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0日,《中国煤炭报》在第3版以《破解高等教育四道难题——访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教授》为题;2010年11月30日,《科学时报》在第B2版以《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为题;2010年12月30日《中国矿业报》在第B6版、2010年11月14日《焦作日报》在第6版头条位置以《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全面提高办学质量——访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为题,报道校长邹友峰教授对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四道难题的深刻理解。中国教育新闻网、科学网、中国矿业网等予以转载。相关内容如下:
《中国煤炭报》2010年12月10日第3版的报道内容如下:
破解高等教育四道难题
——访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教授
□徐春浩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四道难题的破解,是推动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的关键。对此,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突破资金瓶颈
邹友峰指出,高校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突破资金瓶颈。政府要明确责任,认真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
一是继续加大政府投入,逐年提高生均事业经费水平,到2012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争取更多中央资金。三是给予高校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四是改革经费划拨方式,改零基预算为按实际在校生人数拨款,同时,根据高校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及办学成本的不同,分类制定拨款标准,并向省重点支持的骨干高校倾斜。五是采取措施,积极化解高校债务,加强与银行协调,调整高校贷款结构,避免出现新的债务。
拓宽就业渠道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因困难多、压力大而备受关注。
邹友峰认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去,到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去;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要与企业深度合作,根据需要及时修改培养方案,切实让毕业生与社会无缝对接。
邹友峰建议,高校应千方百计地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开辟招聘信息公告栏,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和指导;定期邀请就业专家来校作就业形式分析和职业生涯策划,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引导。高校还应按照“两级管理,重心下移”的管理模式,构建起全员参与就业机制、学习与就业一体化机制、就业指导全程化机制、毕业跟踪帮扶机制、困难毕业生援助机制等,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邹友峰指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是破解“质量怎么保”难题的重要手段。
河南省高等教育总体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
邹友峰建议,进一步加大省级质量工程建设力度,建成大批包括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在内的质量工程项目,全面提升河南省高等教育在全国的地位。
加快改革步伐
邹友峰分析,目前河南省高等教育相对规模偏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邹友峰指出,质量是大学的生命,要保证在规模扩大的条件下,保持较高的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处理好以下一些关系,即高等教育的规模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平衡地、适度地发展,不能超越社会总的经济状况,不能搞“大跃进”;建立社会、政府、学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机制,加大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力度;学习、引进和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等。
《科学时报》2010年11月30日第B2版的报道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本报记者 谭永江 通讯员 徐春浩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四道难题的破解,是推动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的关键。对此,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尽快突破资金瓶颈 力推高校健康发展
河南省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制约着高校的健康发展。从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呈逐年加大趋势。2009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7%,位居全国后列。
邹友峰指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突破资金瓶颈。政府要明确责任,认真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到2012年完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分解目标,加快化解高校债务。
一是继续加大政府投入,逐年提高生均事业经费水平,到2012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争取更多中央资金。三是给予高校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支持独立学院发展、支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设立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等。四是改革经费划拨方式,改零基预算为按实际在校生人数拨款,同时,根据高校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及办学成本的不同,分类制定拨款标准,并向省重点支持的骨干高校倾斜,使拨款标准更加符合学校办学实际。五是采取措施,积极化解高校债务,加强与银行协调,调整高校贷款结构;严格控制新增贷款增长,避免出现新的债务。
努力转变思想观念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因困难多、压力大而备受关注。如何有效化解“人往哪里去”的难题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邹友峰认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去,到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去;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要与企业深度合作,根据需要及时修改培养方案,切实让毕业生与社会无缝对接。
邹友峰建议,为解决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难题,高校还应千方百计地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开辟招聘信息公告栏,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和指导;定期邀请就业专家来校作就业形式分析和职业生涯策划,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引导。同时,学校还应按照“两级管理,重心下移”的管理模式,构建起全员参与就业机制、学习与就业一体化机制、就业指导全程化机制、毕业跟踪帮扶机制、困难毕业生援助机制等,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就业服务网络,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认真确保办学质量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邹友峰指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是破解“质量怎么保”难题的重要手段。河南省高等教育总体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河南省重点大学数量明显偏少,“211工程”高校仅有1所,“985工程”高校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总体水平不高,缺乏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师队伍;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全省高校仅拥有材料加工工程、凝聚态物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与河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科技工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省级质量工程建设力度,建成大批包括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在内的质量工程项目,全面提升河南省高等教育在全国的地位,真正发挥其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加快高教改革步伐
邹友峰分析,目前河南省高校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美好期盼。从总体上看,河南省高等教育相对规模偏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目前的数字看,无论是每1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还是全国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甚至未达到全球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只有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才能改善。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要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前提。在规模上有所突破,才能培养更多专门人才,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邹友峰指出,质量是大学的生命,要保证在规模扩大的条件下,保持较高的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处理好以下一些关系,即高等教育的规模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平衡地、适度地发展,不能超越社会总的经济状况,不能搞“大跃进”;建立社会、政府、学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机制,加大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力度;合理安排高等教育专业、规格、层次的结构比例和高等学校的结构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学习、引进和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等。总之,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立足省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中国矿业报》2010年12月30日第B6版的报道内容如下: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访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教授
□徐春浩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四道难题的破解,是推动河南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的关键。对此,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突破资金瓶颈是关键
河南省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制约着高校的健康发展。从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呈逐年加大趋势。2009年,河南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7%,位居全国后列。
