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中国矿业报》在第A6版以《时尚学生变身环保达人 河南理工大学引领节约型校园建设》为题;4月6日,《焦作日报》在第7版以《清明节,低碳祭祀渐成时尚》为题,报道我校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清明节提倡低碳祭祀,引领节约型校园建设、参与节约型社会构建的重要举措。中国矿业网、焦作新闻网等予以转载。相关内容如下:
《中国矿业报》2010年3月23日第A6版的报道内容如下:
时尚学生变身环保达人
河南理工大学引领节约型校园建设
本报讯 “随手关灯、关机、关水龙头,做到人离灯灭,人走水停,杜绝灯长明、水长流;尽量少用餐巾纸、纸杯,打印纸要双面用;少发宣传单,多采用网络、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书信来往;使用环保袋、自觉提高空调制冷温度、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自河南理工大学开展“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约校园”活动以来,这些生活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低碳生活”正成为该校近4万名师生的自觉行动。
据了解,为让“低碳生活”引领节约型校园建设,河南理工大学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以节水、节电、节材、节耗为重点,积极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以“低碳”为荣的生活理念,培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的良好习惯,确立“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
记者在该校看到,为“减纸救树”减少纸张的使用,该校大学生利用旧挂历、植物叶、废旧布块和吸管等原材料,精心制作了别具新意的环保纪念卡,送给家长和亲朋好友进行“环保传情”,向大家倡导“环保低碳”的生活理念。“今天你‘低碳’了吗?”已成为人们打招呼时的常用语。此外,越来越多的师生也加入到“低碳一族”,少开私家车,步行上下班,出行坐公交,“青睐”步梯,“冷落”电梯,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该校使用电子显示屏发布公告、通知,利用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的“无纸化”办公既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许多师生还变废为宝,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手工艺品很有特色。“可以把饮料瓶剪成各种造型的笔筒或小花盆,既漂亮又实用;用过的包装盒经过分割粘贴,就成了一个个‘废旧物品收容所’,既整洁又卫生。”一位同学对记者说。
该校测绘学院2007级学生小韩用两天时间做了一个“小实验”:她第一天按照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作息,第二天则按照“低碳生活”的标准作息。结果,一计算,吓了她一跳——按照“低碳生活”的标准作息后,他每天减少排放4.872千克的二氧化碳,大约是原来每天排放量的一半。“我们一直在抱怨温室效应是由大型工厂造成的,殊不知我们的日常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制造垃圾的过程。原来平时少吃一点肉、少玩一会电脑、少看一会电视等行为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有很大作用。身为大自然的受馈者,我们有责任保护她。从自己做起才能影响身边更多的人。”这是她在“低碳生活”日记中的感触。有的同学还在“低碳生活”日记中写道:“全球气候系统濒临失衡,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不想当‘气候难民’,就要当‘气候公民’!”如今,在该校,每天少开一会电脑,少吃肉食多吃素,出行多乘公交车,使用环保购物袋,废物再利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时尚环保的“低碳生活”正日益受到众多师生的推崇。
“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我觉得‘低碳生活’已成为我的习惯,我每天的碳排放量由20千克下降到10千克左右,是个环保达人了。”该校理化学院2007级学生小王 说,“这样的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环境更优美,开销更少,不仅减轻了自身的压力,也减轻了地球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徐春浩)
《焦作日报》2010年4月6日第7版的报道内容如下:
清明节,低碳祭祀渐成时尚
本报记者 孙 军
又到清明,几乎家家户户都进行了追忆亲人、祭祀先祖的活动。记者采访发现,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等祭祀方式在我市成为清明祭祀新亮点。
清明忆先烈,鲜花寄哀思。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市烈士陵园都有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前来扫墓。昨日9时,河南理工大学组织各学院、系的师生1000余人分批来到市烈士陵园,举行清明祭祀活动。据市烈士陵园主任孟文介绍,今年清明节,前来扫墓的市民有近4万人,人数超过往年。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蔡华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他们都要在全市各县市区广泛开展祭祀安全和殡葬改革宣传周活动,引导群众文明祭祀,这既可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也符合国家倡导的低碳生活理念。