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大河报》:河南理工大一附院构建脑卒中防治结合体
发布:公生明 供稿: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7-06-13 打印本文

    《大河报》2017年5月26日第AⅠ·20版以《河南理工大一附院构建脑卒中防治结合体,李富梅荣获国家卫计委授予模范院长荣誉称号》为题,报道我校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焦作市肿瘤医院)院长李富梅,荣获国家卫计委授予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模范院长称号。相关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一附院构建脑卒中防治结合体
李富梅荣获国家卫计委授予模范院长荣誉称号

    核心提示|2017年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初夏的北京隆重举行,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焦作市肿瘤医院)院长李富梅,荣获国家卫计委授予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模范院长称号。面对如此高的荣誉,李富梅说:“荣誉既是认可,更是激励;肩负使命,更要勇于担当。下一步,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为全国脑卒中防治、脑血管疾病探索,贡献更多焦作力量。”

“中风”发病率逐年上升

    5月20日上午,2017年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七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在北京开幕,《全国脑卒中防治工程工作报告》出炉,严峻的脑卒中防控形势再次摆在了世人面前。
    脑卒中,即人们常说的“中风”,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通俗地说,就是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作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重要疾病,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据调查显示,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正以每年9%的速率上升,是60岁以上残疾人群中的首要原因。
    作为“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2012年开始,就对焦作市多个村镇、社区开展免费筛查防控工作,在对3万余名4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多项检查和评估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焦作市40岁以上市民的脑卒中高危率竟高达38%。
    生命之托,重如泰山。作为焦作医疗行业的排头兵,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多科携手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卒中单元建立和多学科联合规范诊疗脑卒中等方面,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有所承担,才能有所作为。今年3月“焦作市脑卒中防治中心”正式落户该院,提升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质量和提高区域脑卒中防治水平的重任,落在了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肩上。

技术锻造区域医疗品牌

    技术锻造品牌。唯有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才能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
    去年年初,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李富梅和副院长谢向东带领相关科室的十几名专家,专程到国内治疗脑卒中领先的医院——天津环湖医院“取经”。
    学习归来后,医院组建了一个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内科、急诊科、介入中心、手术麻醉科、CT室、B超室等50多名专家参与的脑卒中抢救团队。而且,还将院前抢救与康复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从急救诊断、临床治疗到康复训练的脑卒中医疗服务模式。
    “其实,我们医院这些年从未停止过探索脑卒中诊疗的脚步。”李富梅说,“早在1998年,我们医院就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神经介入手术。如今,国内能开展的神经介入手术,我们医院均能开展。从治疗患者的例数等指标上看,目前我们医院神经介入技术位于全省前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神经内科针对急性脑血栓形成开展的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模式,被写入2005年河南省神经病学发展纪实,代表了当年河南省神经介入发展水平。”
    目前,医院开展的rt-PA静脉溶栓、桥接治疗等技术也走在全省前列,同时还可以独立完成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多模式血管开通术以及动脉瘤栓塞术。其中,神经介入治疗是焦作市唯一被省卫计委准入的脑卒中医疗项目。据了解,该院自7年前独立开展介入治疗技术以来,已为300多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支架取栓、导管取栓、支架成形等血管再通技术,血管再通率达90%以上,在全省居领先地位。

开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绿色通道

    “跟时间赛跑,与死神拼速度,救人于瞬息。”针对脑卒中发病率高、发病快、致残致瘫致死率高,2016年该院开通了“急性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
    院长李富梅还建立“绿色通道之卒中群”微信群,多科室协作组成的脑卒中抢救团队全部加入,24小时在线值班。“希望通过构建焦作地区神经内科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协作诊治,将脑卒中诊疗阵地全面前移,同时对基层医院在脑中风的救治方面进行指导,实现远程协作,信息传输和转运衔接等。”李富梅说。
    “快!快!赶紧开通绿色通道!”日前,50多岁的患者刘女士,在早晨吃饭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偏瘫,家人立即拨打120,该院急救人员迅速为刘女士开通了绿色通道。绿色通道医护团队在第一时间为刘女士建立静脉通道、采血、化验、心电图、CT及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基底动脉尖部异常,双侧大脑后动脉堵塞。医护团队立即为患者实施了桥接取栓治疗,即静脉溶栓并进行介入取栓治疗。此时,距患者入院不到45分钟!令人惊喜的是术后半小时,刘女士神智清楚,右侧肢体肌力完全恢复!
    据了解,医院通过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通过神经介入、rt-PA静脉溶栓、桥接治疗等技术抢救数十位患者,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各项神经功能恢复到发病前水平,有效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患者从入诊到进行取栓治疗,只用45分钟,与国际标准规定的60分钟提前15分钟。”该院院长李富梅说,这是脑卒中多学科合作诊疗带来的效率革命。
    据悉,该院开通“急性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以来,该通道全年全天候24小时流畅运作,经急诊、分诊确定是6小时以内发病的急性卒中患者,可以享受优先就诊,优先抽血化验,优先行CT,需要溶栓的优先用溶栓药,需要介入的优先支架取栓,优先安排住院等一系列医疗行为。而刘女士就是该微信群发挥救治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个成功病例。

构建免费筛查脑卒中防治体系

    大医治未病。未病在防、在早查、早干预。脑卒中防治更是如此。为造福患者与社会,该院构建起免费筛查为前提的一体化脑卒中防治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为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项目基地医院,为了更好地推进此项工作,维护群众健康利益,医院对40岁以上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对高危人群免费进行血液生化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颈动脉彩超检查等多项检查,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从而做到对脑卒中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5年专注磨一剑,脑卒中防治结硕果。医院制订了脑卒中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和工作流程,建立了脑血管病诊疗多学科联合机制,以循证医学、规范和指南为指导,做到为每位患者制订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在焦作首先开通脑卒中患者诊治“绿色通道”;申请参与2项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脑卒中高危人群综合干预适宜技术推广暨临床科研项目”;多名专家当选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防治专家委员会医院管理、血管超声、出血性外科专委会委员。
    同时,医院积极与基层医院及社区结合,组织医疗专家对温县人民医院、中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家机构和院内多个临床科室就筛查工作进行防治培训,特别注重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意识和强化多学科合作观念;相继拍摄了脑卒中防治宣传微电影,并举办了焦作市脑卒中巡讲沙龙等一系列活动。
    作为模范院长,李富梅对未来医院脑卒中防治工作深觉责任重大,在2017年全国脑卒中大会接受新闻媒体专访时,她说:“我们将积极探索实现脑卒中健康宣教、高危人群筛查、内外科预防干预、急性期规范治疗、康复护理、疾病管理的一体化‘无缝连接快速通道’,进一步推进院前、院中、院后防治结合体系建设,完善卒中团队和急诊绿色通道电子化管理流程,充分发挥医院信息化建设优势,为提升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质量和提高脑卒中防治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5-04-16
学校召开2024年度就业工作表彰暨2025年就业工作推进会
2025-04-16
校领导参加时空大数据与低空经济校友论坛
2025-04-16
第十一届“奋进新征程”主题创意啦啦舞大赛圆满落幕
2025-04-14
副校长丁亚红带队赴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考察调研
2025-04-14
学校召开2025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2025-04-14
学校2025年体育节暨运动会圆满闭幕
2025-04-13
学校举办2025年第三场春季校园双选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