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4日,《河南日报》在第14版以《河南理工大学加强矿业安全类人才创新培养》为题,报道我校利用学科平台,突出因材施教,构建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际应用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教学质量。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大河网等予以转载。相关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加强矿业安全类人才创新培养
本报讯(通讯员 徐春浩)近日,在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等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中,专家组通过认真听课、座谈和考察,一致认为河南理工大学专业定位精准、教学管理科学规范、教学内容与方法科学合理、实验实践条件建设扎实、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强,能够满足社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为河南理工大学特色优势专业,学校安全、地矿学科积极加强矿业安全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利用学校该学科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品课程等7个国家级平台,积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为满足人才培养的个性化要求,河南理工大学优化培养方案,突出因材施教、自主研学,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同时,根据矿业、安全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打破学院、专业、课程间的界限,构建由校内基地、专业基础课、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组成的,集教学、科研、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横向结合、纵向发展的国家、省、校三级教学平台体系。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为确保教学质量,河南理工大学构建起由教学指挥决策系统、信息收集反馈系统、检查评估评价系统、质量支持保障系统等全方位闭环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学校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