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7日,《中国能源报》在第6版以《校企合作救生舱通过国家综合防护试验》为题;2012年5月4日,《河南商报》在第A4版以《井下有了“生命方舟” 河南研制矿用可移动硬体救生舱 进内可维生110小时》为题;2012年5月9日,《焦作日报》以《研制“生命方舟” 保障矿工安全》为题,报道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共同研制成功的国内大型、被誉为井下“生命之舟”的矿用12人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顺利通过了国家安标中心的110小时综合防护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相关内容如下:
《中国能源报》2012年5月7日第6版报道内容如下:
校企合作救生舱通过国家综合防护试验
本报讯 “没想到四五天的舱内封闭生活跟在外面一样,还挺好!”日前,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性防护试验室门前,12名在可移动硬体救生舱中连续生活了110小时的参试人员,面带微笑地走出了舱门,至此,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山西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校企合作”共同研制成功的国内大型、被誉为井下“生命方舟”的矿用12人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顺利通过了国家安标中心的110小时综合防护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据介绍,该救生舱自2011年9月问世以来,相继进行了大小数十项试验,包括4小时、6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真人试验,充分验证了产品的理论设计和制造水平,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下一步,该救生舱将正式投入批量生产,以满足市场需要。
此外,双方还将研发18人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并准备形成12人、16人、18人等系列产品。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舱内的条件也将更加完善、舒适。该矿用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秉承“集顶尖科技与方寸,载宝贵生命与方舟”的设计理念,有望填补国内空白,并为我国矿山及井下安全救援提供了有力保障。(徐春浩)
《河南商报》2012年5月4日第A4版报道内容如下:
井下有了“生命方舟”
河南研制矿用可移动硬体救生舱 进内可维生110小时
河南商报讯(记者 吴静 通讯员 徐春浩) “没想到,四五天的舱内封闭生活跟在外面差不多。”昨天,12名“遇险人员”走出舱门,他们已在移动式硬体救生舱中生活了110个小时。
昨天,记者从河南理工大学获悉,该校与一煤矿机械制造企业共同研制的矿用12人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顺利通过了国家110小时综合防护试验。
据介绍,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被誉为井下“生命方舟”,内有十几平方米,设有一条供人进出的通道,两边各有一排座位可供12人乘坐,座位底下是水和食物储存箱,顶部安有照明灯并配有供氧设备。
据介绍,该救生舱是一种专门为煤矿井下避险设计的全新高科技救生设施,由舱体结构、生命保障系统、测控与通讯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在井下发生瓦斯爆炸、火灾等紧急事故时,救生舱可为井下矿工获得逃生机会提供避险设施,有效抵御二次爆炸冲击,隔绝有毒有害气体、高温烟气等,为救援创造条件、争取时间。
救生舱内备有充足的食物、水及氧气供应设备,可保证舱内12名人员至少维持生存96小时,此次顺利通过110小时真人试验。河南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焦作日报》2012年5月9日报道内容如下:
研制“生命方舟” 保障矿工安全
本报讯 (记者 李晓军) 今后,一旦发生煤矿安全事故,井下矿工进入“生命方舟”内,可保障安全生活110小时,为救援工作争取时间。昨日,记者从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获悉,该学院与一煤矿机械制造企业共同研制的矿用12人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于日前顺利通过国家110小时综合防护试验。
昨日,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赵波说:“矿用井下可移动硬体救生舱是一种专门为煤矿井下避险设计的全新高科技救生设施,由舱体结构、生命保障系统、测控与通信系统等三部分组成。在煤矿井下发生冒顶、煤与瓦斯突出、火灾、爆炸等灾变事故紧急情况下,它是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一个集成化的独立救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