧医疗项目。远程心电网络系统、远程影像网络系统、互联网医院基层协作门诊三个项目的互联互通,实现“下级检查、上级诊断”的医疗资源共享一体化区域协同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三级医院的优质资源及诊疗服务。从去年9月启动以来,该中心为基层患者提供免费心电图诊断1万余人次,并为众多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救治。
在一定区域内实现检查数据的共享,减少二次重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负担,在转诊中让诊疗信息双向开发……如此创新的医联体服务模式,不仅是“互联网+”的生动实践,更成为推动医改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如今,在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正在全面“开花”。
以往,住院部的护理人员每天都需要为患者打印每日费用清单,然后送到患者或家属手中,耗时费力还不环保。如今,住院患者只需扫描该院互联网医院二维码,在注册绑卡后,即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每日费用明细,简单又快捷。目前,该医院正在全力开发在线支付功能,通过手机支付检查费、住院费等各种费用,不用带钱包即可轻松就医。
与此同时,医院信息化建设还着力于远程会诊中心、远程手术示教室等,让互联互通更好地方便患者就医。远程会诊中心和全省所有三甲医院连在一个大平台,可实现与多家医院完成多学科会诊等。
从“内脑”聚力到“外脑”助力
武陟县一名教师在上课时突然出现失语、昏迷、肢体瘫痪等症状。该院急救人员迅速为这名教师开通了绿色通道。小组人员到位!药品到位!仪器到位!该院神经内科二区医生王婵带上药箱、器械跑上了救护车。见到病人,王婵迅速评估,并在车上给患者实施了溶栓。患者抵达医院,影像科、特检科、介入中心一路绿灯,为患者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该院在脑卒中急救方面之所以如此神速,得益于该院打破常规,组建了一支包括急诊科、神经内科、外科、心内科、介入科、麻醉科、CT室等50多名医护人员在内的抢救团队。
院长李富梅说,没有多学科、多部门密切配合与协作,脑卒中的救治效果甚微。创建和提供急性脑卒中“全方位”“全天候”“快速”救治解决方案,是医学界正在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目前大多数医院诸多救治技术齐备,但这些技术分散在不同的传统学科,如同一只手5根手指,摊开来是分散的,而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则组建了一个有合力的“拳头”团队。
有了脑卒中抢救团队,如何让其像军队一样能够开展“多兵种”协同作战,这个问题摆在该院领导班子面前。于是,李富梅与副院长谢向东带领十几名专家,专程到国内治疗脑卒中技术非常好的医院——天津环湖医院取经。跨学科、跨专业的“一站式”脑卒中防治新模式在该院开启,脑卒中绿色通道也在该院随之开通。对于脑卒中患者,该院随时作好应对准备,枕戈待旦、急时能战成为该院脑卒中团队的常态。
“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焦作市脑卒中防治工作中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李富梅院长前不久被授予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模范院长’,这标志着医院脑卒中防治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院士参加焦作市脑卒中防治网络建设推进会暨首届脑卒中防治高端论坛时对该院如此点赞。
探索肿瘤多学科联合发展和一站式服务,建立肿瘤多学科会诊中心(MDT),是该院“内脑”聚力的又一大突破。多学科会诊中心通过联合肿瘤专家,保证诊断和治疗更具权威与精准性的基础之上,打破医院科室之间壁垒,会聚与肿瘤疾病相关多个科室专家与医生,多位专家共同为一位患者进行综合诊断,制订全程性治疗方案。
在依靠“内脑”聚力的同时,该院还善于借“外脑”助力。
6月5日,焦作市基因与细胞工程研究中心在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宣告成立。借用基因测序等高科技手段,该院可开展有效避免“新生儿隐形缺陷”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肠癌早期筛查的粪便基因检测等多种基因检测,引领焦作市医疗行业正式进入精准医学个性化医疗新时代。其实,精准医疗对于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而言,也是一个事关医院战略的大动作。作为焦作市唯一一家以肿瘤防治为重点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院将借力“精准医疗”引领肿瘤诊治新时代。
为满足焦作市心血管患者的就医需求,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阜外医院实现“技术联姻”,借助“外脑”力量寻求心血管医疗技术突破。凡是在国内能够完成的心脏手术,都可以在该院开展。
“由于医疗水平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对于那些疑难疾病患者,过去就是一张转诊单了事,建议病人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全国知名医院看病。”该院党委书记杨永国说,“这种做法虽然没有错,但病人拿着转诊单去哪儿去找医院啊。为此,我们医院携手国内顶级医疗机构,‘站在巨人的肩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我们医院领导班子成员跑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寻找国内一流的专业团队洽谈合作,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硬是成功把医院一些临床部门以专业对专业、科室对科室的方式,和国内的一流医院进行了一一对接,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只要临床遇到诊疗难题,马上就可以请到合作单位专家前来处理。这样,一下子就把各专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到了国家级。去年,我们与北京朝阳医院美容中心成立联合体,使得医疗美容技术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牵手中日医院为龙头医院的呼吸专科医联体,使医院成为全国首批、焦作市唯一一家成员单位。”