邹友峰指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突破资金瓶颈。政府要明确责任,认真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到2012年完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分解目标,加快化解高校债务。一是继续加大政府投入,逐年提高生均事业经费水平,到2012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争取更多中央资金。三是给予高校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支持独立学院发展、支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设立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等。四是改革经费划拨方式,改零基预算为按实际在校生人数拨款,同时,根据高校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及办学成本的不同,分类制定拨款标准,并向省重点支持的骨干高校倾斜,使拨款标准更加符合学校办学实际。五是采取措施,积极化解高校债务,加强与银行协调,调整高校贷款结构;严格控制新增贷款增长,避免出现新的债务。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因困难多、压力大而备受关注。如何有效化解“人往哪里去”的难题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邹友峰认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去,到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去;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要与企业深度合作,根据需要及时修改培养方案,切实让毕业生与社会无缝对接。
邹友峰建议,为解决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难题,高校还应千方百计地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开辟招聘信息公告栏,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和指导;定期邀请就业专家来校作就业形势分析和职业生涯策划,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引导。
近年来,河南理工大学开启了“网络平台”,建立了“信息超市”,实施了“就业责任制”,并以“结对子”,“一帮一、一帮多”等方式,通过面谈、QQ聊天、电子邮件、电话督导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帮助解决学生职业规划不清、就业心态不稳、就业信息不灵、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给毕业生理想就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去年,学校研究生就业率达98%,本科生就业率达96%,均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步伐
邹友峰分析,目前,河南省高校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美好期盼。从总体上看,河南省高等教育相对规模偏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只有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才能改善。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要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前提。在规模上有所突破,才能培养更多专门人才,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邹友峰指出,质量是大学的生命,要保证在规模扩大的条件下,保持较高的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处理好以下一些关系,即高等教育的规模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平衡地、适度地发展,不能超越社会总的经济状况,不能搞“大跃进”;建立社会、政府、学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机制,加大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力度;合理安排高等教育专业、规格、层次的结构比例和高等学校的结构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学习、引进和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等。总之,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立足省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焦作日报》2010年11月14日第6版头条的报道内容如下: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全面提高办学质量
—— 访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
本报记者 李 涛 本报通讯员 徐春浩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四道难题的破解,是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日前,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
突破资金瓶颈 助推高校发展
我省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制约着高校的健康发展。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经费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差距呈逐年加大趋势。2009年,我省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支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2.7%,位居全国后列。
邹友峰指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突破资金瓶颈。政府要明确责任,认真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到2012年完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分解目标,加快化解高校债务。一是继续加大政府投入,逐年提高生均事业经费水平,到2012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争取更多的中央资金。三是给予高校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支持独立学院发展、支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设立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等。四是改革经费划拨方式,改零基预算为按实际在校生人数拨款,同时根据高校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及办学成本的不同,分类制定拨款标准,并向省重点支持的骨干高校倾斜,使拨款标准更加符合学校办学实际。五是采取措施,积极化解高校债务,加强与银行协调,调整高校贷款结构,严格控制新增贷款增长,避免出现新的债务。
转变思想观念 拓宽就业渠道
如何有效化解“人往哪里去”的难题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邹友峰认为,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去,到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去;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要与企业深度合作,根据需要及时修改培养方案,切实让毕业生与社会无缝对接。
邹友峰建议,为解决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难题,高校还应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开辟招聘信息公告栏,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和指导;定期邀请就业专家来校作就业形势分析和职业生涯策划,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引导。同时,学校还应按照“两级管理、重心下移”的管理模式,构建全员参与就业机制、学习与就业一体化机制、就业指导全程化机制、毕业跟踪帮扶机制、困难毕业生援助机制等,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就业服务网络,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
近年来,河南理工大学开启了网络平台,建立了“信息超市”,实施了就业责任制,并以“结对子”,“一帮一、一帮多”等方式,通过面谈、QQ聊天、电子邮件、电话督导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帮助解决学生职业规划不清、就业心态不稳、就业信息不灵、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去年,该校研究生就业率达98%,本科生就业率达96%,均居我省高校前列。
确保办学质量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邹友峰指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是破解“质量怎么保”难题的重要手段。我省高等教育总体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我省重点大学数量明显偏少,“211工程”高校仅有1所,“985工程”高校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总体水平不高,缺乏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学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全省高校仅拥有材料加工工程、凝聚态物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细胞分化与调控”、“粮食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与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科技工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要进一步加大省级质量工程建设力度,建成大批包括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在内的质量工程项目,全面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在全国的地位,真正发挥其对我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坚定不移地实施“高层次突破”战略,支持一批省属重点高校冲击“985”、“211”工程和进入省部共建行列,争取用5~10年的时间,使全省有5所以上高校进入全国大学排名前120名。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加快高教改革步伐
邹友峰指出,目前我省高校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美好期盼。从总体上看,我省高等教育相对规模偏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目前的数字看,无论是每10万人在校大学生数,还是全国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数的比例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这种状况只有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才能改善。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前提,在规模上有所突破,才能培养更多的专门人才,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邹友峰指出,质量是大学的生命,要保证在规模扩大的条件下,保持较高的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处理好以下一些关系,即高等教育的规模要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平衡、适度地发展,不能超越社会总的经济状况,不能搞“大跃进”;建立社会、政府、学校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估机制,加大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力度;合理安排高等教育专业、规格、层次的结构比例和高等学校的结构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学习、引进和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等。总之,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立足省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