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河南日报》第1版以《“年轻学子要有使命感、要有责任心”》为题;《大河报》第A8版以《卢展工视察5所高校:我是来当学生的,不懂我就问》为题;《东方今报》第4版以《长者的鼓励 大学生就要靠自己》为题并配发图片,报道省委书记卢展工率领李克、刘春良、连维良、吴天君、徐济超等省领导和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先后前往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进行调研。相关内容如下:
《河南日报》2011年12月9日第1版报道内容如下:
“年轻学子要有使命感、要有责任心”
——卢展工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调研侧记
□本报记者 平萍
农历大雪前后,12月5日至8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深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调研。他进校园、看院系、访师生,察看实验室、图书馆、校史馆,走进学生宿舍,多次来到学生食堂,与师生共进午餐和晚餐,每到一校,他都主持召开座谈会,与广大师生广泛交流,悉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是育人,年轻学子要有使命感要有责任心
卢展工十分关注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他多次强调,高等教育要定位准确,要首先突出教育,突出育人,高等院校虽然承担着很多科研任务,但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是育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一点。
当师生们谈到就业问题时,卢展工说,年轻学子还是要有点抱负感、要有点责任心。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很多老一辈留美科学家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报效祖国,虽历经挫折仍矢志不渝,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啊。人,总是要有点境界,有点责任的。希望年轻学子要有奉献精神,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谈到如何吸引高层次人才尤其海归人才时,郑大“海归”教授许群说,“美国把它们所有的科技理念和文化完全融入大片里,吸引了很多人。建议大家看看《源代码》、《盗梦空间》等美国大片。”
“不能简单地说人家在国外不回来,到了国外就是不爱国。”卢展工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沿海一些省份每年大学生出去一火车,回来不到一卡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的发展,随着环境的不断优化,年轻人作为的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回来了。所以,我们要懂得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
许群还激动地说,卢书记,您来了以后,提出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很快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家都很振奋。卢展工却说,有个吃饺子的典故,是讲前面已经吃了9个,没吃饱,最后半个一吃,吃饱了,我来河南的时候正好是到了该吃那半个饺子的时候。所以,中原经济区是河南人民长期以来共同努力的结果。
卢展工五次去学生食堂就餐,直接体验学校的饭菜是否可口,价格是否合理,每月生活费用大概多少。
大学生们的生活情况,卢展工十分惦念
每到一所学校,卢展工都坚持要在学生食堂用餐,亲身体验每所高校的伙食情况。卢展工对学校领导说,有一段时间,物价上涨给高校办好食堂带来了压力,学校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困难,想办法丰富品种、提高质量、稳定价格,千方百计办好学生食堂,让学生们吃得安心,健康成长,我向学校领导和食堂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希望我省高校发挥各自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找准自身定位,加强学科建设,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
河南理工大学始建于1909年,是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20世纪上半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地质学家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先后出任校领导或教授,引领学校承载起培养工矿高级技术人才的历史责任,为民族工业振兴、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特殊贡献。依托河南理工大学建设的“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突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科研基地,主要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实践,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卢展工对该院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前不久为义煤抢险方案的科学制订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点学科建设,使更多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卢展工希望我省高校要发挥各自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找准自身定位,加强学科建设,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
结束调研时,卢展工主持召开全省部分高校负责人座谈会,听取高校负责同志的发言,并就做好高等教育工作作重要讲话。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省委常委、秘书长刘春良,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省委常委、郑州市代市长吴天君,副省长徐济超和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大河报》2011年12月9日第A8版报道内容如下:
卢展工视察5所高校:我是来当学生的,不懂我就问
□统筹 平萍 王曦辉 □本报记者 王灿 谭萍
核心提示
即将过完的这一周里,河南的不少高校内,充盈着几多激动、温暖和信心。
12月5日-7日,省委书记卢展工率领李克、刘春良、连维良、吴天君、徐济超等省领导和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先后前往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进行调研。
三天时间,5所学校,6场座谈。早8点开始,晚8点结束,马不停蹄,行程之密,连随行采访的媒体人士都大喊“吃不消”。
看科研成果,听专家汇报;关切、嘱托,订下约定……高校的师生们难忘这位“邻家大叔”的亲切、务实和叮咛。记者回访,师生们诉说着卢书记与高校的故事。
定调官话套话都不要,座谈就要“讨论式”
每到一所高校调研,开始座谈之前,卢展工就笑着与大伙“约法三章”。
“为了节省时间,有书面材料汇报的可以直接给我,讲话的话最好不超过5分钟,校领导先带头。还要允许我插话,因为我是来当学生的,不懂就要问。”卢展工开发出座谈会新模式——“讨论式”。“大家不要觉得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然让我不好讲话,好像在评论一样。”
书记的关切之情不仅环绕在郑大,也温暖了河大、农大、师大、理工大等高校学子。每到一所学校,他都坚持要在学生食堂用餐,亲身体验每所高校的伙食。
《东方今报》2011年12月9日第4版并配发图片报道内容如下:
长者的鼓励 大学生就要靠自己
这两天,一个人成为河南几所高校大学生热议的对象。他们说,他没想象中严肃,会时常开玩笑;他没架子,在宿舍里就像自家的长者;他很懂行,问的问题一针见血;大到省里的政策小到大学生的午餐他都关心。这个人,就是省委书记卢展工。
昨日,东方今报记者重访书记调研路,和师生交流,回忆与卢书记在一起时的心情和感受。
【平和】 和学生吃4.5元套餐
7日中午,在河南理工大学学生餐厅,卢展工买了一份4.5元套餐,与正在就餐的该校材料学院2008级2班矿物加工专业学生阎明等攀谈起来。“这里的饭菜怎么样?你这份饭多少钱?吃得饱吗?”卢书记亲切询问面前的阎明。
“挺好、挺便宜、挺实惠的!我这份蛋炒饭二块五,里面有鸡蛋、火腿、青椒、大米,有菜有肉、味道不错,吃得饱!”
阎明后来说:“当时只是觉得这位长者特别亲切,没想到是我们省委的卢书记!”
“家庭条件怎么样?父亲做什么工作?”卢书记问阎明。
“我家境还不错,父亲是一个企业的负责人。但为了锻炼我,每个月给我的生活费比较少!”
“这样好,大学生就要靠自己!”卢书记勉励他说。
听同学们说起学校领导和学生座谈制度,卢书记问道:“座谈会谈些什么?”“就是校领导每月和学生班级座谈,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在场同学回答。
卢书记赞许地说:“这样做,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和学生的意见,就可以解决问题,改善工作,学生气顺了,有利于学习。”(东方今报记者 李国营 田建波 通讯员 徐春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