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光明日报》在第16版以《服务区域创新,大学责任重大——访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少安教授》为题,报道校党委书记王少安教授对学校在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的深刻理解。光明网、求是理论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予以转载。相关内容如下:
服务区域创新,大学责任重大
——访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少安教授
本报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徐春浩
“理工科大学作为区域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为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历史使命。”与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少安教授交谈,他首先提出这个观点。
王少安说,“河南理工大学作为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河南正在全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我们理应为此培养高素质人才,护航区域经济发展”。他认为,人才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特别是在新型工业化阶段的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形成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学校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具体工作中要重视发挥49个国家、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依托19个博士点、57个硕士点和65个本科专业,为能源、装备等支撑产业培养和输送大批创新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此外,还要积极为新能源、新材料、化工、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急需紧缺专业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河南理工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要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工业强省战略对技术的需求,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和水平。”王少安强调,“从我们学校的学科优势来看,当前要特别围绕煤炭、机械、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在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瓦斯诊断与治理技术,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机械装备的精密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开展攻关,以支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安全生产。与此同时,还要紧跟高成长性先导产业的需求,选择新能源、新材料、化工、汽车等市场前景好又具有一定基础条件的领域,建平台、育队伍、出成果,服务新型先导产业发展;同时加快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主要依托‘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基础性、创新性实验室,并以此为依托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构建技术研发平台,支持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依托‘煤矿灾害防治与抢险救灾’院士工作站、‘先进技术制造与装备’等11个教育部、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以及‘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探索基础研究’等国家、省部级重大课题,培养与引进并重,加大支持,加强培育,努力形成一批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主体,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科技支撑。”
王少安认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实现工业强省的前提是要有自己的创新体系,理工科高校责任重大、大有作为。作为人才“孵化器”和创新源泉的高等学校,要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