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报》2017年5月6日第4版以《发挥高校特色优势,对接“双一流”建设——访河南理工大学校长杨小林教授》为题,报道校长杨小林教授对我校实施“双一流”建设规划的深刻思考。相关内容如下:
发挥高校特色优势 对接“双一流”建设
——访河南理工大学校长杨小林教授
□徐春浩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4月26日,河南理工大学校长杨小林在接受采访时说,“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这意味着备受社会关注的‘双一流’建设有了明确的‘施工图’”。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工程,它不仅能加速一批高校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更能带动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发展,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作为工科优势突出,安全、地矿学科特色鲜明的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河南理工大学积极提升优势特色学科水平,努力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这既是响应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杨小林说。
当下,河南理工大学正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站位高远、服务大局,做好顶层设计,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努力在优势学科领域取得新突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积极的科技支撑与智力支持。
“把握‘双一流’建设契机,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杨小林说,“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因素。”河南理工大学主动适应河南省四大国家战略规划、“四个河南”建设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适应行业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优势、特色专业,培养了一批适应经济转型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深入实施“特色专业提升行动计划”,建成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部分优势特色专业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抢抓‘双一流’建设机遇,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杨小林说。河南理工大学主动适应能源工业特别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建成“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49个,“煤炭安全生产”和“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先后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等多项国家级奖励,为国家能源工业特别是地方煤炭行业的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实施‘双一流’建设规划,着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杨小林说。河南理工大学主动担当,积极融入经济发展主战场,深度对接省、市转型发展战略需求,制定了《河南理工大学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行动计划(2011—2020年)》、《河南理工大学服务焦作市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行动计划》等,把学校在技术服务、课题研究等方面的优势转化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与焦作市政府等签署了校地、校企战略合作协议,与中轴集团、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筹建“焦作市装备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磁悬浮电梯产业园”等,培育和发展焦作市装备制造业、磁悬浮电梯产业,不断提升学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