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教育时报》《河南工人日报》:用爱心和责任守望生命的高度
发布人:   供稿人: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0-12-23  打印本文

    12月21日,《教育时报》在第1版以《用爱心和责任守望生命的高度》为题并配发图片;12月24日,《河南工人日报》在第3版以《在笑对癌魔中传授知识——记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邵明双》为题并配发图片,报道我们身边的“三平教师”,体育学院正处级调研员邵明双35年如一日,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兢兢业业、为人师表的感人事迹。相关内容如下:

    《教育时报》2010年12月21日第1版的报道内容如下:

用爱心和责任守望生命的高度
□通讯员 徐春浩

    12月20日,从河南理工大学毕业20多年,现任卫辉市房管局副局长、副书记的毛文正,又一次专程来到母校看望自己的恩师。“上学期间家里穷,邵老师经常资助我、照顾我。1986年春节前,邵老师把自己作为体育教练一年的补助全给了我,那时的30元可是一笔‘巨款’啊。”谈及邵老师,毛文正眼含泪花。
    毛文正口中的邵老师,就是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正处级调研员邵明双。在河南理工大学,邵明双可是个名人。虽然经受着直肠癌、肺癌、胆结石等多种病痛的折磨,但所到之处,他的欢声笑语依然是学生们的“心灵驿站”,大家亲切地称他“新时代的焦裕禄”和“阳光教授”。他用“大爱”理念和“终身体育”意识教育学生,用爱心和责任守望生命的高度,被学生们誉为“最值得敬重的人”和“最让人信赖的好导师”。
    “每一个学生都是我手心里的宝。”这是邵明双常说的一句话。在学生眼中,他既是“严师”也是“慈父”,更是大家钦佩的“钢铁战士”和“拼命三郎”。
    1975年,邵明双刚来到焦作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前身)任教。那年9月,天气酷热难耐,恰逢第一届河南省大学生运动会在该院召开。为给运动员解渴,他每天从学校锅炉房打来两大桶白开水,挑着走1公里多的路程送到参赛选手身边。
    当时办学条件较差,用炉渣铺成的操场每到天气干燥的时候,都会刮起猛烈的“沙尘暴”。为防止飞扬的尘土被同学们吸入肺中,邵明双会在上课之前拉来水管洒水。“这水,邵老师一洒就是几十年,直到新体育场建成。”一位与他共事20多年的同事感叹道,“当时他还经常带领学生上早操,每次他都先跑到两三公里外等候学生签到,不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从未间断。”
    “他经常说学生训练压力大、运动消耗大,如果吃不饱,营养不良,体力就达不到。刚来任教的时候,他每月只有几十元的工资。那时很多学生都很贫困,他就拿出一部分工资资助学生,给学生买衣物、买吃的。”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杨黎明说。
    邵明双上课的时候是老师,课下就成了服务学生的普通人、维修工。学生8点上课,他7点就提前到场,打扫场地,亲手在训练场上划线。当学生们来到操场时,他早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冬天下雪,为不影响学生上课,他总及时清扫操场上的积雪。这样,雪一停,学生就可以在操场运动了。
    邵明双爱学生,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我喜欢我的学生,在他们中间我能找回自己生活的动力。教育他们、传授给他们知识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事儿。”邵明双说。“老师,您最近好吗?”“老师,祝您身体健康!”许多学生经常发来这样的短信。然而,学生们并不知道,邵老师在经历了一次次大手术之后,身体早已透支。即使这样,邵明双依然舍不得离开训练场、离开他的学生。
    “他呀,只不过是不想让人看到他的痛苦罢了。”谈起邵明双,妻子刘凤莲既心疼又无奈,“在他心中,学生最重要,跟学生们在一起时是他最快乐的时光。”谈及妻子和女儿,邵明双非常愧疚。他说,平时工作忙,对家人关爱很少,但爱人从未怨言,反而非常支持自己的工作。
    “邵明双为我们带出了一个好班子!”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书记、院长马明感慨地说,“他对工作高标准,对自己严要求,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会把他的‘接力棒’一届届传承下去。”
    邵明双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兢兢业业、为人师表,赢得了教职员工的普遍认可。他主持的教研项目2次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教材2部,被誉为“开在太行山下的体育奇葩”和“学生身体健康的守望者”。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2009年,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特殊贡献奖”。2010年,河南理工大学被授予“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华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成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此外,河南理工大学还多次获得“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学校”等殊荣。
   “把能力教给学生、把放心留给家长、把人才交给社会”,邵明双实现了自己走上教坛时的人生诺言。如今,他的许多学生都成了国家体育事业中的栋梁之才,许多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还有一些学生成为母校的教职工,他们正在为国家的体育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十五个春夏秋冬,三十五载风雨沧桑。数次重病,邵明双依然坚持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督导,继续为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献上自己的光和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续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河南工人日报》2010年12月24日第3版的报道内容如下:

