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新农村商报》等:首届矿业领域博士后论坛在河南举行
发布人:   供稿人: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2-11-30  打印本文

    2012年11月28日,《新农村商报》在第C5版以《首届矿业领域博士后论坛在河南举行》为题;2012年11月26日,大公网以《矿业领域博士后论坛在河南理工大学举行》为题;2012年11月25日,青年导报网以《我国首次矿业领域博士后论坛在河南理工大学举行》为题,报道1月24日—26日,我国首次矿业领域博士后学术论坛——“2012全国矿业工程博士后学术论坛”在我校举行,论坛以采矿理论与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矿用新材料与新技术等为主题进行了交流。相关内容如下:

    《新农村商报》2012年11月28日第C5版报道内容如下:

首届矿业领域博士后论坛在河南举行
本报记者 李俊超 通讯员 徐春浩

    11月24日—26日,我国首次矿业领域博士后学术论坛——“2012全国矿业工程博士后学术论坛”在河南理工大学举行,论坛以采矿理论与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矿用新材料与新技术等为主题进行了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牛济泰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矿业工程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共150余名参加了会议。同时,会议对优秀论文进行了颁奖。
    会上,河南理工大学张铁岗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牛济泰院士、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李树刚教授、四川大学刘长武教授、安徽理工大学马芹永教授等分别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采动裂隙椭抛带动态演化规律及其应用》、《承压开采工作面长度对底板破坏深度及底板突水风险影响研究》、《煤矿硬岩巷道不同阶微差掏槽爆破试验与快速掘进技术》等学术报告。此外,还有2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在分论坛上进行了论文交流。
    据介绍,“2012全国矿业工程博士后学术论坛”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河南理工大学承办,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协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当代科学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科研人才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对高校引进和培养学术带头人、提高科研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次会议是我国矿业领域的首次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规格高、规模大。近几年来,矿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对科学研究及科技人才越来越重视。矿业领域基金的申报数量、资助数量、资助级别快速增长,尤其是青年基金增长迅猛,表明很多有志青年立志投身到矿山建设,甘愿从事与矿业相关的科学研究。”与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一处处长朱旺喜介绍说,“河南理工大学传统学科如采矿、安全、地质等继续保持优势,新的学科蓬勃发展,今年学校获得2项煤炭联合重点项目,基金资助总经费超过了1000万元,经费数量逐年上升,学校近几年建设发展迅速”。“博士后群体是我国最活跃、最具创新活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代表,国家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使用高度关注,对博士后制度高度重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秘书长邱春雷说,“开展博士后学术交流,是博士后交流研究进展与学术思想的重要形式,是开阔视野,互相学习、探讨和争鸣的平台,也是博士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博士后创新能力,提升博士后人员的质量,汇集创新智慧,凝聚创新力量,在矿业工程领域多出新成果、多创新业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河南博士后站设站规模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培养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河南省博士后工作协会会长李西斌说,“全国矿业工程博士后学术论坛河南举办,对全省创新战略的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聚集在百年名校河南理工大学召开自己的盛会——矿业工程博士后论坛,作为一名在站博士后,谈我们的专业,谈我们的理念和追求,谈我们的未来,我倍感荣幸。”博士后代表雷文杰说,“通过论坛,展示大家的科研业绩和学术水平,畅想矿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未来,对推动和谐矿山、绿色矿山和创新型矿山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河南理工大学始建于1909年,是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也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和“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经过百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安全、地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长期以来,河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工作。目前,学校建有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科研人员47人。近5年来,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人员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6项,科研项目经费总额达1400余万元;发表论文193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83篇),获得专利16项,出版专著30部;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10人次,特别资助1人次,获得河南省日常经费资助36人次,科研启动金资助6人次。
    河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2007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批的第七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流动站依托学科为矿业工程,学科现有专职教师77人,其中,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6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0人,博士后合作导师9人,拥有以周英教授为核心,教授、博士紧密结合的采矿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学科拥有煤层气工程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瓦斯抽采关键技术与装备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拥有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煤与煤层气安全高效开采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该学科围绕资源开采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形成了资源开采技术现代化、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岩层移动与地面保护、矿山岩体力学等7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大公网2012年11月26日报道内容如下:

