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河南日报》在第8版以《张志远:三年获四项国家专利》为题,报道我校电气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2007级学生张志远3年获4项国家专利。新华网、中国网、大河网等予以转载。相关内容如下:
张志远:三年获四项国家专利
本报记者 李树华 本报通讯员 徐春浩
“在追寻梦想的征程上,要敢于‘亮剑’,不抛弃、不放弃,在磨砺与坚守中挑战生命的高度!”日前,3年获4项国家专利的“发明大王”、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07级6班学生张志远为该校学生做了一场题为“我的大学回顾”的科技创新报告。
据介绍,张志远在校期间获“一种道路减速带的发电储能装置”、“矿用救援设备”、“悬臂式掘进机触摸式自动控制装置”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矿用破障救援设备”1项国家发明专利,并作为河南省惟一学生代表赴京参加全国国家奖学金表彰大会。此外,他还曾获中南地区港澳特区第四届大学生创新设计制造大赛一等奖、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国家奖学金、特等奖学金、十佳大学生等殊荣。
“搞发明是我最大的快乐!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谈及专利,张志远介绍说,“一种道路减速带发电储能装置”是利用直线电机原理制成的一种小型发电装置。“矿用救援设备”将具有自主智能的救灾机器人用于危险和复杂的灾难环境下搜索和营救幸存者,具有灵活性好、机动性强等优势,有较强的爬坡和越障能力,并能够进入灾区,探测并传回井巷环境信息,可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还可为受困人员送去食物、医药、饮水等救灾急需物品。“悬臂式掘进机触摸式自动控制装置”针对悬臂式掘进机PLC电气控制系统防护等级低、拆装不方便等缺陷,采用EPEC专用控制器及工业触摸屏控制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有效克服了掘进机PLC电控系统存在接线较多、易出错等不足,具有抗震性强、可靠性高、防护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且运行可靠。“矿用破障救援设备”是一种用于煤矿塌方等环境下的救援设备,它由后箱体、上盖、前箱体及液压驱动装置组成,以液压为动力,前进方式为仿尺蠖运动机理,前后两部分互为支撑,同时采用扩张增力机构,当障碍无法躲避时,排除障碍,进入废墟塌方内部伸缩前行,能够较好地克服一般救援方式的不足,及时有效地进行直接救援。该设备不产生火花、安全可靠、克服阻力性能较强,适用于易燃易爆等各种特殊环境,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张志远勤奋刻苦,思维活跃,敢于拼搏,对科学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团队组织能力。他以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毅力和严谨的态度取得了一系列科研硕果,是一个拥有远大志向、阳光心态、强烈求知欲和顽强拼搏精神的优秀大学生。”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景国勋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