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9日,《河南青年报》第4版以《追寻红色足迹,回忆峥嵘岁月》为题,报道我校土木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山西省长治分军区干休所专访老英雄安廷兰。相关内容如下:
追寻红色足迹,回忆峥嵘岁月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专访山西老英雄安廷兰
通讯员 王雁
他,年少战火磨砺,铸就今日之铮铮铁骨;他,老年坚持学习,以史为镜,诲人不倦。一生身经百战依旧心态平和,与世无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录》里与董存瑞齐名,却对“英雄”二字绝口不提。他就是年近期颐的老军人——安廷兰。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一周年之际,由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明、团委书记何军率队领导的“追寻红色足迹,回忆峥嵘岁月”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山西省长治分军区干休所,有幸拜访到这位年已97岁的老英雄。
当我们赶到安廷兰老人的住所,一张桌,一把椅,一张床,一席沙发,老人穿着朴素,坐在座椅上,右手拿着放大镜正在认真阅读《人民日报》。那一刻,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老伴温福英告诉我们:“老人几十年来一直早睡早起,每天早上坚持锻炼,锻炼回来会看一两个小时的报纸。”老人的精神状态一直很好,虽不愿多提往事,但老人一直梦想回到洛阳,看看那里是否还有他们血战攻下的洛阳西门,是否还有当年他带兵拿下的桥头,是否还有他们奋力拼过的护城河。实践队员聆听了安老的英勇事迹后,对眼前的这位安详老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一十八座里程碑,镌刻丰功伟业;九十七年风雨路,昭彰赤胆忠心。当张明书记问及安老对于党的十八大有怎样的感想时,老人激动的说道:“十八大即将召开一年了,我们的党和国家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我们的祖国日趋繁荣,从落后挨打到昂首阔步走向富强。但孩子们不能忘记历史,无数的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国家独立和统一,我们今天和谐、幸福的生活实属来之不易啊!我们老了,而你们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了朝气与希望,中华崛起和民族复兴的重担就落在你们身上了。”倾听了眼前这位期颐之年的老人一席肺腑之言,实践队员们接受了一场红色洗礼,无不为之动容。安老把历史镌刻在心里,不愿过多提及,却没有停止以革命的薪火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这难道不是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的革命精神吗?
团委书记何军老师动情地对实践队员们说:“革命老前辈身体力行,给我们做出榜样,安老积极的生活态度,朴素的生活作风,高尚的道德品质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不畏困难、勇敢前行、将老一辈的革命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随后,何老师向安老介绍道:该院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认真组织、精心安排,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努力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并以此为载体和平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民情,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老人听后点头微笑,说道:“社会是一个大学堂,青年学生就是需要在这个大学堂里受教育、长知识、增才干、求发展,更好的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队员们依依不舍的和老人道别。张明书记意味深长的对大家说:“安廷兰老前辈虽近百岁高龄仍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不忘早起锻炼,不忘关注时事,我们更应严于律己,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明确前进方向,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坚持早操早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确立考研的目标,积累沉淀知识;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自我成长。并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结交两个朋友,运动场和图书馆;学会吃两样东西,吃苦和吃亏;练就两种功夫,本分和本事;插上两个翅膀,理想和毅力;构建两个支柱,科学和人文。”此时,实践队员们早已感慨满怀,安老光辉的英雄形象、张书记的谆谆教诲都深深触动着队员们的内心。大家由衷的坚定了奋发图强、力争向上、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的信心与决心。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追寻红色足迹,回忆峥嵘岁月”社会实践团队此行,不仅让实践队员们心灵受到洗礼,增进了大家对革命历史的了解,而且加深了同学们对红色精神的追忆与感悟。同时,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零距离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情,明确自身的使命与责任,有效引导了青年学生弘扬“好学力行”的校风,铭记“明德任责”的校训,践行社会主义的大爱精神,努力让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勤勉求是、勇于创新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