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中旬,《教育》旬刊第20期以《在拼搏中抵达梦想新高度——脑瘫计算机博士张大奎的成才故事》为题并配发图片,报道我校毕业生张大奎自强不息,自信自立,最终梦想成真的艰辛历程。相关内容如下:
在拼搏中抵达梦想新高度
——脑瘫计算机博士张大奎的成才故事
■本刊通讯员 徐春浩
“张大奎在河南理工大学读本科、硕士的五年间,学习很刻苦,每天都有学习计划,他虽然身体残疾行动困难,但每次上课都到得很早,且从未迟到过。”4月3日,记者拨通了脑瘫计算机博士张大奎在河南理工大学读书时的辅导员——该校计算机学院教师李娅的电话,向她了解张大奎在校时的情况时,李娅说,“他那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的形象实在让人感动,确实是每个青年人生活的一面镜子。”
“我终于实现了像别人一样正常行走、生活自理的梦想,这其中的泪水和汗水,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张大奎说,“现在长大了觉得真庆幸,当年父母逼迫自己坚持锻炼。说实话,那时我幼小的心灵里非常记恨父母对我的‘狠心’,但现在十分感激他们当年的良苦用心,也特别体谅为人父母内心的挣扎。更庆幸的是,父母始终没有放弃对我的教育。”
在砥砺中勇攀人生“高海拔”
4月2日,记者走进了张大奎的家中,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一对平凡的农民夫妇、六台各式各样的破电脑、一个颇具规模的养猪场,构成了张大奎这位脑瘫博士留下无数痛苦和欢笑的“乐园”。
“大奎算是早产,一生下来脸就发黄,经诊断属于‘核黄疸后遗症’,也就是俗称的‘脑瘫’,肌肉不协调、运动不平衡。当时真是‘有病乱投医’,跑到河南、山东等全国各地给他看,最后北京市儿童医院当时的副院长张金哲教授告诉我们说,‘这样的病在医学上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案,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他自己的锻炼恢复部分身体机能,并达到自理的状态。”父亲张守元说起张大奎的童年时眼里饱含泪水,“当时真是心酸,但孩子既然来到了这个世上,就该真心对待,稍一放弃也许他这一生就废了!”
1982年4月,张大奎出生于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和庄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的他,只会在地上爬,不会自己站立。“从我记事起,父母就在两棵大树中间绑上竹竿,让我双臂架在上面练习腿力。起初我很不适应,经常走到一半就双膝跪倒在地,膝盖不知道磕破了多少次,以至于后来再摔跪在地上时,都不知道疼了。那时候,为了锻炼走路,我一个月基本上要磨坏两双鞋。几年后,竹竿换成了绳子。父母在我摔倒时很少过来扶我,他们总是鼓励我自己想办法站起来,当时我心里十分‘恨’他们,但正是这样高强度的训练,我的腿才逐步变得更加有力量。”张大奎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不懈的锻炼,张大奎9岁时学会了拄拐,在18岁上高中时学会了骑三轮车。“张金哲教授当年的论断一步步在我身上都得到了印证,我终于实现了‘自由行动’的梦想。虽然经历了很多磨难,但那一刻我心中快乐极了,我重新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开始攀登人生‘高海拔’,并编织了未来生活的美好梦想。”张大奎激动地说。
由于患有脑瘫,张大奎比同龄的孩子晚几年才上小学。“高中之前,我一直在家里吃住,父母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外出上学,什么都要靠自己打理了。虽然同学们都很热心地帮助我,但我是个性格要强的人,更愿意学着自己做,比如铺床、叠被子、洗衣服等。虽然很慢,但是很有成就感。”张大奎说。
张大奎的求学路很艰难,但他从没有放弃追求。“我写字没办法快起来,字体也因手臂颤抖而很潦草,每次考试都是不小的挑战。我得付出常人数倍的努力,还不一定得到同样的成绩。”张大奎说,“由于身体残疾对学校选择的限制,2002年高考后,我选择了当时招收残疾人入学的黄河科技学院,读的是专科。”
“在专升本考试的前半年,我一直把自己关在宿舍里,没日没夜地复习,连一日三餐都请同学帮我从食堂带回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6年,张大奎顺利通过专升本考试,被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录取。
2008年,张大奎又考取了河南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2011年,他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当回忆起在河南理工大学求学经历时,他说:“在那里我接触到了很多优秀教师,并在他们的指导下接受了一些科研和工程方面的锻炼。这一经历让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尤其是明白了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大学、研究生阶段的磨练在帮我实现求学梦想之外,也让我有机会实现了在计算机王国里自由地游弋。”
一心扑在学习和科研上
在河南理工大学读本科、硕士研究生时的张大奎,明白自己并不聪明,身体条件还不如别人,所以他就“心无旁骛”地扑在学习和科研上,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考研时,他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学习,四五个月都没怎么出门,吃饭都是让我们给他带。刚读硕士,他就开始着手准备考博。由于他英语不是特别好,3年来他每天坚持抄写一遍英语文章,一方面学习英语,一方面练习写字的速度。同学们常常感叹,他的学习进入了一种让人不可思议的状态,他那种刻苦的精神,常人无法想象。”张大奎本科和硕士期间的同学薛师回忆说。
“他读本科时,宿舍夜里每天晚上熄灯,他就买了个LED充电台灯。为了不打扰室友睡觉,他就用床单把床的四周围得严严实实,不让光透出来,自己坐在里面苦读。他的精神也感染了班级、宿舍里的同学们。2008年考研时,他们宿舍5个人中就有3个同学考研成功。”张大奎本科时的辅导员吴君说。
在张大奎研究生时的辅导员李娅眼里,张大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用这么几个词形容他:要强、乐观、谦虚、向上。当班委、老师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他总是笑着说‘我挺好的,不需要!’现在我一想起他,就禁不住佩服。一个脑瘫儿,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博士,一年没耽误就直接考上了,正常人都很少能做到,何况是对一个行动不便的脑瘫病人啊!”李娅感慨地说。
“张大奎很有毅力,做事特别能坚持。面试时,我告诉他说‘你跟我读研可以,但我研究的网络在本科阶段你们接触的很少,难度比较大!’他随即表示,我对网络很有兴趣。再见面时,他就交给了我4页多的信纸,里面表达了他强烈学习、努力向上的愿望。”张大奎的硕士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现代教育中心主任沈记全回忆起他的读研路程,不无感慨地说,“他还特别自强,为了方便科研,学院就把实验室里的一些机器搬到宿舍给他用,他每天都按计划认真做。到办公室里来交流时,他也总是自己拄着拐杖来的!”
