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理工主页 / 文明网 / 投稿通道    
网站首页 媒体理工 视频理工 图说理工 理工校报 理工融媒 学习在线 新闻回顾
综合新闻 基层动态 教学科研 学术报告 国际交流 学生活动 校友资讯 理工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理工 > 正文
《大河报》整版:科学发展铸就百年名校新辉煌——记河南理工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发布人:   供稿人: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0-06-28  打印本文

《大河报》:河南理工大学百年校庆现场

《大河报》:河南理工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6月28日,《大河报》在“教育在线”第2版整版以《科学发展铸就百年名校新辉煌——记河南理工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为题并配发图片,报道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之路的辉煌历程。大河网等予以转载。相关内容如下:

科学发展铸就百年名校新辉煌
——记河南理工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记者 王玮皓 通讯员 徐春浩

  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百年名校——河南理工大学,是一部浩瀚壮丽的史诗,字里行间激荡着“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构建以人为本和谐社会,铸就百年学府新辉煌”的豪情与理性。
  作为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理、工、管、文、法、经、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重点建设骨干高校,河南理工大学面向全国招生,2010年计划招收8355人,电气信息类、机械类、土木工程专业在河南、河北、安徽、江西等省份列入本科一批招生,在河南省本科一批计划招收1329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独立学院)计划招收5738人。

“雄厚实力”熔铸名校辉煌

  站在世纪辉煌的门槛上回眸,理工大人有这样的豪情。2001年,学校在全省高校率先建成新校区;2002年,举办全省第一所独立学院——万方科技学院;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在全省高校首家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2005年,实现一级博士点突破;2006年,连续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项突破;2007年,获得全省首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并获准建设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创新平台;2008年,获硕士研究生推免权,新增3个省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百年校庆成功举办,第一次党代会隆重召开,“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更加重视内涵、质量、特色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学校事业发展更加强劲;2010年,学校“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被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内首家实体意义上的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为学科特色的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正式成立……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被《中国大学评价》认定为“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近4000亩,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设施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是省级园林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设有23个学院和万方科技学院(独立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亿元,建有网络中心、电教中心、计算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42个实验中心(室),1座地球科学馆。图书馆藏书205万册,另有电子图书资料210多万种,中外文文献数据库50余个,全面实行自动化管理,获得省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评估优秀评价。学校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城市节点单位,校园网覆盖全校各个区域,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学生公寓和食堂分别被评为河南省高校“示范性学生公寓”和“示范性学生食堂”。拥有3座标准田径运动场、各种球类运动场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完善的文化体育设施。

“教学实绩”谱就华彩乐章

  长期以来,河南理工大学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硕士推免权和开展硕博连读工作资格,具有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在15个工程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65个本科专业,覆盖7大学科门类。建成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9个省一级重点学科和37个省二级重点学科;建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创新平台。
  学校对本科教学工作体系进行了系统构建,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相继制定与之配套的教学名师、特聘教授岗位、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竞赛和示范教学等5个制度,及名牌与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名师培育、精品课程与系列课程群建设,优秀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优秀教学成果培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和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等九大工程实施方案,在政治、组织、领导、制度、经费和措施各方面为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供了坚实保证。
  学校拥有一大批高层次教学机构与平台,先后建成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8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优秀课程、100门校级精品课程和校级优秀课程。承担国家和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80多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7项。近三年出版包括国家、省部规划教材158部,16部教材获国家、省级优秀教材奖。

“科研硕果”打造腾飞翅膀

  学校长期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着眼于服务能源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着力开展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创新性成果。首创瓦斯地质学科并保持领先优势,取得一系列独创性成果,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负责组织编制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已步入建设期;创建中国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奠定并保持我国痕迹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最早在国内开展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研究,创立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并建成永磁直线电机驱动无绳提升试验系统;完成的“近地超轻型小数码航空摄影测量关键技术”打破了我国航空测量仪器及数据处理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推动了我国测绘从传统测量向数字化技术体系的发展。同时,在井下防灭火、特殊开采方法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成为国家煤炭行业及区域性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近5年来,学校累计获得科研经费6.5亿多元,承担包括973、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自然、社科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73项,省部级项目288项,大型国有企业委托项目1500余项。仅2009年一年间,全校科研立项达1185项,总经费达1.78亿余元;全年共有50项科研项目通过省部级鉴定和结题验收,获得6项发明专利和2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新申请专利104项;全年成果获奖96项,其中自然科学获奖58项,包括省部级奖22项,地厅级奖36项;社会科学研究获奖38项,并首次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优秀师资”确保教学质量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事业、感情、待遇”留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随着“引进优秀人才计划”、“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教学名师支持计划”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以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采取“一聘请、二培养、三引进”的策略,逐步建成了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结构规模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拥有全省第一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在内的11个国家、省部级教学、科技创新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57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者近600人,两院院士9人(含双聘),长江学者和省特聘教授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教育部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省(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8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还外聘80余名国际国内著名学者、专家、院士担任兼职教授。

“大爱精神”点亮美好希望

  长期以来,学校以传承和弘扬大爱精神为主线,通过实施校处级领导与学生座谈制度、特聘组织员制度、本科生专业首席指导教师制度等,把思想工作从务虚转到了务实,真正做到说与做结合,从解决学生的切身困难入手,营造了和谐的教书、治学、育人环境,先后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省文明单位、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文明学校、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和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等殊荣。
  学校全面实施了“奖、贷、助、补、减、缓、免”等措施,按照“经济上予以资助,生活上予以照顾,思想上予以引导,学习上予以帮助”的助学方针,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以争取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为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撑起了“爱心助学伞”。

“开放办学”成就出国向往

  学校是河南省较早开展国际交流的高校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大力推进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进修,或开展学生交换留学,或共同举办国际会议、开展科学研究等,缔造了开放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品牌机制”。
  2007年,学校还与美国洪堡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宾夕法尼亚州曼斯菲尔德大学等3所高校签订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合作协议,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在该校完成一年级的学业后,第二、三年赴美方大学学习,第四年返回该校学习,在完成中美双方大学规定的学习任务后,可同时获得双方学位和毕业证书。
  2010年,学校与加拿大最好的公立学院之一——加拿大罗伊利斯特应用技术与艺术学院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合作专业分别为“建筑工程技术” 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在河南省高职专科二批计划招生150人。合作项目引进加方三分之一的课程和师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后将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先进理念、实际动手能力和良好英语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

“就业金桥”托起成功梦想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13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绝大部分毕业生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有不少人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院士或担任省、市和大型企业的领导职务。
  学校架起“就业金桥”,建立了“以院系为主,专业学科为支撑,广大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模式;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就业基地;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开发、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接轨提供坚实保障。
  此外,该校与学校所在地的焦作人才市场联系,设立校内分市场,使毕业生“足不出户”就可圆就业梦。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并多次荣获“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正致力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内涵,加快学校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实现新跨越,努力建设成为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整体实力居河南、行业高校前列,优势和特色学科国内领先,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做出新的贡献。 

本栏目最近更新
2024-07-16
校党委副书记解伟走访慰问暑假留校学生
2024-07-15
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举行
2024-07-15
学校组织开展2024年防汛应急演练
2024-07-14
焦作市委常委、中站区委书记程宝成一行莅校合作交流
2024-07-13
学校2024年第二季度高层次人才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4-07-13
校纪委书记赵晓军一行赴博爱县南朱营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2024-07-13
2024年暑期工作暨安全稳定和防汛工作会议召开
学校主页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202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校ICP备05020号

访问次数: 访问人数: 本页访问次数: 在线人数:0

河南理工大学新闻网 / 主办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 技术支持 河南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