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1日,《新农村商报》第B9版头条以《拓宽筹资渠道化解高校债务——访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为题,报道校长邹友峰教授就高校化债问题的重要看法。相关内容如下:
拓宽筹资渠道 化解高校债务
——访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
李增高 徐春浩
“2010年10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减轻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意见》,标志着政府化解高校债务工作正式启动,为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高校债务问题是现实存在,1月9日,记者就高校化债问题采访了在郑州参加河南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教授时,他对记者说,“河南理工大学作为河南高校中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高校,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努力化解自身债务到合理水平,对实现学校持续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勇于担当负债发展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河南理工大学多届领导班子都能深刻认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旺盛需求,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抢抓机遇,负债发展,在河南省最早启动新校区建设,并以此为建设平台,实现了学校发展的一系列突破:创办全省第一所独立学院——万方科技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一级博士点突破、成功更名河南理工大学、代表河南高校首个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评价,学校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实现跨越式突破,先后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工程研究中心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等34个创新平台与创新团队、27个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成为河南省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的省属骨干高校,被《中国大学评价》认定为“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可以说,没有各级政府特别是银行资金的大力支持,河南理工大学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成就。适度举债发展,为学校赢得了先机,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服务国家能源工业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一所百年老校以快速发展和勃勃生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作为学校发展的见证人,邹友峰感慨地说。
响应政策明确职责
“不可否认,在借用银行资金支撑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学校也承担着沉重的债务负担,还本付息压力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邹友峰说,“国家化债政策出台后,河南理工大学充分认识到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加快地方高校发展的重大举措,确定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按期完成化债任务的工作方针。学校明确自身作为还贷主体的责任,对债务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学校发展规划,通过周密计划、恰当安排,按照贷款本息归还的时间、额度要求,合理安排资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化债方案和还款计划,积极维护财务安全。”
据了解,河南理工大学确定在化债期内将2009年底银行贷款余额降低三分之二,使债务余额降到合理区间,与学校财务状况和收支水平相适应。在每一个化债年度内,统筹教育事业收入和其他各类可动用资金,结合省生均拨款水平提高程度,分步骤,按计划实施,并以实际化债的努力程度,力争财政奖补资金最大的资助。走集约化办学之路,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通过加强资金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重视财务预算管理以及内部挖潜、整合,提高学校人财物综合利用率,提升办学效益。同时,加强校内人事制度改革,整合机构设置,缩减不必要的人员开支。在物质资源方面,构建公正、公开、透明的公共采购体制机制,降低采购成本;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共用,促进资产整合和共享机制的形成,减少办公资源浪费,创建适合校情的节约型校园长效机制。“为此,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相关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化解债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债务的化解工作,明确资金筹措措施,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努力节约开支,确保完成年度债务化解任务。学校不仅将省财政核拨的高校化解债务奖补资金全部用于化解学校债务,还将开拓资金来源渠道,统筹学校资源,努力将各种创收收入用于偿还银行债务。目前,学校化债方案正扎实推进。”邹友峰说。
着眼未来创新驱动
“高校按时完成化债任务,一是政府支持,二是自身努力。河南理工大学在政府不断提高拨款水平的同时,将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多渠道筹集资金,走多元化办学道路,保证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以自身发展不断提高对国家能源工业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做到以‘服务求生存,以贡献求发展’。”邹友峰说。
邹友峰认为,尽快解决河南理工大学债务问题,一是要要善于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多形式办学,多元筹措办学经费。例如,企业联合办学、拓宽成人教育范围、注重开展各种培训教育等,在做好服务的同时,赢得社会的支持。二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与特色,主动加强与省内外大型煤炭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联系,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最大化发挥学校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三是要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按照“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育人高地、创新高地和服务高地,不断提升学校服务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伟大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