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光明日报》:王少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分析
发布人:   供稿人: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1-08-18  打印本文

    5月22日,《光明日报》在第7版头条位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分析》为题,报道校党委书记王少安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的深刻理解。相关内容如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分析

    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关系的价值学思路和方法
    ——要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客体关系的逻辑线索。价值观是一定价值主体关于一定价值客体的价值的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体可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理论、目标等)本身,也可以是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整个社会。如果是前者,它就是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的观念体系,这样定义显然过窄,很难外延到四个方面的全部;如果是后者,其就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各种价值观的总和,这样又显过宽,且客体要细化。我们主张按后一种思路切入研究。
    ——要保持概念内涵的一致性。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容的概念,它所指向的内容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因而应从价值学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涵义。其二,确认“核心”与“非核心”相对关系。从整个社会不同质(多元)价值观的大系统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时存在着的多元价值观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系统;从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观体系看,实际上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部关系问题。如果以三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来比喻:整个社会的多元价值观体系是大圆圈,社会主义同质性价值体系是中圆圈,社会主义同质性价值体系中的核心是小圆圈。我们认为,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中圆圈”,它向外主导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向内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有一个自身建设的问题。
    ——要用建设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眼于建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从逻辑系统的需要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只是四个“点”,理论研究者应当找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联系,形成逻辑系统。还要着眼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要符合社会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逻辑需要。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与价值观理论的统一
    从科学理论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从研究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到研究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再到研究资本主义发展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相对划分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一个关于规律性认识的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从价值观理论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又具有价值观的属性,是科学的价值观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自然观和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内在地实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源头;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走向都在服从和服务于其价值取向,充分体现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理论为“主体需要”服务的原则。
    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其指导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哲学依据。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仅包括科学的价值观理论,而且在阐发理论、分析问题时,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理论,并使之在运用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第三,马克思主义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观理论,如商品价值观、劳动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真理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有关理论,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系统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归属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客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包括其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目标任务,也包括现实的路线、方针、政策、体制、机制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价值主体在一定的理性认知或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主义的整体价值评价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的基本判断、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包括各种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现实意识形态中,我们需要以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做主导,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对社会前景的美好向往和追求,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鲜明表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本精神和宗旨,符合全中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共同需要和价值期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价值的集中体现,因而是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题词,但还不是其全部表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想以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具有价值观意义的社会主义理念怎样定位,都需要深入探讨。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归属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髓。社会文化价值观是价值主体对一定的社会文化及其精神的价值的基本判断、基本观点、基本态度。面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和现时代的各种社会文化,人们给予怎样的价值评价、采取何种态度、期待怎样发展,等等,就是中国现时代社会文化精神的价值观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方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是树立正确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前提。中央关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首要的就是把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置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端正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导向。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中,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价值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性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集中体现,是现时代中国社会文化精神的精髓。
    第三,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归属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人生价值观,“八荣八耻”是构建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基础。人生价值观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人生价值观中的荣辱观与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等价值观念是统一的,有时就是一回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准确表达。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文化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三者同马克思主义一起构成一个自身具有远大发展空间又主导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价值观体系(中圆圈)。在这个“中圆圈”内,其核心(小圆圈)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正像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一样,但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执笔:王少安、周玉清)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4-10-08
115周年华诞 | 河南理工大学建校115周年主题标识发布
2024-10-02
喜迎国庆 | 学校领导国庆前夕走访慰问老党员、优秀党员代表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赴中国矿业大学调研交流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拜访杰出校友赵跃民院士
2024-09-30
学校在河南省高校第四届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月活动开幕式上作典型发言
2024-09-29
喜迎国庆 | 学校成功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
2024-09-29
学校成功举办2024级学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