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国煤炭报》在第2版、《东方今报》在第AⅡ4版分别以《煤矿防灾抢险工程研究中心建成》、《煤矿灾害预防研究中心通过验收》为题;4月6日,《河南日报》在第6版以《河南理工大学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为题;4月1日,河南省教育网以《河南理工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专家验收》为题,报道我校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大河网、河南教育网、河南文化产业网等予以转载。相关内容如下:
《中国煤炭报》2011年4月15日第2版报道内容如下:
煤矿防灾抢险工程研究中心建成
本报讯 日前,河南理工大学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了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组的评审验收。
据介绍,该中心围绕瓦斯地质与预测、瓦斯防治与利用、矿井火灾防治、通风与火灾防治、系统安全决策与抢险救灾5个方面开展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建立了瓦斯抽放实验室等23个实验室及中试基地,运转良好;先后承担了国家级项目42项、省部级项目23项、大型企业委托项目371项,累计投入科研经费1.5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30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指导完成了93个矿区1863对矿井的瓦斯地质编图工作;研制的囊袋式注浆封孔技术装备、突出煤层扒孔降温钻具等在多个矿区推广应用;培养博士12名、硕士239名、博士后6名,为煤炭企业培训工程技术人员2万人次。(徐春浩)
《河南日报》2011年4月6日第6版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日前,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以宋振骐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河南理工大学“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进行评审验收。
据了解,该中心自2006年6月获准建设以来,经过近5年的努力,建成了目前我国唯一的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该基地2010年被授予“河南省‘十一五’优秀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主要负责人张铁岗院士被授予“河南省‘十一五’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并名列首位。作为技术组长单位,中心还承担了全国瓦斯地质图编制等重大任务。 (李树华 徐春浩)
《东方今报》2011年4月15日第AⅡ4版报道内容如下:
煤矿灾害预防研究中心通过验收
□见习记者 姬国静 通讯员 徐春浩
东方今报焦作讯 日前,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以宋振骐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河南理工大学“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了验收评审。
据了解,该中心经过近5年的努力,建成了目前我国唯一的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该基地2010年被授予“河南省‘十一五’优秀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主要负责人、张铁岗院士被授予“河南省‘十一五’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并名列首位。作为技术组长单位,中心还承担了全国瓦斯地质图编制等重大任务。
河南省教育网2011年4月1日的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专家验收
近日,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专家对河南理工大学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进行验收评审。经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专家质询等环节,专家组对工程研究中心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评审。
会上,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兆丰教授王兆丰从工程中心建设基本情况、计划执行情况与质量评定、资金与财务决算、组织机构与管理模式及规章制度、工程化进展与工作业绩、近期目标任务与经营战略、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思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
听完汇报后,专家组对工程中心、实验基地、研发基地、中试基地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了质询。专家组认为,工程中心凝练的研究方向明确,建立的实验室及中试基地运转良好,形成的工程技术创新团队年龄、职称、专业结构合理,承担的项目数量多、层次高,研发的技术及装备在全国多个矿区得到推广应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在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显著,同时,工程中心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健全,一致通过对该中心的验收评审。
据悉,该校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06年6月获教育部批准建设,经过近5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实验室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瓦斯预测与治理研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并获优秀评价;作为技术组长单位,承担了全国瓦斯地质编图的重大任务;科研经费逐年递增,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明显,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表和设备;同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30余项;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建设期间培养博士及硕士260余人,其中首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杨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