矿业领域博士后论坛在河南理工大学举行

    【大公中原新闻网讯】11月24日—26日,我国首次矿业领域博士后学术论坛——“2012全国矿业工程博士后学术论坛”在河南理工大学举行,论坛以采矿理论与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矿用新材料与新技术等为主题进行了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牛济泰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矿业工程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共150余名参加了会议。同时,会议对优秀论文进行了颁奖。   会上,河南理工大学张铁岗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牛济泰院士、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李树刚教授、四川大学刘长武教授、安徽理工大学马芹永教授等分别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采动裂隙椭抛带动态演化规律及其应用》、《承压开采工作面长度对底板破坏深度及底板突水风险影响研究》、《煤矿硬岩巷道不同阶微差掏槽爆破试验与快速掘进技术》等学术报告。此外,还有2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在分论坛上进行了论文交流。
  据介绍,“2012全国矿业工程博士后学术论坛”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河南理工大学承办,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协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当代科学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科研人才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对高校引进和培养学术带头人、提高科研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会议是我国矿业领域的首次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规格高、规模大。近几年来,矿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对科学研究及科技人才越来越重视。矿业领域基金的申报数量、资助数量、资助级别快速增长,尤其是青年基金增长迅猛,表明很多有志青年立志投身到矿山建设,甘愿从事与矿业相关的科学研究。”与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一处处长朱旺喜介绍说,“河南理工大学传统学科如采矿、安全、地质等继续保持优势,新的学科蓬勃发展,今年学校获得2项煤炭联合重点项目,基金资助总经费超过了1000万元,经费数量逐年上升,学校近几年建设发展迅速”。
  “博士后群体是我国最活跃、最具创新活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代表,国家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使用高度关注,对博士后制度高度重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秘书长邱春雷说,“开展博士后学术交流,是博士后交流研究进展与学术思想的重要形式,是开阔视野,互相学习、探讨和争鸣的平台,也是博士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博士后创新能力,提升博士后人员的质量,汇集创新智慧,凝聚创新力量,在矿业工程领域多出新成果、多创新业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河南博士后站设站规模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培养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河南省博士后工作协会会长李西斌说,“全国矿业工程博士后学术论坛河南举办,对全省创新战略的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聚集在百年名校河南理工大学召开自己的盛会——矿业工程博士后论坛,作为一名在站博士后,谈我们的专业,谈我们的理念和追求,谈我们的未来,我倍感荣幸。”博士后代表雷文杰说,“通过论坛,展示大家的科研业绩和学术水平,畅想矿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未来,对推动和谐矿山、绿色矿山和创新型矿山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河南理工大学始建于1909年,是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也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和“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经过百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安全、地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长期以来,河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工作。目前,学校建有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科研人员47人。近5年来,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人员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6项,科研项目经费总额达1400余万元;发表论文193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83篇),获得专利16项,出版专著30部;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10人次,特别资助1人次,获得河南省日常经费资助36人次,科研启动金资助6人次。
    河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2007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批的第七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流动站依托学科为矿业工程,学科现有专职教师77人,其中,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6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0人,博士后合作导师9人,拥有以周英教授为核心,教授、博士紧密结合的采矿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学科拥有煤层气工程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瓦斯抽采关键技术与装备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拥有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煤与煤层气安全高效开采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该学科围绕资源开采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形成了资源开采技术现代化、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岩层移动与地面保护、矿山岩体力学等7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徐春浩)

    青年导报网2012年11月25日报道内容如下:

