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郑州晚报》在第A11版以《每天坚持10公里 一到周末跑个42公里》报道我校万方科技学院学生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事迹。人民网、中国网、华龙网、腾讯网、搜狐网、河南教育网等予以转载。相关内容如下:
每天坚持10公里
一到周末跑个42公里
3名河南大学生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
他们说: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16日早上8点,国际田联北京马拉松赛在天安门广场鸣枪起跑,来自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的3个小伙子和凯瑟琳?恩德雷巴等国内外马拉松的顶尖高手一起起跑,3个河南小伙子被授予了北京马拉松赛荣誉证书和奖牌。
晚报记者 黄盈 通讯员 马艳
“红领巾”哥哥上赛场
“北京那天天气挺好的。”回忆起比赛当天的情节,22岁的王森仍然很兴奋,那天早晨他和20岁的张世超、杨泉清一起从天安门出发,开始了长达42公里的“征程”。
比赛一开始时,组委会给每位选手发了条红丝巾,王森索性挂在脖子上系成了“红领巾”的样子。
“当时想着就当怀念一下童年的时光吧。”谁知道还引起不少人关注,跑到传说中的“鬼门关”,就是到达身体极限的35公里到38公里时,王森还听到路旁的一群小朋友冲他喊着:“红领巾哥哥加油!加油!”
而最让王森感动的是,跑到第28公里时,在一座立交桥上,一名外国选手从旁边超过了他,却扭头用生硬的汉语对他说了句:“加油!”
有趣的是,这位外国选手头上戴了个熊猫造型的帽子,和戴着“红领巾”的王森并肩跑步,成了一道另类的风景,“路上有不少人给我们打招呼,还有拍照的”。
人生也是一场马拉松
42公里的马拉松,张世超跑了3小时20多分,王森跑了3小时54分钟的成绩,杨泉清跑了4个多小时,3个人都获得了北京国际马拉松大赛颁发的印有“42.195KM”的奖牌和记录他们比赛成绩的证书。
“我把奖牌和证书带回家,我爸妈都高兴坏了。”家在焦作的王森说,父母也一直很支持他的这个爱好,“比天天打游戏健康多了。”
“我们都不是学体育的,全凭爱好,马拉松是一项全民运动,谁都可以参加嘛。”王森说,2010年初,他参加了郑开马拉松比赛半程赛,“跑了21公里,觉得不过瘾。”
2010年底,郑开马拉松比赛报名时,王森索性在学校贴起了“马拉松集结令”,于是认识了同样热爱这项运动的老乡张世超和杨泉清。
从此,3个年轻人每天晚上都相约一起训练,每天围着学校体育场跑10公里,周末就直接去郑开大道跑一个全程,也就是42公里,遇上雨天,他们就爬楼梯继续练习。“我们全是凭着一腔热血,坚持训练才能跑出好成绩。”王森说。
“人生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日子长着呢。”想到马上要毕业了,王森感慨地说,现在自己很珍惜这最后大学时光,有时间会去图书馆静下心看上两本书,晚上和兄弟们一起再跑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