“当时我们接纳张大奎这个学生,是因为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和未来发展,希望给这个自强的孩子一个机会,更担心其他的学校会不要他,所以就把他留在了我们学院。后来他考博时,我们推荐他考北京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贾宗璞说。
“我是一个‘不幸的万幸儿’,说‘不幸’是因为我从小就有残疾,失去了很多正常人应有的快乐和便利;说‘万幸’是因为我上了个好学校,能给予我这个残疾人更多的接纳和尊重。一路走来,学校里的许多人让我终生难忘。”张大奎感慨地说。
在拼搏奋进中编织人生梦想
“在别人称赞我时,我会心生忌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实我没你们想象中的那样强大,更多的时候是生活一步一步把我逼向死角,于是我只能无奈地做着自己应该做和可以做的事情。等挺过去了,有人说佩服我,他们也只是看到了结果,只有我自己知道,更多的是砥砺前行中的无奈。”张大奎说,“那些年,生活非常困难的时候,我们兄妹聚在一起互相追问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美好生活真会来?’”
当张大奎被确诊为“小脑瘫痪”后,父母总在想:一个脑瘫的孩子,长大后能做什么?在那个农村信息闭塞、生活匮乏的年代,“电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是个“新鲜词”。1996年,当村子里邻居们正在忙着做生意、盖房子时,张守元却花了一万多元钱托熟人给在上初中的儿子张大奎买了一台电脑,并对他说:“儿啊,你若不努力学习,就是真的废了!”
自立自强的种子开始在张大奎心中生根发芽,他完全通过自学逐步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技术。“每年寒暑假,他都会教两个妹妹学电脑,还义务给邻居家里的孩子辅导电脑功课。就这样,家里几个孩子已经用坏了6台电脑。”说起学电脑,张守元对儿子的表现十分自豪。
“2002年高考时,有人‘歧视’他说‘这样的孩子也来参加考试?!’”父亲张守元说,“但大奎这孩子确实争气,考试中他头上的汗不断落在试卷上,大部分试卷都被汗水浸透了。一场考试下来,两条带进去的干毛巾都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因为他一紧张就出汗,确实很不容易。”
在河南理工大学读研究生时,父亲给张大奎买了辆“专车”——一个手摇小三轮。他可以摇着三轮车到想去的地方,虽然吃力,却让他的行动自由了很多。“烦闷时,我可以骑上它出去转转。骑车是给自己一个思考时间,我必须孤独地去面对那段路程。”张大奎说。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不安全感和无奈。拿我的父母为例,小时候他们担心我成一滩肉泥,站不起来,生活不能自理;我读高中、大学时,他们担心我可能半途而废;现在他们又担心我娶不上媳妇。父母总有操不完的心。”张大奎说,“我常宽慰我的父亲和继母:作为你们的儿子我感到很骄傲!虽然我身体残疾,但我热爱生命,阳光向向,为人谦卑友善。学业上我勤勉努力、善于思考。我也想成家立业,但目前的孤独前行也是我必须面对的。我相信,在世界上的某个角落,肯定有一个人,她也在寻找我。”
在微博上看了张大奎的生活动态,他还是那么喜欢读书、喜欢钻研、喜欢发现生活的精美细节。从他的心路历程看,无论经历什么,他都把它看作上天用来帮助自己成长的契机,不仅能从磨难的夹缝中求得生机,而且要努力从中收获最多!
“品味生活,享受成功,实现人生梦想!”乐观的张大奎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和向往,“保有一份对未来的美好情怀,坚守内心的真善美,敬畏最起码的道义,因为这份坚持总会带给人希望、感动和力量,并最终会将一切都变成幸福和美好!所以,无论遭遇怎样的境遇和苦难,都请相信信念的力量!”
“梦想在前,路在脚下。人生因为梦想而飞扬热烈,因为梦想而无比厚重。”张大奎说,“每个人都有梦,但并不是所有梦想都会实现。只有锲而不舍地去努力,找对了路径和方法,梦想才能化为现实。正常人如此,残疾人也一样。砥砺和拼搏是实现人生梦想,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理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