我国首次矿业领域博士后论坛在河南理工大学举行

  11月24日—26日,我国首次矿业领域博士后学术论坛——“2012全国矿业工程博士后学术论坛”在河南理工大学举行,论坛以采矿理论与技术、矿山平安技术及工程、矿用新材料与新技术等为主题进行了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牛济泰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矿业工程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共150余名参加了会议。同时,会议对优秀论文进行了颁奖。
  会上,河南理工大学张铁岗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牛济泰院士、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李树刚教授、四川大学刘长武教授、安徽理工大学马芹永教授等分别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采动裂隙椭抛带动态演化规律及其应用》、《承压开采工作面长度对底板破坏深度及底板突水风险影响研究》、《煤矿硬岩巷道不同阶微差掏槽爆破试验与快速掘进技术》等学术报告。此外,还有2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在分论坛上进行了论文交流。
  据介绍,“2012全国矿业工程博士后学术论坛”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河南理工大学承办,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协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当代科学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科研人才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对高校引进和培养学术带头人、提高科研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会议是我国矿业领域的首次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规格高、规模大。近几年来,矿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对科学研究及科技人才越来越重视。矿业领域基金的申报数量、资助数量、资助级别快速增长,尤其是青年基金增长迅猛,表明很多有志青年立志投身到矿山建设,甘愿从事与矿业相关的科学研究。”与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一处处长朱旺喜介绍说,“河南理工大学传统学科如采矿、平安、地质等继续坚持优势,新的学科蓬勃发展,今年学校获得2项煤炭联合重点项目,基金资助总经费超过了1000万元,经费数量逐年上升,学校近几年建设发展迅速”。
  “博士后群体是我国最活跃、最具创新活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代表,国家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使用高度关注,对博士后制度高度重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副秘书长邱春雷说,“开展博士后学术交流,是博士后交流研究进展与学术思想的重要形式,是开阔视野,互相学习、探讨和争鸣的平台,也是博士创新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博士后创新能力,提升博士后人员的质量,汇集创新智慧,凝聚创新力量,在矿业工程领域多出新成果、多创新业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河南博士后站设站规模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培养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河南省博士后工作协会会长李西斌说,“全国矿业工程博士后学术论坛河南举办,对全省创新战略的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聚集在百年名校河南理工大学召开本身的盛会——矿业工程博士后论坛,作为一名在站博士后,谈我们的专业,谈我们的理念和追求,谈我们的未来,我倍感荣幸。”博士后代表雷文杰说,“通过论坛,展示大家的科研业绩和学术水平,畅想矿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未来,对推动和谐矿山、绿色矿山和创新型矿山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河南理工大学始建于1909年,是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也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和“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经过百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平安、地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长期以来,河南理工大学高度重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工作。目前,学校建有矿业工程、平安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科研人员47人。近5年来,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人员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6项,科研项目经费总额达1400余万元;发表论文193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83篇),获得专利16项,出版专著30部;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资助10人次,特别资助1人次,获得河南省日常经费资助36人次,科研启动金资助6人次。
   河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2007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批的第七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流动站依托学科为矿业工程,学科现有专职教师77人,其中,美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6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0人,博士后合作导师9人,拥有以周英教授为核心,教授、博士紧密结合的采矿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学科拥有煤层气工程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瓦斯抽采关键技术与装备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拥有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矿产资源平安高效开采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煤与煤层气平安高效开采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该学科围绕资源开采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形成了资源开采技术现代化、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岩层移动与地面保护、矿山岩体力学等7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徐春浩)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4-10-08
115周年华诞 | 河南理工大学建校115周年主题标识发布
2024-10-02
喜迎国庆 | 学校领导国庆前夕走访慰问老党员、优秀党员代表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赴中国矿业大学调研交流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拜访杰出校友赵跃民院士
2024-09-30
学校在河南省高校第四届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月活动开幕式上作典型发言
2024-09-29
喜迎国庆 | 学校成功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
2024-09-29
学校成功举办2024级学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