不仅如此,该院还将目光投向了国外,与发达国家的医院建立联系,开启了国际交流。去年,梅奥诊所的肯特?塞尔曼博士和斯尔维斯特?斯特瑞夫博士来到该院,向该院职工分享了梅奥诊所多年来的成功经验。梅奥诊所可不是一般的小诊所。《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不久前发布了2014年至2015年美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梅奥诊所位列第一。此次与梅奥诊所“约会”,让该院与外界的交流迈上一个新台阶。之前,该院多次举办国际肿瘤防治学术交流会、国际肿瘤高危行为研讨会等。该院充分利用各种国际医疗资源,与发达国家的知名医院建立联系,搭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平台。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入,每年,该院均引进5名~6名外国专家到医院开展学术交流。这些洋专家到该院坐诊,让不少患者能够享受到“国际一流的诊疗服务”。
撬动医疗、教学、科研“三驾马车”
前不久,该院成功为一位66岁高龄早期食管癌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实现“不动刀”治疗早期食管癌,无创口。该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内镜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促进焦作市消化内镜技术迈入世界先进水平,提高了消化道早癌筛查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将帮助更多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摆脱疾病阴影,充分享受生活。而这仅仅是该院开展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
医疗、教学、科研一直是医院发展的“三驾马车”,对于大型综合医院而言,这是发展的根基与命脉所在,更是被社会认可的实力体现。2010年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该院紧密围绕“医疗、科研、教学”三大核心,不断深化以医疗技术为龙头,科研、教学为两翼的发展格局。
为加速向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迈进,该院于2014年5月8日成为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工作是医院发展的躯干,教学和科研是医院发展的翅膀,市二院成为河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等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该院院长李富梅说,“随着理工大医学专业的壮大和成熟,作为附属医院,市二院必然要迈上一个新台阶!”
2015年8月份,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省卫生计生委确定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人民医院的协同基地,承担全科专业规培学员的培养任务。2016年5月,该院成立了科研办与教学办。在省卫生计生委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去年又申请上了5个专业——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神经内科。与此同时,该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改造工作已顺利完成。在新乡医学院组织的教学讲课比赛中,该院两位参赛医生分别获得高级职称组三等奖和中级职称组三等奖。
如今,借助河南理工大学这一平台,该院实现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这在焦作市卫生系统都是史无前例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9个科研课题获焦作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科研项目立项,2017年该院申报1项课题获省卫生计生委2017年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立项,焦作市仅此1项。去年,该院年发表学术论文223篇,其中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4篇,国家级期刊论文171篇,省级期刊论文31篇。
技术引领方向,科技捍卫健康。为了保持较好的科技创新发展势头,该院重奖科技功臣,在院内召开了两届科技创新大会。
为了给技术创新创造条件,该院不断更新,引进设备,拥有国际尖端设备量在焦作市“首屈一指”。在全省首家引进国际尖端的新型3.0T超导磁共振,可以早期发现转移性病灶,对肿瘤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医生综合评估起到关键作用;引进焦作首台双源CT,可通过两套X射线球管系统和两套探测器系统同时采集人体图像;最新引进直线加速器正在试运行中,是焦作市肿瘤放疗治疗提供强有力的“装备”;引进后装治疗仪,针对宫颈癌等妇科肿瘤可以实现后装治疗(近距离腔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医院还将引进焦作首台PET/CT,为肿瘤患者提供筛查肿瘤时更加精准诊断……
有了这些高科技设备的助力,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犹如从立定跳远变成“撑竿跳”——向着更高、更远前进。
随着众多科研成果的直接转化,医院的临床科技攻关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去年,该院创下了诸多全市首例:首例开展了全腹腔镜下右后叶肝癌切除术、首例开展了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乳房再造术、首例开展了腔镜辅助下保留乳头乳晕的乳房皮下全腺体切除术、首例开展了颈内动脉急性闭塞桥接开通术等手术。值得一提的是,“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外侧壁薄弱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获焦作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同时,该院还开展了“CT引导下恶性肿瘤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肿瘤冷循环微波消融治疗技术”等30项新业务。
正是在技术创新的大潮下,该院妇科学、神经病学获省卫计委2016-2020年度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在焦作市,该院是唯一一家拥有两项重点培育学科的医院。如今的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凭借丰硕的学科建设成果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医疗、教学、科研,这“三驾马车”,正在牵引着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不断向“省内一流的三级甲等医院、著名肿瘤中心”目标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