在笑对癌魔中传授知识
——记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邵明双
□徐春浩

    他,笑对直肠癌、肺癌、胆结石等多种病痛的折磨,把最美丽的人生答卷书写在钟爱的教育事业上,被同事们称为“新时代的焦裕禄”和“阳光教授”。
    他,用“大爱”理念和“终身体育”意识教育学生,在平凡中积累卓越,在淡泊中丰富人生,用爱心和责任守望生命的高度,被学生们誉为“最值得敬重的人”和“最让人信赖的好导师”。
    他,在科研的炼狱里创造了春天,主持的教研项目两次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教材两部,发表体育核心论文10余篇,被誉为“开在太行山下的体育奇葩”和“学生身体健康的守望者”。
    他,就是以实践行动阐释“三平精神”的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邵明双副教授。

他想到工作就忘了自己是病人

    邵明双年轻时总感觉身体倍棒,什么都不在乎。但在2001年11月的一天,他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后来在家人和好友们的催促下到医院检查,发现患了直肠癌,最终切除了直肠。对于这场病,邵明双只是乐观地一笑,仿佛苦痛不是在自己身上。
   在直肠切除手术后的化疗期间,邵明双身体尚未恢复,就冒着复发的危险开始上课。他在自己深爱的体育事业里续写生命的壮丽诗篇,却完全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病人。
    不幸总是如影随形。2004年11月,邵明双在带队去新乡参加河南省大学生足球比赛归来途中,感觉呼吸困难,到校医院进行透视发现右肺长上了一个鸡蛋大的肿瘤。转到焦作矿务局中央医院做全身检查,才知患了肺癌。后到北京进行复查,大夫向他要第一次手术后近3年的病历,而邵明双仅有一张胸片,那位老军医心疼得狠狠“批评”道:“我不反对你当焦裕禄式的人物,但你不能不关爱自己的生命啊!”
    这一次,专家为他做了右肺第三页切除手术。术前,当校领导到医院看望他时,他噙着眼泪对校长说:“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刻,我躺到了病床上,不能很好地为学校出力……”
     然而,病魔还是不肯放过他。不久,邵明双又被检查出患上了胆结石,胆功能遭受极大损伤,全身免疫系统受到很大破坏。当时正值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尚在术后化疗期的邵明双带领体育系教职工日夜加班整理资料,积极“备考”。在化疗的半年内, 22天做6天化疗,他即使躺在病床上,也从不忘自己的责任,怕因为自己给工作造成损失。他一再叮咛时任体育系副书记、副主任的马明教授说:“我要是倒下了,你们一定要把工作做扎实啊,关键时刻,我们一分钟也不能耽搁。” 

“每一个学生都是我手心里的宝”

    “每一个学生都是我手心里的宝。”这是邵明双常说的一句话。执教35年来,他总是心系学生、情牵教育。在学生眼中,他既是“严师”与“慈父”,又是大家钦佩的“钢铁战士”和“拼命三郎”。
    1975年,邵明双刚来到焦作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前身)任教不久。那年9月,恰逢第一届河南省大学生运动会在该校召开,为给运动员们解渴,在炎炎烈日下,他每天从学校锅炉房打来两大桶白开水,不辞辛苦地挑着走1公里多的路程送到学生身边。
    由于当时办学条件较差,用炉渣铺成的学校操场每到天气干燥的时候,都会刮起猛烈的“沙尘暴”,为防止飞扬的尘土被同学们吸入肺中,影响身体健康,邵明双都会在上课之前拉来水管洒水。
    “洒水这件事他一直干了几十年,年年如此、天天如此,直到新体育场建成。”一位与他共事二十多年的同事感叹说,他还经常带领学生上早操,每次他都先跑到两三公里外等候学生签到,不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他都从未间断过。
    “他经常说学生训练压力大、运动消耗大,如果吃不饱,营养不良,体力就达不到。刚来任教的时候,他每月只有几十元的工资。那时很多学生都很贫困,他就拿出一部分工资资助学生,给学生买穿的、买吃的。”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杨黎明说。1985年任学校体育教练时,邵明双发现学生毛文正的家庭相当贫困,生活质量低,体力跟不上,影响训练,就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钱给他。在邵明双的资助下,毛文正顺利的完成了学业,后来曾任卫辉市体育局局长,现在是卫辉市房管局副局长、副书记。
    邵明双爱他的课堂、爱他的学生,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他常说:“师之魂,爱为本,爱是教师的第一品质。”
    打开邵明双的手机,有许多学生发来的短信:“老师,您最近好吗?”“老师,祝您身体健康!”……然而,学生们并不知道,他们敬爱的邵老师在经历了一次次大手术之后,身体早已透支。即使这样,邵明双依然舍不得离开训练场、离开他的学生。“我打心眼儿里喜欢我的学生,在他们中间我能找回自己生活的动力。教育他们、传授给他们知识是我一生最幸福的事。”邵明双说。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4-10-08
115周年华诞 | 河南理工大学建校115周年主题标识发布
2024-10-02
喜迎国庆 | 学校领导国庆前夕走访慰问老党员、优秀党员代表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赴中国矿业大学调研交流
2024-09-30
校党委书记邹友峰、校长赵同谦一行拜访杰出校友赵跃民院士
2024-09-30
学校在河南省高校第四届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月活动开幕式上作典型发言
2024-09-29
喜迎国庆 | 学校成功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
2024-09-29
学校成功举办2024级学生军训总结表彰大会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